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當孩子作業拖拉磨嘰時 父母千萬別說「趕快寫、別磨嘰」這種話

作者:

當孩子出現不良行為時,作為父母的你,最常用的教育方式是什麼?

舉幾個例子:

當孩子寫作業拖拉時,你會怎麼教育他?

當孩子寫作業不認真時,你會怎麼教育他?

當你孩子毛手毛腳時,你又會怎麼教育他?

我想父母們大概最常用的方式就是指出孩子的錯誤,警告他們不要這樣做:

要寫作業就趕快寫,別磨磨唧唧的。

做作業認真點,別東張西望,各種小動作。

做事穩重些,別毛手毛腳的。

這樣的教育語言是不是父母們最常用的?父母們是不是每天都要用這種語言表達方式教育孩子幾次?

但是結果呢?孩子會按父母說的做出改變嗎?

不說100%不會,但是99%的孩子不會做出改變,即使改變也只是改變當前這一次行為,下一次依然如故。而且這一次的改變也不是因為父母的語言,而是迫於父母的壓力。

今天我就要告訴各位父母,這種教育方式為什麼不起作用,而且還要告訴各位父母,這種教育方式存在的一個很嚴重問題。很多時候,正是父母的這種教育方式才使得孩子出現了各種不良行為。

指出孩子錯誤的方式為什麼不起作用

我說指出孩子錯誤的教育方式是錯誤的,很多父母可能不理解。在父母看來,只有讓孩子知道他們哪裡錯了,他們才能改正,才能下次避免。這種思想表面看來並沒有問題。但是教育是一個互動的過程,並不是父母單方面輸出的過程,父母想怎樣,孩子就會怎樣。

我們來看下當父母指出孩子錯誤時,孩子會有什麼樣的思想活動。

當孩子寫作業拖拉,做各種小動作時,孩子在他的主觀意識中認識到他的問題了嗎?肯定沒有,他們要真的意識到自己在做小動作、在拖拉就不會去這麼做了。就好比你知道你要犯錯,你還會去犯錯嗎?因此,在父母指出孩子的不良行為時,孩子在自己的主觀思想上是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這個問題的,他只是在享受這類行為的快感。

但是當父母說了之後,他們會怎麼想呢?

他們會想「呃,我真的是在做小動作,真的是在拖拉啊」,而這種錯誤被指出的多了,他們就真的形成這種認知「我寫作業愛拖拉、愛做小動作」。也就是說他們不僅沒有改正錯誤,而且把這種錯誤認知內化了,自己真的就變成了父母強調的「拖拉、愛做小動作」的人。

父母指出孩子錯誤的教育,不僅沒有讓孩子改正錯誤,而且讓原本不顯著問題的問題顯性化,隱形問題變成了顯性問題。孩子原本雖然是有拖拉的行為,但是他們主觀上沒有認知,可能只是輕微的拖拉,但是在父母的屢次教育、屢次強調後,這種拖拉認知被孩子認識到,並內化了,孩子真的覺得自己是一個「愛拖拉」人。父母親手把孩子培養成自己原本想避免的人

當這種錯誤認知一旦內化後,就成了孩子自我認知的一部分,父母的這種指出孩子缺點的教育方式就更不管用了。因為要改變自己就要付出努力,對於孩子來說,除非具有強烈的改變動機,否則單憑父母的一兩句話孩子怎麼可能改變呢?

所以,從始至終,父母指出孩子缺點的教育除了坐實了孩子的缺點,沒有任何用。不對,至少還起到了一個作用:發泄了父母的情緒,讓父母假裝做了一個合格的父母。當別人指責父母教育不好時,父母可以理直氣壯地說:「我費心費力教育了啊,可是孩子不聽啊!」當然不聽,因為父母表面付出了很多努力,但乾的是驢唇不對馬嘴的事,都是無用功。

面對孩子的不良行為,父母應該怎麼做

說到這裡,父母可能迷茫了,如果孩子的錯誤不能指出,那怎麼教育呢?

別急,接著往下看

首先,父母要區分錯誤

要明白,有些錯誤可以指出,有的錯誤卻不行。

有明確標準的錯誤可以指出,比如闖紅燈、偷東西、打人……這些行為有明確的區分標準,對就是對,錯就是錯,任何人都沒有辯解的餘地,只能改正。

但生活中還有很多問題是沒有明確標準的,是個人主觀感受的錯誤,比如拖拉、認真、粗心、髒……這些問題並沒有明確的標準,父母所謂的指出孩子的錯誤就是在用自己的價值觀衡量孩子,因此就容易誤導孩子,使得原本不是問題的問題變為了問題。

其次,專注於解決問題,給孩子灌輸正面認知

當父母學會了區分問題後,面對那些似是而非的問題,父母不要著急於糾正孩子的問題,而是專注於如何幫助孩子解決問題,然後給孩子灌輸正面認知。

比如孩子寫作業拖拉,父母沒必要指出孩子拖拉的問題,父母只需要引導孩子尋找方法,使得作業寫到更認真更快,拖拉問題就解決了。當孩子快速的寫完作業後,父母再誇獎孩子,誇獎孩子「寫作業很認真、很積極,一會就完成了」。這樣教育完,孩子不僅沒有覺得自己拖拉,反而覺得自己是一個積極認真的孩子,多次強調,這種認知就會被內化,孩子真的就變成這樣的孩子了。

專注於解決問題,給孩子灌輸正面認知,在孩子還沒有從主觀上意識到自己的不良行為時,就被父母引導著解決了問題,並形成了正面的自我認知,這才是教育孩子打開的正確方式。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知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1022/1514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