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漢森教授:默克爾漸行漸遠 川普撤軍 歐洲擔心德國重蹈覆轍

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軍事史資深研究員維克多·漢森(Victor Davis Hanson)表示,由於德國總理默克爾施行與美國漸行漸遠的政策,川普總統最近下令從德國撤走部分美軍是正確的。美國不應為德國承擔巨額國防開支。但是德國有引發兩次世界大戰的侵略歷史,這是川普政府和其他歐洲國家需要警惕的一件事。

漢森教授周日(8月23日)在福克斯新聞網撰文說,川普總統最近下令將駐德國的美國軍事人員減少12,000人。這樣一來,還有約24,000名美國士兵仍留在德國。

撤出的部隊中略有一半以上將返回美國,其餘的將被重新部署到其他北約成員國,例如比利時、義大利,也許還有波羅的海和東歐國家。

據說德國總理默克爾對減少美國駐軍很生氣,她聲稱這將「削弱(北約)聯盟」,德國幾十年來為美軍基地服務的商業利益將因為撤軍而受損。

但默克爾肯定不會感到驚訝。六年前,所有北約成員國都承諾將其國民生產總值GDP的2%用於國防。然而,到目前為止,在29個北約國家中只有8個遵守了諾言。

德國的國防經費僅占其GDP的1.4%。作為北約最大、最富有、最強大的歐洲成員國,德國為北約其他國家樹立了一個不好的榜樣。

默克爾不遵守2014年的承諾,也給不太富裕和影響力較小的北約成員國提供了不履行義務的理由。

德國肯定知道2020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75周年,也是象徵冷戰結束的柏林圍牆倒塌29周年。

在未來的某一天,歐洲有足夠的信心成為美國的全面國防合作夥伴,而不是一個80年的客戶嗎?

當然,北約仍然可以為歐洲提供共同的防禦能力,但只是習慣性地過分依賴美軍。當歐盟的國內生產總值幾乎與美國相當時,這種依賴似乎變得越來越奇怪。

更重要的是,北約現在最明顯的威脅主要與其流氓成員土耳其有關,尤其是土耳其對希臘的欺凌,以及其在中東日益膨脹的好戰性。

俄羅斯始終對歐洲構成威脅。但是可能的爆發點不會是在德國邊界上,而是向東在波羅的海國家,或俄羅斯與波蘭的邊境上。

此外,不顧美國的反對,默克爾政府已與俄羅斯達成了一個龐大的天然氣協議,而俄羅斯目前正受到美國的一些制裁併且缺乏現金。

據說俄羅斯對德國的能源出口每年可為俄羅斯賺取100億美元,一旦通往德國的輸氣管道完成,其收入還可能翻倍。

默克爾喜歡向世界宣講道德,但是大權在握的俄羅斯總統普京究竟有何高尚呢?他最近吞併了克里米亞,現在似乎又對白俄羅斯虎視眈眈。

就像現代的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Justinian)奪回了許多失落的西羅馬帝國一樣,普京似乎認為他可以重新奪回失落的前蘇聯加盟共和國。

在最近的民意測驗中,德國人比歐洲其他任何國家都更反美。雖然大約有75%的美國人認為美國與德國仍然保持著良好的關係,但只有大約三分之一的德國人對美國有這種同樣的感覺。在一些民意測驗中,有近一半的德國人希望美軍撤離。

要知道,在所有歐洲國家中,德國對美國的年度貿易順差最多,多數年份都在約550億至700億美元之間。川普政府表示,這主要是因為不對稱的關稅,德國的保護主義更嚴重。

現在德國統一了,富有了,並且經常發脾氣,而蘇聯的威脅在很大程度上也結束了。似乎是德國,而不是美國,改變了曾經牢固的關係。

默克爾是否真的相信,如果她的國家與北約歷史上最大的威脅國(指俄羅斯)達成重大協議,民意調查中成為歐洲最反美的國家,並且仍然拒絕履行其增加國防開支的諾言,德國仍然值得美國駐軍36,000人為其加強防禦嗎?

川普政府和其他歐洲國家可能會警惕一件事情。

成立北約的初衷有以下三個:阻止一直虎視眈眈的俄國進入歐洲;讓經常奉行孤立主義的美國進入並幫助保護歐洲;讓不甘寂寞的德國消停,以免其重蹈引發兩次世界大戰的侵略。

換句話說,在過去的80年中,對一個常常不友好的德國作出巨大國防承諾的目的,不僅是建立一個中央軍事基地,以保護歐洲免受俄羅斯長久野心的侵害,而且還提醒德國其過去重蹈覆轍的歷史。

現在看來,第三個初衷顯得過時和滑稽,但它並沒有完全被遺忘。這就是為什麼當美軍離開德國時,許多歐洲人和一些德國人感到擔憂的原因。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希望之聲記者凌浩綜合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824/1492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