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閱讀穿越高牆 鐵窗擋不了自由的靈魂

 
陳健民於去年4月被判監16個月,在今年3月刑滿獲釋。(AFP資料圖片)
陳健民於去年4月被判監16個月,在今年3月刑滿獲釋。(AFP資料圖片)
 

「占中三子」之一的陳健民出席本台節目《自由穿越》,以他16個月的牢獄生涯細味人生。陳健民說,獄中他與書為友,思想穿梭古今。他說,高牆與鐵窗擋不了無遠弗屆的自由思想。因公民抗命爭取民主而被囚,他在獄中心安理得,300多日的鐵窗生涯,只有兩晚睡不安好。他說,倒是專權者作繭自綁。反問當今的特首「林鄭月娥可以去哪裡旅遊?」陳健民同時寄望建立成熟的公民社會,認為由下而上,民眾有份參與、有歸獨感的模式才能推動社會變革。(胡凱文 報導)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香港占領運動發起人之一陳健民,在本台節目《自由穿越》中,以坐牢時所著的《獄中書簡》,大談在囚之軀如何穿越囹圄,繼續奔向自由。

陳健民因2014年的占領運動,被判串謀公眾妨擾以及煽惑他人犯公眾妨擾罪成。他提到在獄中的16個月裡,自己心安理得,因為他很清楚自己因公民抗命爭取民主成為階下囚,所有沒有太多困擾,但有兩晚睡不著,一是第一天「入冊」,二是2019年香港區議會選舉的大日子。他說,獄中投票的感覺奇妙。

陳健民:很開心,因為我還可以去參與外面的事情。(獄中)只有五個人、即大概是10%(去投票)。

陳健民又回憶平淡的獄中生活,反而讓他有時間好好閱讀。他說,一天三餐,早午晚捉緊時間閱讀非常重要。閱讀使他體會思想的自由,縱使有監獄的高牆鐵窗,仍擋不住他穿梭時空國界。

陳健民:他們(當權者)以為用高牆鐵支就一定治到你們,但好像我們這種原因入獄的人,我們發覺這些是困不了我們,特別如果你願意閱讀的話,你可以走到歷史不同的時間、不同地方,這種穿越是高牆與鐵窗擋不了的。

他說,反而專權者才是作繭自綁,寸步難行。

陳健民:我覺得他們才不自由,你試想想,林鄭月娥可以去哪裡旅遊?去甚麼地方旅行?她敢去西方國家嗎?她只可以大灣區、去中國,你說她的自由是不是少過我們的自由?

陳健民同時在獄中反思,代議政制的民主,仍然需要由下而上的參與。他舉例,區議會產生後,居民的社會參與度反而減少。民意代表的區議員成為了居民的「代理人」,難以推動一個自下而上、全民參與的公民社會。

陳健民:我自己在大學畢業之後,做了幾年社工,而我當時的工作,除了爭取興建一間醫院,叫東區醫院之外,第二個工作就是鼓勵當地居民去參選區議會,是第一屆的區議會,即1982年的那一屆,我是助選經理來的。

他又說,建制派以「蛇齋餅糭」來籠絡人心,區議員之間的競爭又窒礙了基本的深耕細作。當雨傘動運爆發,民主派才發現基層地區的陣地原來已經失守。

陳健民:社區在80年代之後,反而那種從下(而上)的參與減少了很多。去到雨傘運動,有些人說我們不應該只留在金鐘,我們要返回社區深耕細作,但你就發覺很難了,原來那個領域已經失守,那個領域例如屋邨,居民看免費報紙、看大台、拿民建聯的蛇齋(餅糭),一直滋養著他們,所以那個「藍色」(建制派)世界就在基層的世界裡。所以這一次(區選)是個很難得的機會,讓我們這麼多爭取民主、支持民主的人,成為了區議員。我想那個工作的方法,是不是需要改變一下?還是走以往那套工作模式?即我是你的代理人,我會代你爭取,我覺得這是有些問題,這樣沒有辦法去營造公民社會。

61歲的陳健民於去年4月被判監16個月,在今年3月刑滿獲釋。陳健民坦言,對重獲自由感開心,在監房的日子艱難,但完全無一刻後悔,認為這是爭取民主必須付出的代價。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自由亞洲電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1031/1518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