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環球旅遊 > 正文

歐洲最富村莊:村民人均5棟別墅 拒絕旅行團只接待自由行

2020年1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再次宣布,盧森堡人均GDP連續10年蟬聯全球第一,2019年達11.2萬美元;第二名是愛爾蘭,8.1萬美元;第三名是7.6萬美元的挪威;第四是瑞士,6.7萬美元;荷蘭則首次突破6萬美元大關,排在第五名。

雖說荷蘭已連續十年排在全球第五,但在「歐洲最富村莊」的評比中卻拔得頭籌:位於荷蘭烏德勒支西北處的申代克村,以人均年收入超過20萬美元牢牢占據榜首。

有必要解釋一下:申代克村只有320個村民,人均年收入也是按照320人計算。也就是說,無論是牙牙學語的嬰兒,還是退休二三十年的老人,都有20萬美元的年收入。

申代克村是怎麼做到人人20萬美元年收入呢?這事兒要從一場水災說起。

1953年1月31日18點,一場史無前例的暴風與海潮雙重夾擊荷蘭海岸,數米高的海浪直接倒灌沿海區域,水位在凌晨三點時已超過警戒線4.5米,短短24小時就摧毀60多處堤壩,造成1836人死亡、3000多棟房屋被毀,10萬人被迫遷離。

經此一劫後荷蘭啟動「三角洲工程」,修築兩條總長超過1000公里的高等級防洪堤。

防洪堤建成就開始抽走倒灌內陸的海水,比海平面低4米的洛斯德雷赫湖是最後被抽乾的區域。然而,隨著湖床一點點露出,人們發現湖底全部是當時荷蘭最緊缺的碳泥,只要簡單處理就能燃燒取熱,同時也是荷蘭人工填海必不可少的農業沃土。

很多人聽說過荷蘭羊角村,數十條運河的形成是因為發現了煤炭與羊角,經年累月的挖掘導致水道縱橫。

申代克村也一樣,人們把湖床泥炭堆到兩邊晾曬結塊後運走,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這一條條水道,最寬的有七八米,窄的也就三四米。等到泥炭都被挖完,這片區域也被廢棄了,因為沒有水電設施也沒有公路,人們都不願在這種地方生活。

荒廢幾年後,一些荷蘭牧羊人發現湖床周邊長滿了水草,因此將牛羊趕到附近放牧,為了方便看守牛羊就乾脆搭了一些木屋暫住。

隨著荷蘭經濟騰飛、人民生活富足,越來越多外國人移民到荷蘭定居,他們租不起市區的房子,只能搬到湖床沿岸定居,結果卻被當地牧羊人驅離,迫不得已選擇在湖床中心的小道上搭建木屋暫住。

1978年,荷蘭開始統計外來移民的身份住址,到了登記湖床小道十幾戶外來移民的信息時,統計員犯了難:洛斯德雷赫湖已經消失,地圖上也早已不再顯示,那這些移民的居住地怎麼填?

經過幾輪討論,只能以荷蘭土著語暫時起名「Scheendijk」,意思是「計劃之外的土地」,音譯而成申代克。

事情傳開後,又有幾十戶外來移民慕名而來,當時的湖床沒有清理也沒有消毒,開採泥炭十多年後仍有熏天惡臭。因此,本地居民也沒有阻止,就這麼放任移民修建房屋居住,但雙方仍然保持著一定距離。

1990年,荷蘭政府將低人口密度的村鎮進行合併,原本在洛斯德雷赫湖沿岸的4個村子被合併為2個,規劃師順手把計劃外的申代克也劃入了其中的一個村子,申代克至此從移民安置區變成荷蘭行政村的一部分。

對於外來移民者而言,在荷蘭的臨時住址被政府承認,相當於有了一個家。而此時的移民們也大多有了積蓄,因而集資清理水道,在房前屋後種上草皮樹木,逐漸有了水鄉的面貌。

荷蘭政府也看到了移民們的默默付出,在此後的20多年裡投入不少資金,協助他們加固房屋地基、修建碼頭、鋪設水電管網等等。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行走在陌路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1010/1510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