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德語媒體:「中共是西方最粗暴的敵人」

德國《焦點》周刊訪問了德國資深記者、知名媒體人弗蘭克·梅耶(Frank A. Meyer),就香港問題、西方價值觀等議題進行視頻對談。記者問道,在香港問題上,西方國家還能做些什麼?

梅耶指出,香港的問題在於,中國曾經向英國承諾的自由價值受到破壞。"所以西方國家必須做出回應,不僅必須在經濟上,也用外交方式回應。"

"我們有我們該捍衛的價值。我們也必須為此做宣傳,這是人類的價值,不僅僅是西方人的價值。自由平等是人類的價值。無論是在北京、莫斯科、紐約、蘇黎世或柏林出生,它是人類的共同價值。"對於世界多地都出現反川普的抗議,卻沒有人為香港被打壓的年輕人發聲,梅耶感到無法理解。"沒有一個國家-特別是驕傲的中國-會喜歡被示威反對。有趣的是,我們傾向於去我們知道能達到成效的地方抗議…當面對中共時,人們可能會說:抗議有效嗎?我認為有效,因為中國人不喜歡在全球面前當眾出洋相,所以人們更應該這麼做。"

記者隨即問道,在西方國家與中國的經濟羈絆越來越深時,是否難以對嚴厲對待中國?梅耶回答道:"德國的汽車產業向獨裁的中國輸出產品,因為這是一個龐大的市場。儘管如此,如果我們與惡魔打交道,也可能對經濟造成反噬。"

梅耶進一步表示,他認同川普在處理TikTok和華為一事上的觀點。"中國是一個具侵略性的強權,他們想要收集數據,雖然這些企業矢口否認會將數據交給中國共產黨或領導人,但事實上,他們不得不這麼做。這是個大問題。"

"中國是西方自由世界最大、最粗暴的敵人。這是一個非常糟糕的敵人,因為它有一個糟糕的獨裁政權。事實上,它是史達林及數位化的綜合體,電子監控著其人民。史達林還得派人去監控,中國如今已經將全體人民都掌控在數字監控中。而我們卻冷眼旁觀。"

今日香港明日台灣?

德國《經濟周刊》周六發表文章"台灣可能成為下一個香港"指出,中共國已經在香港造成既定事實,如今正加大對台灣的施壓。儘管如此,商界人士認為,短期內台灣經濟可能會因此獲利。

文章寫道,近期中共國頻繁在台灣海峽進行軍演,中共官媒甚至形容這樣的情況"前所未有"。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表示:"台灣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困難,因為中國繼續向台灣施壓,要求台灣接受它的政治條件,這些條件將使台灣變成下一個香港。"

《經濟周刊》指出,香港和台灣的情況不能簡單地一概而論。因為香港在1997年作為特別行政區被英國歸還給中共國,而國民黨在1949年國共內戰戰敗後逃往台灣後,台灣就將自己視為獨立的國家。文章指出:"和平統一台灣一直是北京的一個選項,只是這個選項的可能性逐漸變小。越來越多台灣人在看到香港受到打壓後,更確信北京無法被信任。而北京的耐性也正在減少,因為比起其前任,2016年當選的台灣總統蔡英文對北京較為疏遠。"

文章接著寫道,中共國不排除武統,而台灣則以外交方式作為回應,在國際舞台上收穫的關注也逐漸變多,更因為防疫有成令國際刮目相看。"尤其是對美國而言,這個島國是一個讓北京受到世界關注的有利手段。因此美國衛生部長阿扎爾訪問了台灣。但美國的武裝力量在台灣面臨中國侵略時是否會伸出援手,又是另一個問題。"

經濟界人士則希望兩岸問題不會朝最糟糕的情況發展。《經濟周刊》引述駐台的德國經濟辦事處處長林百科(Axel Limberg)表示:"中國是台灣商品的主要進口國,台灣則是重要僱主,在中國大陸擁有成千上百萬雇員。雙方緊密地互相依賴。"

林百科認為,中共國和台灣的衝突如同"起伏的波浪",商業界並未感到特別擔憂。但他希望德國政府能加強推廣與台灣的生意合作。"我們希望德國更勇敢,更好地利用能發揮的空間。他指出,'台灣是德國在亞洲的第五大貿易夥伴,也是高科技據點,其研發領域中對德國企業也非常具吸引力。'"

"林百科指出,香港的情況甚至對台灣而言是一個契機。許多曾經居住在香港的人才開始在台灣尋找ji'hui。諷刺的是:香港人如今將這個島國視為安全的避風港,至少在找到下一條出路前是如此。"

責任編輯: 寧成月  來源:德國之聲中文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823/1492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