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樊青霞:為什麼全球一半食管癌在中國?

秋風起,天氣逐漸轉涼。火鍋、串串、砂鍋米線、牛肉麵……一道道熱辣辣的禦寒餐,即將被端上餐桌。享受熱辣美食、趁熱吃的同時,你的消化道可能已經「傷痕累累」了。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新發和死亡的食管癌病例占世界一半以上,以全世界1/5的人口承受著全球食管癌發病1/2的患者。食管癌發病和不正確的飲食習慣息息相關。

吃太燙、吃醃製食品,食管都「遭罪」

說起食管癌的高危因素,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腫瘤科主任醫師樊青霞教授深有感觸。位於河南的林縣是我國食管癌高發地區,飲食問題在林縣非常突出。

在調研過程中,樊青霞發現,70年代河南林縣居民的飲食習慣具有兩個明顯特點:

吃太燙:鍋裡邊的玉米糝紅薯稀飯、麵條還是滾燙的,盛出來就蹲到路邊上呼嚕呼嚕吃起來。

這種飲食習慣是食管癌高發區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布評估報告稱,長期飲用65℃以上的飲品,可能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風險,其原因主要是在於溫度,而不是飲品本身。

吃醃製食品:70年代因為經濟條件不好,水源缺乏,種植新鮮蔬菜很少,林縣居民吃的大多是醃製的鹹菜、酸菜,很多人幾乎吃不到新鮮水果和蔬菜。

醃菜、酸菜等的製作過程實際上是一個污染的過程,長期存放也導致亞硝酸鹽含量比較高。高發區主要集中在太行山脈附近區域,即緊鄰河南省界的幾個省,包括河南、河北、山西、山東泰安、山東濟寧、山東菏澤、安徽、江蘇蘇北區域。在高發山區的飲水中,亞硝胺類化合物含量顯著增高,加之食管局部長期食管黏膜的慢性理化刺激,均可引起食管局部上皮細胞增生,與當地食管癌和食管上皮重度增生的患病率呈正相關。

因此,日常生活中,一日三餐切忌吃得過燙,吃得太快,吃得太硬。同時,要少吃鹹魚、鹹肉、魚露、蝦醬等含有亞硝酸鹽的醃製食品。

除了飲食習慣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遺傳因素,需要警惕。但食管癌不是遺傳性疾病,它是一個帶有遺傳易感基因的疾病。樊青霞表示,在林縣高發區的食管癌具有比較顯著的家庭聚集現象。有時候可以看到一個家族裡面幾代人,或者三代或者是同一代好幾個人得食管癌。

癌前病變及其他疾病因素、營養和微量元素膳食中缺乏,糧食被黴菌污染等,也是食管癌發病的危險因素。可見,食管癌不是單一因素髮病的,是一個多因素、多步驟、多階段發展的疾病。

食管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偶有異物感、燒灼感

在我國,食管癌的死亡率居惡性腫瘤的第4位,可以說是一個高致死率的特發腫瘤,這和食管癌難以早期發現有很大關係。

樊青霞表示,食管癌早期是沒有太特別症狀的,從臨床症狀上很難做到早期發現。

早期食管癌患者會偶爾覺得有異物感,有燒灼感等,但沒有特異的症狀,患者基本不會太在意。這和食管癌的病變的進展僅是在黏膜層,沒有到肌層有關係。食管在消化系統中是個食物的通道,食物進入食管以後,是經過食管的肌肉收縮後,把食物推送下去進入胃裡。如果腫瘤病變沒有侵犯到食管肌層的話,自覺症狀就是不太明顯的。

到中期時,患者會偶爾出現吞咽困難,有咽下不利的感覺,有時候還伴有胸部疼痛。

到後期梗阻呈進行性加重,比較嚴重時僅能吃流質飲食,有時吐出白色透明粘液,呈長條狀。也可能出現遠處淋巴結或臟器的轉移,如果等出現這麼嚴重症狀時才警惕,就太晚了。

因此,40歲以上有食管癌高危因素的人,出現以下可疑症狀也要警惕。

輕微的或偶爾的食物下咽梗噎感;

與進食無關的食管內異物感;

咽部乾燥及頸部緊縮感;

進食時在食管行經的某一部位有食物停滯感。

樊青霞指出,現在胃鏡的檢查比較普及,不光能看到食管,也能看看胃,作為早期的篩查是很有必要的。食管癌高危人群,如有家族史的、45歲以上生活在食管癌高發地區的、出現食道可疑症狀的人群、喜食過燙食物,進食過快,抽菸酗酒等飲食習慣不良的人等,可以通過胃鏡檢查了解自己的食道健康狀況。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搜狐健康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925/1504843.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