新聞 > 港台 > 正文

香港各界聲援蘋果日報及10名被捕人士 市民指愈打壓新聞自由愈支持

元朗區議員林進(右)及多名天水連線成員8月11日早上7時開始在天水圍西鐵站,免費向市民派發超過1千份《蘋果日報》(美國之音/湯惠芸)

香港警方國安處星期一以涉嫌違反國安法,高調拘捕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前香港眾志成員周庭等10名人士,並且史無前例派出200名警員大規模搜查壹傳媒大樓,事件引起香港各界以致國際社會高度關注。

有本土派團體星期二早上在地鐵站免費派發超過1千份《蘋果日報》,呼籲市民支持新聞自由以及聲援10名被捕人士。

有向應免費派發《蘋果日報》的市民表示,當局愈打壓新聞自由愈要支持。有學者分析,《蘋果日報》銷量以及壹傳媒股價一日之間急升幾倍,反映香港人透過反經濟規率的行為,表達社會訴求。

市民在天水圍西鐵站外領取8月11日的免費蘋果日報,高舉頭版以示支持。(美國之音湯惠芸)

港版國安法實施超過一個月,美國政府當地時間上星期五(8月7日)宣布,針對港版國安法制裁11名現任及前任中港兩地官員,包括特首林鄭月娥,兩名現任及前任警務處長鄧炳強及盧偉聰等。

黎智英周庭等10人因國安法被捕

香港警方國安處在美國制裁名單公布兩日後,星期一(8月10日)以涉嫌違反國安法,干犯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中國國家安全等罪名,高調上門拘捕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他兩名兒子黎見恩、黎耀恩,以及多名壹傳媒高層,包括行政總裁張劍虹、集團營運總裁及財務總裁周達權、壹傳媒動畫總經理吳達光、壹傳媒行政總監黃偉強。

除了針對壹傳媒,民間組織「香港故事」成員李宇軒、前學民思潮成員李宗澤,分別涉嫌洗黑錢及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被警方拘捕,前香港眾志常委周庭亦以涉嫌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中國國家安全等罪名,被警方上門拘捕,他們3人亦可能涉及去年多次發起呼籲外國制裁等行動的「我要攬炒」團隊運作。

被捕人士陸續獲准保釋

被警方扣留問話超過30小時後,黎智英、周庭、張劍虹等人星期二晚陸續獲准保釋外出。周庭晚上11時離開大埔警署會見傳媒表示,她以港幣2萬元(約2,600美元)現金、18萬元(超過23,000美元)人事擔保保釋,9月1日再到警署報到,並且沒收她的香港特區護照。

周庭表示,今次警方拘捕事出突然,她批評政權利用港版國安法打壓異己及人權,她又表示,不明白自己犯了什麼罪。

周庭表示,她參與社會運動多年,至今被捕4次,她形容4次當中今次是「最驚」(最害怕)的一次。周庭表示,警方拘捕她的理由是7月至今,她利用社交媒體去勾結外國勢力,她認為是非常空泛的理由,到底是那一件事件,7月到現時8月中,那一日、那一件事件、那個社交媒體是出了問題,或者與她有關都沒說明,她重申到現時仍對今次拘捕理由不明所以。

黎智英星期三凌晨獲准以港幣30萬(接近4萬美元)現金,以及20萬(約26,000美元)擔保,離開旺角警署。

蘋果日報星期二加印至55萬份

警方國安處一日之內分別拘捕10名人士,更史無前例派出200名警員到壹傳媒大樓作大規模搜查,並取走約25箱證物。其間一度沒有出示搜查令,以及阻止壹傳媒派人視察搜查工作,涉嫌違反搜證程序。

警方引用港版國安法針對壹傳媒及年青抗爭者的大規模搜查及拘捕行動,引起香港各界譁然,星期一開始發起聲援《蘋果日報》行動,大批網民表示,就算星期二(8月11日)就算《蘋果日報》出白紙都會購買。

該報星期一晚在網絡新聞表示,翌日仍會如常出版,無懼威脅,甚至直播報紙出版過程,又呼籲市民星期二購買該報後在社交網站上載相關照片。

為了應付需求,印數由平日的7萬份增加到35萬份。不少市民星期二凌晨時份開始到報攤排隊,趕及凌晨一點半首批報紙送到報攤購買。由於多區出現賣斷市的情況,該報再加印20萬份,合共55萬份應市,比平日多接近8倍。

本土派團體免費派發逾千份蘋果日報

由多名元朗區議員組成的本土派團體「天水連線」,星期二早上7時開始,在天水圍西鐡站多個出口向市民免費派發1千份《蘋果日報》。他們派報紙的時候呼籲市民支持新聞自由。

活動發起人之一、元朗區議員林進接受傳媒訪問表示,黎智英、周庭等10名人士被警方以涉嫌違反國安法拘捕,又大規模搜查壹傳媒大樓,他認為事件宣布香港新聞自由已經死亡,希望借著派報行動,呼籲市民支持新聞自由以及聲援10名被捕人士。

林進說:「其實今次這件事件是完全宣布了香港的新聞自由是死亡,是終結了一個時代,所以其實我們今次這個表態,其實就是希望香港人要繼續去撐蘋果,因為蘋果始終在香港我們見到過往只要有些大事件發生,其實千篇一律的報章,全部都是去維穩、去支持政府,就只有蘋果繼續肯堅持去為良心發聲,姑物論蘋果可能有時大家很多立場上未必一致,但是我們香港人這刻,我們一定要繼續去支持,為香港發聲的媒體。」

區議員料疫情過後抗爭熱情再升溫

林進坦言,今次免費派發報紙是一種政治表態,呼籲不同政見、不是支持《蘋果日報》的市民不要拿報紙,因此派報的反應沒有預期熱烈,不過,林進認為,香港人反抗的意志仍然堅定,他相信武漢肺炎疫情過後抗爭的熱度會再次升溫。

林進說:「香港人其實很多人心仍然在那裡(抗爭),我知道,但是無奈其實疫情底下,很多的限制,其實令到大家未必可以這一刻走上街頭,去重燃戰火,但是我相信香港人對於過往這一年發生的事情是不會遺忘,不會去放棄,因為畢竟我們真的付出了太多,所以我相信只要疫情一過,限聚令一過去,無論政府選擇怎樣去阻止、怎樣去打壓,人民追求公義的心是不會息滅的。」

市民指愈打壓新聞自由就愈要支持

支持天水連線免費派報行動,捐出十多份《蘋果日報》的香港市民蔡小姐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當局愈打壓新聞自由就愈要支持,她對於警方派出200名警員搜查壹傳媒大樓亦相當反感。

蔡小姐說:「它(警方)好像完全沒有搜查令,沒有任何通知,有200多個人(警員)一齊就去了搜(壹傳媒大樓),但是好像7-21(元朗襲擊)這些人日子,都沒有這麼多人(警員),即是不說以為會是一件大案發生,要這麼多人,即是其實是沒有需要動用這麼警力,以及不需要這樣去打壓新聞自由,我覺得。」

香港市民蔡小姐自費賺買十多份8月11日的蘋果日報,捐給天水連線成員免費派發給其他市民,以示支持新聞自由。(美國之音/湯惠芸)

蘋果記者心情沉重撐多久是多久

《蘋果日報》記者李先生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今次警方高調拘捕黎智英等人,又大規模搜查壹傳媒大樓,相信是北京以及港府反制美國制裁11名中港官員有關,他表示,警方搜查的時候他不在報館,但仍然感到心情沉重,坦言抱著「撐得多久得多久」的心態。

李先生說:「很沉重的一定是,即是見到公司都不斷為香港人發聲,但是都沒有辦法,知道這個是遲早的一步,這樣對我們,其實我們在公司工作的,即是過得一日得一日,即是撐得多久得多久,每個同事都應該抱著這個態度去工作。」

記者問及《蘋果日報》能否繼續營運,可以說是國安法實施之後,香港新聞自由的其中一個指標,李先生坦言,前景難料,取決於中共的決策。

李先生說:「這個就真的不敢說了,很取決於它們(北京)上面的人的情緒,我覺得,或者它其實當我們是一隻棋子而已,即是幾時要'郁我們'(動我們)的,它隨時可以做這件事,我們已經是無可避免的了,即是可能是中共裡面的一口釘。」

學者指港人反經濟規率表達社會訴求

香港民意研究所副總裁鍾劍華星期二在記者會表示,《蘋果日報》銷量以及壹傳媒股價一日之間急升幾倍,反映香港人透過反經濟規率的行為,表達社會訴求。

鍾劍華說:「香港人都還是很堅定的,我今日回來,從來沒試過見到,原來我們的辦公室有這麼多份蘋果,這是第一,真的沒見過,我日日都買蘋果的,但是今天早上竟然買不到,竟然買不到要靠鍾庭耀送一份給我,真的未試過。又很奇怪,即是有時都很難理解,即是香港有些人都很(瘋)癲的,即是蘋果、壹傳媒創出上市以來收市股價、總成交量,以及成交總額的新高,這個『三高』好厲害,好像今天早上還在上升,即是香港人都是透過一些反經濟規率的行為,表達我們一些社會訴求。」

鍾劍華表示,警方出動200名警力,去搜查壹傳媒大樓,絕對不是例行公事,他認為事件已經觸動了文明社會的底線,所以引起國際社會高度關注。

鍾劍華說:「我自己比較傾向相信這件事有沒有(美國)制裁那件事都會發生的了,因為其實說要『搞肥佬黎'(黎智英),都不是今天才講,講了很久,國安法未立已經點了他的名很多次,想『玩死'壹傳媒已經講了很多次,所以我覺得昨日那個行動是很『肉酸'(難看)的,但是有了國安法、有把柄的話,即是遲早都會發生的,至於是否因為(美國)制裁名單出了,提出令它出現就真的有不同看法,即是看它(北京)是『怯者憤怒,所以抽刃向更弱者'這種心態是不是會這樣了。

黃之鋒響應買《蘋果日報》

前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星期二凌晨4時半左右,在社交網站Facebook上載一張手持《蘋果日報》的自拍照表示,成功買到蘋果日報,一定繼續撐落去,對香港人有信心。

黃之鋒另一篇帖文表示,在周庭被捕20小時後,他剛於英國《獨立報》(The Independent)發表文章,爭取世界關注黎智英與周庭等10人遭政權清算的嚴峻狀況。黃之鋒表示,曾有人說在國安法壓境以後,繼續投稿到外媒,可能無異於玩命。他表示,不清楚在政權搬籠門的定義下,投稿到外國報章,會否也被定性為勾結外國勢力。但是,當他的戰友身陷囹圄,他的責任就是要把真相告知世界。

《蘋果日報》總編輯羅偉光星期二部(8月11日)表示,警方在搜查行動中取走該報慈善基金的資料,當中涉及新聞材料,因此決定申請臨時禁制令。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指,警所取走的證物包括部份主機硬碟,當中涉及用作報導基金新聞的文章、相片及片段等新聞材料,公司律師昨晚已就有關資料申請封存。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812/1488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