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土豆 專業被黑200年

作者:

土豆(potato),學名馬鈴薯,人類餐桌上常見的一種蔬菜。它貌不驚人,口感樸實,但它作為配菜卻表現出色,往往能產生令人驚艷的口感。縱觀人類歷史,土豆幾次將人們從饑荒邊緣拯救過來,還帶來了農業進步與人口膨脹,其世界消費總量連年攀升,連帶著麥當勞薯條和樂事薯片一塊兒風靡。雖然現在已經揚眉吐氣,但不能否認,從16至18世紀的至少200年時間裡,土豆一度被歐洲人「黑」得家都不認得。

古印第安人的Super Star

在第四紀大冰期的時候(始於距今200—300萬年前,結束於1—2萬年前),有一個族群從遙遠的亞洲穿越白令海峽,來到美洲大陸,歷經迢迢千里。他們古老又神秘,在殖民者到來之前,一直在美洲大陸生活得逍遙自在,樂樂呵呵。他們熱愛建築,建了許多神廟,還在立柱上刻下精美的浮雕,在牆壁上留下色彩瑰麗的繪畫;他們善於製作手工藝品,懂得把金屬煉成合金;他們更精於農業,知道怎麼種植野生植物,怎麼施肥和改良土壤,還特別精通怎麼保存水果、蔬菜和肉類。他們就是腦袋炒雞靈光的美洲古印第安人(Amerindian)。

土豆是南美古印第安人最主要的食物之一。在海拔超過3000米以上的安第斯高原(Andean),古印第安人發現並開始種植土豆。雖然那裡氣候嚴寒,呵出的氣能變成冰渣渣,但那裡的土豆就是長得好。從此,土豆的種植一發不可收拾,聰慧的古印第安人一度開發出了200多個品種。

為了培育土豆,古印第安人也是蠻拼的。當時的土豆都是野生種,含有大量毒素(龍葵鹼),吃了是要死人的,於是他們不停去馴化,花費大量時間與精力。同伴是一波波地死掉,他們也就一波波地改良。但再多的挫折都難以磨滅古印第安人對土豆的熱愛。他們不僅用烤熟一隻土豆所需的時間長短來計時,還把土豆奉若神明,稱它為「豐收之神」。一旦遭遇歉收,古印第安人就要大驚失色,覺得是自己怠慢了「土豆神」,要用盛大的祭禮儀式來挽救。他們穿上華麗的服飾,伴隨著音樂跳起古老的舞蹈,歌聲嘹亮,穿透雲霄。不過說起來,當時的祭祀也挺殘忍,不僅要殺牲口,還要殺掉童男童女。大概到15或者16世紀,殺人的規矩才取消。

歐洲土豪看不上土豆,覺得窮人才配吃它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如果不是殖民者的到來,很難講土豆乃至整個人類命運是否會發生改變。唯一能肯定的就是,對於古印第安人來說,土豆是神明更是super star,但在當時窮凶極惡的歐洲人看來,土豆根本不值一提。1532年,西班牙殖民者入侵秘魯,龐大的印加帝國轟然跪倒,鮮血流滿地。西班牙人發現了土豆,但他們智商有限,又滿臉急吼吼,注意力都在金銀財寶上。直到30多年後,大概是折騰得差不多了,他們才決定把土豆哼次哼次運回西班牙。不過,運回去了也是白搭,西班牙人哪裡見過野生土豆呀,醜醜的,啃在嘴裡味道也不好。但西班牙人還是有那麼一丟丟所謂的審美趣味的,他們發現土豆上開出的小花朵清麗脫俗,這讓他們驚為天人,趕著趟兒地在自家庭院裡種植起來,掀起一股貴族之間的小清新之風,深怕別人不知道他們是多麼白蓮花……

儘管如此,古代西班牙土豪打心眼裡看不起土豆。一想起土豆來自不毛之地,土豪們就會聯想起自家的庇里牛斯山(Pirineos),一樣貧瘠又蕭瑟,心裡總是不大痛快。更重要的是,當時歐洲人以麵包為主食,要讓他們改變飲食方式,無疑難如登天。於是,土豆徹底和窮人配餐劃上等號,甚至成為一些醫院病人的日常飲食,而病人們吃了,身體反到有所改善。也不知道是不是被驚到了,當時的西班牙國王菲力普二世(Felipe II)把屢獲差評的土豆作為藥品,送了一袋到義大利,送給羅馬教皇庇護四世(Pope Pius IV)。彼時的庇護四世已經病入膏肓,離歇菜也就差那麼一口氣,但他完全無視了這番好意,轉手就送給了一位紅衣主教(同年12月,教皇翹辮子了……)。而紅衣主教沒有辜負歷史交給他的重任,過了幾年,他成了二傳手,把土豆送給了比利時當地小城的一位市長。市長閒來無事,就自己種著玩兒,結果還收穫了2個新土豆。於是三傳手市長在1588年,又把新種的土豆送給了一位名叫克魯蘇斯的奧地利植物學家。克魯蘇斯收到後可高興啦,又是種植又是研究的,還給土豆畫細緻得要死的肖像畫,並不停安利身邊的好朋友。

說到這位克魯蘇斯,也是挺有意思的。土豆在正式進入歐洲前,也並非寂寂無名,有個西班牙考察者一直在記錄土豆的「神奇」之處,而且還匯報給了當時的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Carlos I,又稱卡爾五世Karl V)(那是1551年的事兒)。這一匯報可不得了,消息傳到了奧地利,還傳到克魯蘇斯的耳朵里。植物學家的內心開始騷動,憋了13年後再也憋不住,於1564年屁顛屁顛地趕到西班牙,但爆笑的是,那個時候還沒土豆呢,他來早了……所以說,他真正與土豆親密接觸,那是20多年後的事情了。

催情的不潔之物

大概也只有植物學家會對土豆犯花痴,還興致高昂地給大眾搞科普。但也正因為這些「驚世駭俗」的科學圖畫,讓人們的知識體系受到嚴重挑戰,因為人們終於了解到,土豆是由塊莖直接埋入地下長成的,而不是由種子長成的,這實在是無法直視。而且,部分野生土豆中含有大量龍葵鹼,加上人們的吃法太過奔放,有的吃漿果,有的直接生吃莖塊,導致中毒事件層出不窮,人們對土豆更加嫌惡,認為它是「邪惡的植物」。

土豆不僅和地獄、魔鬼、邪惡等詞彙產生聯繫,而且還被視作催情的不潔之物,直到19世紀都有人持這種觀點。1869年,藝評家兼社會學者約翰•羅斯金(John Ruskin)把土豆稱為「地下莖」(underground stem),通俗來說就是「根」。當然了,說到催情這件事兒,人類的腦洞那是相當得大,不分種族和國界,但歐洲人絕對比中國人更加簡單粗暴:比如中國人覺得石榴籽多,那就有「多子」的含義,西方人直接認為能治不孕不育;比如中國人覺得韭菜生長力旺盛可壯陽,而歐洲人認為胡蘿蔔牡蠣洋蔥辣椒皆壯陽,誰讓它們長得像人類生殖器……就連羅馬神話中,維納斯手裡托個麻雀,歐洲人都能往催情上想,然後就「舉歐人民」大吃麻雀。

在當時,比土豆早20年進入歐洲的紅薯(sweet potato)也被認為能催情呢,但相比之下,兩者的名聲可是天壤之別。據說紅薯是由哥倫布帶回來的,就因為它來自更溫潤的加勒比和中美地峽,不僅西班牙國王愛,英格蘭的亨利八世(HenryⅧ)更是對它青眼有加,一夜之間紅薯就登上英格蘭的宮廷宴會,土豪們吃得開心又豪爽。就連莎士比亞都不能免俗,在劇作《溫莎的風流娘們》(The Merry Wives of Windsor)中描述了這樣一幕,說的是約翰•福斯塔夫爵士想像著與兩個女人同時翻雲覆雨,他口中大喊:「讓天上降下紅薯吧!」……

土豆會導致麻風病?!

土豆有幾次可以得到正名的機會,不過都沒起到關鍵作用。一次是土豆救了荷蘭人的命。1566年,原先被西班牙人統治的荷蘭人跳起來和西班牙人干架,一干就是80年。在中間1574年的時候,有一次西班牙艦隊包圍了荷蘭起義中心萊頓,起義軍在城中苦守3個月,整個城被吃個精光,就差沒開始吃人。直到援軍趕到,把西班牙人打得屁滾尿流,餓得眼冒金星的荷蘭人在掃蕩西班牙人的遺留物時發現了土豆、胡蘿蔔和洋蔥。雖然他們也沒見過土豆,但誰還管那麼多啊,一股腦兒全倒進鍋里煮了,結果發現意外地好吃!荷蘭人簡直淚流滿面。不過,直到17世紀初,荷蘭人才引進土豆,比英法等國都晚上幾十年。

說起來,英國人發現土豆靠的不是西班牙人。這裡不得不提一個人,沃爾特•雷利(Walter Raleigh)。16世紀80年代,雷利也加入了歐洲殖民大潮,坐著大船打家劫捨去了。後世說他溫文爾雅足智多謀,但我在心裡打個問號,畢竟後世還說哥倫布英俊清秀,堅毅坦蕩哩,其實做過的禽獸行徑也是多了去了。不過雷利確實頗得英女王的歡心,不僅在美洲建立了英國第一個殖民地維吉尼亞,狂拍伊莉莎白一世的馬屁(Elizabeth I,著名的童貞皇后,維吉尼亞英文寫作Virginia,而Virgin有處女地之意),還立馬獻上了馬鈴薯這個神奇的東東。可惜皇室明顯對他帶來的菸草更感興趣,一時之間英國宮廷吞雲吐霧,人人都是一張犯菸癮的臉。但女王覺得他超有才華的啦,沒法納入後宮,那就封個爵位啦。

於是乎土豆在英國也一直沒咋受待見。後來有一次,雷利不知道怎的心血來潮,親自種了一片土豆,並用土豆做了一道菜請朋友吃,結果朋友們的內心和身體一樣誠實,當著他的面直接說難吃,把雷利氣得半死,下令把種下的土豆全毀了。這件事完全怪雷利自己,因為他做菜用的是土豆的葉子,而不是它的塊莖啊……所以說英國人逗比屬性真的是遺傳的。除了海盜這份很有前途的正職,雷利還是個詩人,估摸著是對女王的侍女放了個大招,倆人就暗暗地好上了,女王作為一名貞操愛好者可是暴跳如雷,立馬把他扔進倫敦塔,但到底是沒有殺他。據說《海賊王》中的冥王雷利就是借鑑了他的名字。

要說土豆遭受謠言攻擊,最厲害的還是在法國。土豆表皮不平,切開後沒過多久會發黑,法國人可嚇壞了,腦洞又一次大開,使勁往它身上潑髒水,說土豆會引發「麻風病」。從中世紀開始,歐洲人就對麻風病帶有極強的恐懼心理,《舊約》認為表皮和人類靈魂有必然聯繫,皮膚受損代表此人不潔,所以上帝要懲罰你。而且當時普遍認為得麻風病後會發瘋,而且發瘋也會傳染的哦,一人麻風,全家發瘋……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中世紀歐洲人想出了殘酷無情的辦法,第一步先把病人身上掛滿鈴鐺,走路的時候會發出聲響,行人聽到立即躲得遠遠的;第二步是把病人送上一艘船,連帶著還有天花、霍亂病人和精神病患者,船一開,他們就再也無法回到家鄉。他們是被驅逐的可憐人,從一個城鎮到另一個城鎮,被趕到陌生的鄉村流浪,舉目無親,甚至精神恍惚,仿佛被人遺棄的玩偶……(寫到這裡有點想哭,好心酸)……這種船被稱為「愚人船」。

其實在中世紀以後,麻風病疫情有了極大改善,但是16世紀的法國人還是難以擺脫內心的魔障,一度把亂七八糟的皮膚病全部當成麻風病,謠言越傳越邪門,土豆就躺槍了。但是紅薯就沒被潑髒水呀!傍上了乾爹就是不一樣……

擺脫惡名之時

最終,土豆還是在法國得到了挽回名聲的機會。這要歸功於一個人,他叫安東尼•奧古斯丁•巴孟泰爾(Antoine-Augustin Parmentier)。

巴孟泰爾是一名藥劑師,於歐洲「七年戰爭」(1756年至1763年)時被捕。他後來被囚禁於普魯士戰俘營中,吃的自然是低等人吃的土豆,但他發現土豆非常好吃。回國後,他看到自己的祖國法國在鬧大饑荒,到處都是吃不飽的人,於是他開始宣傳土豆的益處,不僅親自種植,還送給有名望的人,但在當時,除了麻風病傳聞之外,法國議會還禁止人們種植土豆,這讓土豆的推廣遭到極大阻力。轉機出現在國王路易十六的宴會上,巴孟泰爾向國王獻上了一束土豆花,立即獲得王后瑪麗•安托瓦內特的喜愛,從此之後王后出行都要頭戴土豆花,而國王也開始把土豆花別在紐扣上。土豆一時之間成為了法國時尚界的新寵兒。

巴孟泰爾一直在為土豆努力。1772年,巴孟泰爾提出將土豆作為痢疾患者的營養配餐,同年,巴黎醫學院認可了土豆可食用的說法。1785年,營銷達人巴孟泰爾又想出一招。他在巴黎郊區承包了一片土地,自己種植土豆,然後請求國王派人白天重兵把守,到了晚上再讓士兵撤離。日子久了,周圍的農民都被這神秘的現象所吸引,有些好奇心重膽子又大的人甚至還偷了一些拿到自家田地里種。於是,土豆在法國算是徹底普及起來,人們把土豆稱為「地下蘋果」,度過了饑荒時期。如今,巴孟泰爾在巴黎的拉雪茲神父公墓(Cimetière du Père-Lachaise)里長眠,而他的名字則被刻在巴黎地鐵站,以及第10和11區的一條大道上。另外,在蒙特迪迪耶(Montdidier),還有他的雕像矗立。

【參考文獻】

[1]拉里•祖克曼[美],李以卿《馬鈴薯:改變世界的平民美饌》[M],北京:中國友誼出版社,2006年。

[2]陳桂朝《馬鈴薯傳奇:它是如何成為世界糧食的》[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4年。

[3]膳書坊《好吃好玩說土豆》[M],北京:農村讀物出版社,2013年。

[4]福柯[法],劉北成,楊遠嬰《瘋癲與文明》[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年。

[5]梁宏軍《土豆改變世界》[J],大自然探索,2012年3月。

[6]戴朝曦《馬鈴薯的寰宇傳奇》[J],森林與人類,2011年5月。

[7]李原《馬鈴薯傳奇》[J],知識窗,1997年3月。

[8]《小土豆大歷史》[N],現代快報,2014-10-4。

責任編輯: 東方白  來源:十五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1102/1518933.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