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抱怨的力量:不要嘆氣喊窮 唉聲嘆氣 一嘆窮三年

抱怨,是人們非常常見的一種人際交往的反應,有抱怨的人,就會有聽抱怨的人,」抱怨「不會獨立地存在於某個特定的人身上,有人際互動,抱怨的行為才有可能出現。

每個人都見過抱怨的樣子,抱怨的行為不僅別人有,自己在生活中也會偶有抱怨與不滿,所以,抱怨的體驗對人來說並不陌生。

抱怨只會浪費時間,而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因為等你過了嘴癮,發泄好了情緒,發現原來的問題依舊停在那裡,等著你繼續去解決。

大部分人都沒有覺察到內心瀰漫著多少怨氣,怨氣又是如何嚴重地操控生命。

我們若要扭轉情勢,讓愛在生命中占有一席之地,就需要用覺知來觀照怨氣,需要辨識我們手上緊抓著多少怨氣以及為什麼會緊抓這些怨氣,需要知道怨氣怎樣運作,有什麼作用。

很多一輩子活得很不快樂、滿身怨氣的人們,他們人生的底色和背景音樂。

他們看不清自己的認知模式和關係模式,總是向外求,向外索取好評和回報,註定了自己悲劇的一生,直到他們願意從自己的死循環中解套。

抱怨的人並不是因為他有多慘,而是因為他的能力並不能解決他現在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他知道自己的不堪是自己導致的,想要改變但反反覆覆。

這類人自制力和執行力都很差,所以他以「抱怨」這種形式來轉移自己對自己不堪的唾棄,以尋求精神上的慰藉。

當我們抱怨的時候,就是在讓自己顯得渺小。

凡是抱怨太多的人,都是沒有長大的人。

怨天尤人讓我們自己變成了問題的一部分。

修一張富貴嘴,享一世富貴命。

古人云:命由己造,福自我求。

人的命運怎樣,和心態有很大的關係。

一個內心狹窄,經常愛生氣的人,由於氣度小,經常會因為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不開心,吐出長氣。

嘆氣是最不好的習慣,老人常說「一嘆窮三年」,經常嘆氣的人,會趕走自己的好運氣,吸引來各種不順和倒霉事。

心理學中有一個理論說:「人,是這個世界上唯一接受暗示的動物」。

確實是這樣的,一個人的性格如何,就決定了他的身處環境如何,圈子如何,又決定了他的人生高度怎樣。

心理暗示從本質上來說就是吸引力的源泉,你相信什麼,你就會遇見什麼。

如果你相信自己聰敏,睿智,相信自己會有好的機遇,那麼你就會時刻關注這方面的信息,自然好的機遇也會垂青於你。

如果你相信自己是一個非常不幸的人,同樣你也會運用生活中各種事情佐證自己。

正如一個人一直認為自己是個倒霉的人,他從生活中不斷用各種案例去佐證自己是個倒霉的人。

而這一切的變化,皆是源於這個人在面對生活時的態度如何。

長此以往,身邊的人,越來越少

平時交朋友,一般都有兩個方向,一個就是你有價值,跟你一起有好處,第二種就是,跟你在一起很開心,你能給我排解憂慮,讓我開心起來。

所以那些怨氣太深的人,往往到最後,是沒啥朋友,大家會覺得你需要同情,或者你的性格太孤僻了,不太好相處。

抱怨者的抱怨最初源於擔心與恐懼,一旦將抱怨的行為付諸實施,內心的危機感不但不會減少,反而會加劇。

擔心與抱怨就是一塊磁鐵,它會吸引不幸之事的降臨。

潛意識的力量就是這麼神奇:「你生命中所發生的一切,都是你吸引來的。

它們是被你心中所保持的『心像』吸引而來的,它們就是你所想的。

不論你心中想什麼,你都會把它們吸引過來。」

心理學家將人類的整個意識比喻成一座冰山、我們日常的思想、行為和決策這些「有意識」的念頭,只占5%,其餘95%都是隱藏在水面下的潛意識。

可以說:我們每個人的命運,都是由我們的潛意識決定的。

潛意識決定著我們看待事物的觀點;

控制著我們的行為、選擇;保存著我們的創傷的經驗、信念和限制;

以及一切關於我們的生命的秘密。

雖然我們察覺不到,也意識不到,甚至有時候覺得:我本來就是這樣的。

情緒需要出口,這個沒有問題,但在尋求出口的同時,我們也要意識到自我負責的部分。

自我負責,是意識到自己對自己的生活有全然的選擇權,並為此承擔相應的結果。

是成年人的標誌。

潛意識沒有幽默感,明白這點是非常重要的,你不可以和自己開玩笑,然後認為這無關緊要。

如果你經常貶低、抱怨自己,就算你儘量讓自己覺得有趣,潛意識會認為你需要那樣。

因此,不要開玩笑貶低自己,這樣不會給你帶來好的開端和結束。

抱怨的目的是為了緩解內心的焦慮,也是為了掩飾自己的無力感。

所有的自我隱藏和自我否認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投射,比如自己有對金錢的清白感時,就會把「很計較錢」這個部分投射到伴侶身上,覺得是對方太計較、太在意了。

當男人指責女人很計較錢時,男人就自然站到了關係中道德的制高點上:

指責別人虛偽會顯得自己真實;

指責別人愚蠢會顯得自己聰明;

指責別人自私會顯得自己無私;指責別人小氣會顯得自己大方。

指責的動作一旦做出來(無論是在語言、行為上,還是僅僅在心裡腹誹),就成功地把我們不想自我面對的感覺丟到了對方身上。

楊絳先生說,「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同時在抱怨。」

在人生路上,與其花費精力想那麼多、抱怨那麼多,不如去做吧,有行動才會有改變,有改變才會有可能。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實用心理學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828/1494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