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飯桌上大多少不了一味湯,一頓宴請基本的配置就是四菜一湯。
小時候也總被媽媽逼著喝湯,少吃點肉,原因是相傳湯的營養比肉高。
這個說法流傳甚廣,以至於被扔掉的總是肉渣渣。
直到最近喝湯時靈光一閃,認真思考了一下,這種說法真的有科學道理嗎?
營養都在湯里,不在肉里?
其實不然。
首先,無論雞湯、骨湯還是魚湯,湯中的蛋白質含量遠不及肉本身。
雞湯中的蛋白質僅為肉中的1/10左右,湯中更多的是提供鮮味的胺基酸,無機鹽和維生素等物質。
其次,湯中更多溶解的鈣、鐵等無機鹽的含量不足肉中的1/6,而一碗骨頭湯的中鈣的含量更是僅有幾毫克,遠低於人們對骨頭湯中鈣含量的想像。
由此可見,湯中的營養物質含量並不高,遠不能滿足人體對營養素正常的每日所需。
因此,從營養學角度說,肉相比湯更富有營養,肉中蛋白質含量高,質量更好,胺基酸種類也更豐富。
不過最科學的食用方式還是肉湯同食、適度攝入,人體才能更全面地吸收食物中的營養。
湯熬得越久越濃,營養越高?
烹煮時間與湯中的營養物質含量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但並不是越久越好。
很多地方煲湯一般需要2-3個小時,燉則需要4小時左右。
但其實,肉類煲湯時如果烹煮時間過長,反而易導致脂肪含量上升,蛋白質等營養物質被破壞。
煲湯應該針對不同食材和營養需求調整時間,一般大概1-1.5小時即可獲得較好的營養價值。
具體情況可以參考:
雞肉、鴨肉等肉類煲湯
一般肉類煲燉1-1.5小時,骨頭湯為2個小時,湯中的脂肪、蛋白質等營養物質含量基本可達到峰值,時間過久反而下降,影響口感也缺少了營養價值。
魚湯
魚類熬湯30分鐘時,胺基酸等含量較高,魚肉肉質細嫩。熬到發白即可關火,此時魚湯的口感醇厚,味道鮮美,營養價值也最高,時間過長魚肉的纖維會變老、變粗。
飯前喝湯好還是飯後喝湯好?
不同地方的人對喝湯的講究也各有不同,南方特別以廣東為代表的常常習慣先湯後餐,而多數北方城市則習慣先餐後湯。
餐後喝湯會稀釋胃部已經和消化液混合好的食物,一定程度影響胃部的消化吸收功能;
吃飽後再喝湯容易造成營養過剩,增加胃腸的消化負擔。
餐前喝湯可以對食道和胃部起到潤滑保護作用,還會減少飢餓感,從而幫助減肥。
因此,建議在餐前一段時間喝湯,讓口腔和食道潤滑一下,以減少干硬食品對消化道黏膜的刺激,促進消化液分泌。
怎樣煲湯最好?
合理搭配食材、掌握用料
為了清淡潤口,很多人喜歡喝「獨味湯」,但其所含的營養素是不全面的,當然原料也不是越多越好。
平時煲湯建議用動物與植物性食品混煮,新鮮動物性原料要用異味較小、鮮味足、血少的,最好是單一的主材料搭配相應的副食材,這樣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營養也更為全面。
湯里的蔬菜要等湯差不多煲好以後再加入,以減少維生素的損失。
不應先放鹽
先放鹽會使蛋白質更快凝固,導致鮮味不足,起鍋前放鹽,可使肉質保持鮮嫩。
最好用冷水煲湯
食材中的蛋白質會隨著溫度的升高,慢慢溶解於水中,湯的味道會更加鮮美。
煲湯時間維持在1-1.5小時之間,可獲得較好的營養價值。
而喝湯的時候,既要喝湯,也一定要吃料,這樣才能達到通過煲湯補充營養的目的。
此外,摒棄趁熱喝湯的理念,飲用65℃以上的熱飲,會增加患食道癌的風險,更別說剛出鍋的熱湯了。
也有人喜歡把湯放涼了喝,覺得比較爽口,但湯放久了易滋生細菌,太涼也會刺激腸胃,因此建議湯的溫度在20-50℃之間最合適。
哪些人不宜多喝湯?
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喝湯,不同人群也都有不適合的湯
痛風患者、糖尿病患者不宜喝濃湯
豬骨、雞肉、鴨肉等肉類食品長時間燉煮的濃湯,有過多的嘌呤,會加重肝和腎臟的負擔。
腸胃弱的人不宜喝油湯
因機體不容易消化油脂,且容易滑腸、大便溏泄,這類人喝湯前可以先撇去油脂。
老年人不應刻意追求煲湯補身
湯中嘌呤高,隨著年齡增長,腎臟更易壓力過大。
如果湯中含草酸過高的蔬菜,如菠菜、韭菜、竹筍、苦瓜、茭白等,會影響鈣、鐵等礦物質的吸收,還會誘髮結石病。
老人喝湯要清淡,烹煮時間不宜太長,蔬菜湯食材稍微變軟即可,肉類湯燉1小時左右為好;熬湯前,可將肉類、蔬菜用沸水提前焯一下,以減少嘌呤和草酸含量。
小孩
喝湯不宜多飲,孩子胃容量小,如果飯前喝過多的湯,就會影響正餐,長期這樣容易營養不良。
所以
如果從營養價值上說
更有營養的是肉
但肉湯同食
才是最科學的食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