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皇帝的文學弄臣

作者:

江浙文人,一向為清初皇帝所討厭,但是,高士奇多少改變了這一點。高士奇與康熙的君臣際遇,既被傳為佳話,也遭人妒忌。在康熙在位60年裡,沒有一個臣子,能如高士奇這般得到他的賞識,常伴左右。即使高士奇遭人嫉恨,被御史彈劾,也不過是暫時離開中樞,過不了多久,還會被招回來。

清朝諸帝中,康熙無疑是個精力過剩,而且求知慾很強的人。所以,他需要若干博學的老師,或者說讀伴兒。入值南書房的翰林們,就承擔了這樣的角色,當然,這些讀伴兒,也難免會影響政治的決策。同時,他又是一個至高無上的皇帝,不可能如皇子一般,真的找些老師教他。就算是讀伴兒,稍不稱意,也都干不長。但是,高士奇卻是例外,他實際上是康熙的老師,也是讀伴兒,但還是一個皇帝的文學弄臣,前兩個角色,都被他巧妙地塞進了文學弄臣的外殼裡,所以,皇帝只有跟他在一起,才能既滿足求知的欲望,又充分滿足了皇帝的虛榮,同時又很快樂。

高士奇的學問很好,雖然不是兩榜進士出身,卻也中了博學鴻詞科,這科特別的考試,就是康熙為招徠文學之士用的。所以,高士奇得以順利進入翰林,入值南書房。在此之前,經過雅好文學的大學士明珠的推薦,高士奇早已進入了康熙的視野。他為皇帝講經說史,非常賣力,備課要備到半夜,但有一事不明,得遍查藏書而後止。更令人嫉妒的是,從此以後,高士奇常伴皇帝左右,但有風雅之事,都少不了有他在場。

滿朝的文學之士,倒是不少,但如高士奇這樣懂事的,卻也不多。一次,康熙南巡到了鎮江,登上金山寺,僧人請皇帝題字。皇帝不由分說,提筆蘸墨,臨要下筆卻沒了詞兒。高士奇見狀,悄悄在掌心寫了「江天一覽」四個字,湊到康熙跟前,不經意間,把四個字露給康熙,康熙一見,正合他意,於是金山寺就有了一塊刻著四個大字的石碑,到今天還立在那裡。

還有一次是在杭州的靈隱寺,僧人求康熙題寫寺名。康熙大筆一揮,把個靈隱的靈字雲字頭給寫大了,再往下寫,地方就不夠了(繁體字的靈:靈)。正在躊躇,高士奇高聲吟到:天上有雲,地下有林,真是個好地方啊!康熙心領神會,寫了「雲林禪寺」四個大字,把自己的過失就給遮過去了。

皇帝題字,是不能錯的,萬一錯了,也得設法補救,而不是將錯就錯,讓領導一直明晃晃地在那裡丟醜。顯然,高士奇的作為,是最恰當的。

高士奇還有一個軼事,清人一直言之鑿鑿。說有次康熙騎馬,所騎之馬不知為何不大聽話,幾次三番尥蹶子,差點把皇帝顛下來,幸虧從人機靈,及時把馬控制住了,總算沒讓皇帝摔下來。但是,向以騎術自負的康熙,從馬上下來,一天都不痛快。高士奇知道了之後,自己故意跌進泥坑,然後衣服也不換,就來見皇帝。皇帝問,你這是怎麼啦?高士奇說,我從馬上跌下來了,衣服還沒來得及換。康熙說,你們南人,真是不行。我今天騎的馬也總尥蹶子,但我卻沒有被顛下馬。康熙說完,一下子,心情好多了。

如果這事是真的,那麼,也是高士奇文學弄臣的本份。不管怎樣,都得保證皇帝有個好心情。正因為如此,高士奇進翰林院之後,好些人都管他叫翰林供奉,其實,清朝沒有這樣的官銜。不過,他的確也真是一個供奉,就像當年唐明皇麾下的李白似的。

在一個權力無邊的皇帝面前,一介文學之士,就算你學問好,要想混得好,不做弄臣,還能做什麼呢?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張鳴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1225/1537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