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環球旅遊 > 正文

秘境恩施:百年古橋留下未解之謎,5000年前的巴鹽古道令人稱奇

恩施之旅,一邊驚嘆於獨特的自然景觀,一邊又被深厚的歷史文化所吸引。

恩施,地處鄂、湘、渝三省(市)交匯處,夾在武漢、重慶之間,又靠近貴州、湖南,獨特的地理環境造就了無法複製的恩施風光。

境內森林覆蓋率近70%,享有「鄂西林海」、「世界硒都」等稱號,被世界教科文組織評定為「最適合人類居住的環境之一」。

這片深藏鄂西大山裡的美麗勝地,擁有眾多獨特景觀,如位於建始縣高坪鎮的地心谷。地心谷究竟有多美?有此般一句話:黃山歸來不看山、九寨歸來不看水、地心歸來不看谷地。

但地心谷不僅是有絕美的風光,還有「世界第一古人」、「巴楚第一古道」等古老文化與遺址。其中,建始縣境內最早的一座古橋與一條迄今已有5000年歷史的巴鹽古道,成為這片罕見自然風光中的稀罕文物。

也正是如此,恩施地心谷在我看來猶如秘境一般,深不可測。

藏於幽谷深處的這座古老的石橋,據說是建始縣境內最早的一座古橋,名為石門古橋,亦稱通濟橋、仙人橋、永興橋,後稱石曼橋。

這座橋最早是什麼年代修建的,無從考證。有傳說為仙人所建,也有說法是明末農民起義將領張獻忠洗川時,為擺脫追兵,傳令將士各帶石頭一塊,一夜功夫將橋修起。

但專家通過橋東岸古道邊現殘存一塊石碑發現,此橋至少是在明末天啟年間就已存在,迄今將近400年了。

但如今所見的這座古橋是清乾隆三十六年,由建始縣典吏史亢嗣監督重建,距今有240多年歷史。橋跨石門河,單孔跨徑12米,實腹式石拱結構,長24米,寬3.4米。拱頂至河心垂高16.3米,上有石亭,已毀,橋上護欄也部分毀損。

但令考古專家、文物專家不解的是,這座古橋上的麻條石,並非是石門河周邊的原材料,且每塊重約2噸。這在當時沒有現代化機械設備的情況下,這些沉重的石頭來自何方,又是如何運過來的,成為了一個未解之謎。

如今,在這座橋樑的下方還製作了一個水上鞦韆,供遊人或盪鞦韆、或戲水、或旅拍,儼然是成為了恩施地心谷的一個網紅景點。

石門河是古代恩施、建始連接巴東最早的一條古鹽道、驛道和人行大道,從古至今,在野三河至石門河之間先後修建各式橋樑7座。通濟橋就是其中一座。

雖然橋樑的建成與具體時間,歷史並沒有給我們明確答案,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座橋自建成之後,就是一座官橋、商橋、兵橋。通過它,那條具有5000年歷史的巴鹽古道映入眼帘。

秘境探尋,發現罕見文明遺址,藏在鄂西大山深處的這條千年古道,因現代化交通的發達,早已作古,它不像古絲綢之路、茶馬古道、玉石通道、古蜀道,不僅有深入記載,也令人們有所耳聞目睹。

它多隱於民間,官方記載甚少,在隨學界探索研究,人們發現這條神秘古道,藏有深厚歷史文化,後被《中國國家地理》譽為「中國第五大古道」。

巴國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因鹽而興,因鹽而亡的國家。遠古的巴人把鹽稱作「巴鹽」,「鹽巴」。巴人用「鹽巴」與周邊民族展開貿易,建立了「不耕而食,不織而衣」的東方樂土。

今天,我們能看到的巴鹽古道有兩條,一條形成於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期末的,一條是形成於清中期的施宜古道。

前者是從川東至湖南鳳凰古城,全長約1200公里;後者起於恩施柳州城,經建始、巴東、長陽等地到達宜昌,距今有400多年,全長約300公里。

兩條古道匯聚於地心谷,其中保存相對完整的僅剩10餘公里,大多分布在這一帶。其中,還包括有4000年歷史的長江三峽南岸入蜀古道,此道東起湖北宜昌市江南點軍區姜詩溪口,西至利川市謀道蘇拉口,全長500公里。

古時,在以恩施為中心的鄂西,以湖南吉首、張家界為中心的湘西地區,人們為獲得巴鹽,常年往來於巴蜀地區人力運鹽,使這一地區留下了很多運鹽山道,這就是巴鹽古道。

它的作用意義類似於古絲綢之路、茶馬古道等,是商貿往來、文化交流的一條古道。它不僅僅運輸鹽巴,還有糧食、牲畜、樹木、桐油、菸葉、生鐵、瓷器、獸皮、燈草等貨物。

清朝末年到民國末年,這條鹽大路南來北往的鹽客、山貨客、布客、煙客和「挑老二」、「背老二」常年川流不息。

恩施地心谷景區的這一段,是巴鹽古道中絕美的一段,也是這條巴鹽古道中的極品。它是官道、商道、鹽道的總稱,是巴文化、巴渝文化、巴蜀文化的交匯處。

由於這條鹽道的繁華與熱鬧,沿途興建的客棧、歇腳店子、村落、寺廟、風雨廊橋、吊腳樓、驛站、接官亭等隨處可見。

如今,具有千年歷史的巴鹽古道早已被四通八達的現代公路所替代,巴鹽古道原有的作用和喧鬧的繁華雖已成過去,但源遠流長的古鹽道風情文化卻積澱深厚,極其地豐富了恩施地心谷的文化內涵。

責任編輯: 葉淨寒  來源:今日頭條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1022/1514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