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元符元年(1100年),宋徽宗即位,召回貶謫戎州(今四川宜賓)六年之久的黃庭堅,任太平州(今安徽當塗)知州。然而上任僅九天,既被罷免,不得已到武昌閒居。這一年的夏天,黃庭堅來到武昌南樓登樓眺望。回想自己坎坷的仕途,心中百感交集。遂作《鄂州南樓書事》以疏其志。
四顧山光接水光,憑欄十里芰荷香
清風明月無人管,並作南樓一味涼
其中「清風明月無人管」,可謂是黃庭堅這一時刻最為直白的內心寫照。頗有才情的黃庭堅,和他的好友蘇軾一樣,仕途多經坎坷。然而又與之不同的是,長期的貶謫對於黃庭堅而言,幾乎摧垮了他的全部信念。已經五十五歲的黃庭堅立於南樓之上,想到自己每欲有所作為,卻是動輒得罪,倒真希望自己如同「清風明月」一樣無拘無束,各行其是。
仕途的坎坷固然辛酸,但也正是這種無奈的處境,讓黃庭堅嘗遍世道艱辛後,付諸於詩文。一篇篇詩文的背後,訴說著黃庭堅不得志的人生,同樣,也成就了他在古代詩壇,極為重要的地位。而以黃庭堅為核心的「江西詩派」作為一個重要的文壇派別,也隨著黃庭堅的詩文響徹古今。
黃庭堅字魯直,號山谷道人
一、幼年成熟
北宋仁宗慶曆五年(1045年),黃庭堅在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縣)出生,幼年的黃庭堅顯露著不同於常人的聰慧和成熟。他在七八歲間,曾作《牧童詩》寫道:
騎牛遠遠過前村,吹笛風斜隔岸聞
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牧童詩》與《紅樓夢》之「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有異曲同工之妙,詩中悠閒自得,吹笛牛背,早出晚歸,不愁衣食的「田園牧歌式」的生活,自然既飄逸而又理想,可惜在傳統社會的構架下,只不過是黃庭堅等文人的「空想」而已。不過詩中富有哲理的語句,還是能夠感受到黃庭堅異於同齡人的成熟,雖然尚年幼,但是對於人世百態的理解,已然是感觸頗深。但是,顯然過於感性的一面,並不適合為官為宦,這也為他後來的仕途有所影響。
牧童詩畫
二、青年入仕
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二十二歲的黃庭堅考中進士,任汝州葉縣(今天河南葉縣)縣尉。這是黃庭堅仕途的第一站,也是他第一次接觸到最為真實的社會現狀,天災人禍加持下的中原地區餓殍遍地、流民不止。往日詩詞歌賦中描述的美好畫面,只是文學家的「一廂情願」。在其所作《流民嘆》中寫道:
累累襁負襄葉間,問舍無所耕無牛
初來猶自得曠土,嗟爾後至將何怙
刺史守令真分憂,明詔哀痛如父母
廟堂已用伊呂徒,何時眼前見安堵
閔貞《流民圖》
庸碌的官吏、腐敗的吏治正在透支著每一個老百姓,而作為官僚集團的一員,在目睹了官吏階層的腐敗無能後,黃庭堅第一次對於入仕為官這條信念,產生了動搖。而作為縣尉的黃庭堅,顯然也並不喜歡這個工作,他初到汝州時,即因「到官逾期」,被汝州長官富弼列為「下吏」(低級官員)。身為縣尉的他,要經常送往迎來,伺候上官,這也使黃庭堅感到厭煩。他在《沖雪宿新寨忽忽不樂》中表示對於工作的厭惡,甚至一度鬱悶不樂欲棄官而去。
縣北縣南何日了,又來新寨解征鞍
山銜斗柄三星沒,雪共月明千里寒
小吏有時須束帶,故人頗問不休官
江南長盡捎雲竹,歸及春風斬釣竿
蔣兆和《流民圖》
在這種極為厭惡和壓抑的工作環境中,黃庭堅日漸衰老,兩鬢斑白。在《次韻裴仲謀同年》中寫道:
白髮齊生如有種,青山好去坐無錢
煙沙篁竹江南岸,輸與鸕鶿取次眠
三、結識蘇軾
宋神宗元豐八年(1085年),神宗去世,哲宗繼位,高氏太后執政召回舊黨。黃庭堅離開太和縣,以秘書省校書郎召入京師,主持編寫《神宗實錄》。隨著政治局勢的變化,文人學子多雲集汴京,其中就有與黃庭堅合稱為「蘇門四學士」的張耒、晁補之、秦觀。以及與其亦師亦友的—蘇軾。蘇黃二人雖然早在多年前,就互相以詩唱和,但是由於官職的原因,難以相見,所以在京城期間,眾人經常聚會,賞書評畫,賦詩論文。
想像中的蘇軾
這一時期黃庭堅的詩文雖然不如早期那樣充實,但詩風明顯要輕鬆許多,且多從書畫、紙筆、茶、扇等生活用品入手。在所作《雙井茶送子瞻》中寫道:
人間風日不到處,天上玉堂森寶書
想見東坡舊居士,揮毫百斛瀉明珠
我家江南摘雲腴,落磑霏霏雪不如
為公喚起黃州夢,獨載扁舟向五湖
這首詩原意是;黃庭堅把老家分寧特產的雙井茶送給蘇軾品嘗。但是,在文末的最後兩句,仍不忘提醒蘇軾曾經貶謫黃州的事情。黃庭堅雖然已經入京為官,但他看透了宦海的詭譎,已經心生厭惡,但是同為京官的蘇軾,則希望有所作為。所以借這首詩,提醒蘇軾不要忘記了朝廷的爾虞我詐。然而,蘇黃二人愉快的生活僅持續了三年,元佑四年,蘇軾自請出知杭州,黃庭堅「遂無詩伴」。兩年後,黃庭堅母喪丁憂,此後數年間,黃庭堅因母喪悲傷過度,且少有詩伴,故少有詩作。
台北故宮博物院,黃庭堅《君宜貼》
四、因文獲罪
紹聖元年(1094年),哲宗親征,新黨執政。黃庭堅出任宣州知州,改知鄂州。而後,新黨章敦、蔡卞以黃庭堅修《神宗實錄》「譏次先朝」為名,將黃庭堅貶為涪州(今重慶市涪陵區)別駕,黔州(重慶市彭水縣)安置,次年移至戎州(今四川宜賓),開始了長達六年的貶謫生涯。與黃庭堅同樣遭遇的蘇軾也在同一年,被新黨一派貶知惠州,兩人至此天各一方。
重慶涪陵白鶴梁題刻水下博物館
貶謫西南期間的黃庭堅,也許是受到「文字獄」的影響,少有詩文,在貶謫的第四年,黃庭堅作詞《鷓鴣天·座中有眉山隱客史應之和前韻即席答之》:
黃菊枝頭生曉寒。人生莫放酒杯乾。風前橫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盡清歡。黃花白髮相牽挽,付與時人冷眼看
黃庭堅以豪放的筆墨,勾勒出一個「貌似」狂人的形象,心中對於世道的憤懣,政治的黑暗、社會的悲涼發出無言的反抗。以自樂自娛、放浪形骸、侮世慢俗的方式來發泄心中鬱結的憤懣與不平。但是曠達的外表的背後,隱藏著無盡的辛酸與傷痛,這些苦痛是無法通過一篇詩詞能夠釋然的。只不過是黃庭堅用文字來衝擊著自己,直至麻木。
宋《五馬圖》,每匹馬後有黃庭堅題字
五、再遭貶謫
元符三年(1100年),即位後的徽宗,召回貶謫西南的黃庭堅,任舒州知州,黃庭堅推辭不就,請求為郡官,得任太平州知州。「守得雲開見月明」的黃庭堅,內心的喜悅是不言而喻的。在沿江東下,經過岳陽時,即興賦詩《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感嘆自己能夠在投荒萬死之後,平安地通過灩澦天險活著生還,而感到慶幸。
投荒萬死鬢毛斑,生出瞿塘灩澦關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陽樓上對君山
滿川風雨獨憑欄,綰結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當湖水面,銀山堆里看青山
岳陽樓
洞庭湖
然而,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黃庭堅的磨難並沒有結束。崇寧元年(1102年)上任太平州知州僅九天既被罷免。同年,蔡京編《元祐黨人碑》,黃庭堅位列其中。宰執趙挺之與其有隙,欲殺黃庭堅,呈上黃庭堅寫的《荊南承天院記》,指斥他對災禍慶幸,黃庭堅再一次被除名,聽候安置。就在黃庭堅被罷官的前一年,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蘇軾病逝常州。想到去世舊時的好友,再看到自己當下的境遇。黃庭堅悲從心起,作《跋子瞻和陶詩》紀念蘇軾的同時,也訴說著自己的當下。
子瞻謫嶺南,時宰欲殺之
飽吃惠州飯,細和淵明詩
彭澤千載人,東坡百世士
出處雖不同,風味乃相似
元祐黨人碑
六、垂垂老矣
崇寧二年(1103年),黃庭堅以「幸災謗國」之罪除名羈管宜州(今廣西宜山縣)管制。這一去,黃庭堅再也沒有回來過,和蘇軾不同,黃庭堅的人生沒有起,可以說是一直在落。先貶戎州,再宜州,僅貶謫的時間,就長達十年。黃庭堅最有作為的十年,全部留給了蠻荒煙瘴之地。在抵達宜州的當年冬天,黃庭堅想起第一次被貶謫黔州時,也是冬天,距今整十年,借著宜州的梅花,遂作《虞美人·宜州見梅作》,感慨自己逝去的十年和「少年心」。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闌風細得香遲。不道曉來開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應妒。飄到眉心住。平生個裡願杯深。去國十年老盡、少年心
2010年保利春季拍賣會,黃庭堅《砥柱銘》以3.9億元落槌
《砥柱銘》
崇寧三年,這一年的重陽節,遠在宜州的黃庭堅,似乎預感到,這是自己人生中最後一個重陽節。已經五十九歲的他步履蹣跚,顫顫巍巍的向窗外望去,望到了汴梁城與蘇軾的快意人生;望到了武昌南樓的清風明月;望到了戎州城裡的狂放不羈;也望到了《牧童詩》裡那句: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在這個寂靜的重陽夜,黃庭堅寫下他最後一首詞《南鄉子·諸將說封侯》
諸將說封侯,短笛長歌獨倚樓。萬事盡隨風雨去,休休,戲馬台南金絡頭
催酒莫遲留,酒味今秋似去秋。花向老人頭上笑,羞羞,白髮簪花不解愁
在這首詞裡,黃庭堅和曾經的過往徹底和解了。即使是像宋武帝「戲馬台歡宴重陽」的盛會,也隨著歷史的遺蹟而一去不復返了。自己也就「休休」算了吧。被世道擠兌了一輩子的黃庭堅,在這一天真正的釋懷了。凡是過去,皆為序章。
次年,崇寧四年(1105年),黃庭堅客死宜州貶所,終年六十歲。
黃庭堅晚安作品
七、自成一派
黃庭堅的詩在訴說自己的同時,也為中國古代「詩」的發展方向,起到了極為關鍵的作用。他以唐詩的集大成者杜甫為學習對象,講究修辭造句,強調「無一字無來處」,成為江西詩派開創者。構建並提出了「點鐵成金」和「奪胎換骨」等詩學理論,成為「江西詩派」作詩的理論綱領和創作原則。
宜州黃庭堅雕像
蘇軾與黃庭堅在詩壇並稱「蘇黃」,而就詩這一載體而言,黃庭堅對宋詩的影響甚至超過了一代大文豪蘇軾。蘇軾作詩以氣運筆、放筆縱意、縱橫馳騁、大開大闔、變化莫測、結構複雜、無跡可求。所以蘇軾成就雖高,師之者極少,未能形成流派。
黃庭堅的創作思有跡可尋、甚講法度、於人們學習,所以其追隨者很多。黃庭堅的詩法度嚴謹、說理細密,代表了宋詩的特點,可以說黃庭堅詩是最具宋詩藝術特色的,受黃庭堅影響形成的江西詩派也影響了南宋一代詩風,並對後世造成深遠影響。
四川宜賓洪水退水後,「蘇東坡」被衝倒暫時離別「黃庭堅」
關於「點鐵成金」和「奪胎換骨」詩學理論,本人才疏學淺,在多次查閱資料後,大致解釋如下:所謂「點鐵成金」是要把古人的語言直接用在作品中加以點化,也就是「取古人陳言」加以點化之。其講求的是「無一字無來出」,要求詩人具備深厚的學問功。「奪胎換骨」是「點鐵成金」的具體化,使古人的意象和用語產生質的變化,也就是援用前人之語,通過語言技巧和思維轉換在陳語中另立新意。「點鐵成金」主要是指師前人之辭,「奪胎換骨」主要是指師前人之意。
關於黃庭堅的詩,後世多批其有循規蹈矩、抄襲之嫌。儘管有很多人認同,但是總的說來,管用何種方法,歸根結底有了創新,終能獨開一派,成一代宗師。以他為代表的「江西詩派」也在宋代詩壇占據著主導地位。影響深遠。
黃庭堅的一生雖然是困苦的,但是在遠離江湖之側,仍以詩詞為人生所向,既是千百年後,讀之詩詞,仍能入情入境。可嘆、可敬、可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