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生命教育:用優秀傳統文化滋養心靈潤澤生命

生命的確是神奇的存在。不同的人,生命境遇不同,便產生出了千姿百態的感慨: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這是宋代蘇軾寫給已去結髮妻子王弗的詞句,極言自己的思念和憂傷,慨嘆生命的短暫和無奈;「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是南唐後主李煜滿腔幽憤難以控制之時噴發的詞句,都付給了一江春水;「苦心人,天不負,三千越甲可吞吳。」這是清代小說家蒲松齡在自己後期的科舉考試屢次不中、落魄至極之際,親自寫下的勵志自勉聯,氣勢磅礴、催人奮進;……

我不由得想起了曹操《短歌行》中詩句:「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是啊,時光飛逝,去日苦多。「良辰美景奈何天,流水落花春去也,換了人間。」回眸處,「大江東去,浪濤盡,千古風流人物,……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憑欄處,瀟瀟雨歇」……

滄海洪流,方顯英雄本色

苟延殘喘,不如轟轟烈烈。大丈夫立於天地之間,就應該生得偉大,死得其所;位卑微敢忘憂國,就應該「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心繫百姓,天下為公,就應該「居廟堂之上則憂其君,處江湖之遠則憂其民,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耶」……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人生應該怎樣度過呢?一個人的一生應該是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

這些生命,或輝煌過,燦爛過;或黯淡過,憂憤過,像一顆顆流星划過浩瀚的夜空,倏然消失了。但這些生命的碎片並沒有因為他們生命的終結而塵封起來,反而化作了一種文化符號,一種精神文化,閃爍人性的光芒,滋養著人類的心靈。

錘鍊鋼鐵意志

由此,生命教育要牢牢紮根於中華民族經典文化之中。

生命教育的路徑之一就是用優秀傳統文化滋養心靈,潤澤生命,努力使每一個生命真實的存在,不虛妄,不虛偽,不虛此行。向美而生,找到真實的自己,活出想要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與人類偉大的書籍為伴,就像跟無數精神大師對話,就會獲得人生的目標和方向,獲得榜樣的力量,獲取人生的智慧,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浸潤在五千年中華文化的浩瀚海洋里,接受優秀文化的沐浴和薰陶,生命因此得以純化、淨化和優化,樂觀、通達、寬容、仁愛,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其次,生命教育牢牢地打上了家庭文化烙印。

建設家庭文化成為每一個家庭成員首當其中重中之重的使命。

有些家庭,人才輩出,留下了著作、信札、書法作品或文章、照片等資料,有據可考。這種文化最能直觀反映家庭成員的生活狀態和生命質量。後代採取「拿來主義」就可獲得具體信息,謹記祖先教誨,勉力前行,就能獲到思想的薰陶和精神的力量,就會保持一個大家族綿延不絕精神不衰。

因此,要記載家庭成員的出生地、出生年月、職業、官職及相互關係等信息,重視對家史的挖掘整理。追憶祖先的生活經歷,觸摸祖先的精神世界,便會走近一個個親人,復甦一個個生命,還原一個個生活場景。我們肩負著祖輩的遺囑和長輩的囑託,有義務將遺失的家史找回來,把遺失的文化補回來;有責任把家史文化接過來,再傳給下一代,發揚光大,使子子孫孫世代傳承下去。

根深才能葉茂

家史是生命的甦醒。正是家族的生命甦醒給了我們前行的眼睛,正是家族的優良家風給了我們前行的方向,正是家族的先進文化給了我們前行的力量。

牢記家史,以史為鏡,我們方能不斷向前方挺進。

不忘本來,才有未來。

家庭教育專家孫雲曉指出:「中國擁有舉世罕見的豐富資源,如幾千年傳承下來的儒釋道的哲學思想,如富有真知灼見的家訓文化,如近現代眾多教育家的教育探索,都足以讓我們具有獨特的教育優勢和高度的文化自信,來不斷建設我們的家庭文化。」

所以,生命教育牢牢紮根於中華民族經典文化之中,積極吸收借鑑優秀的家庭文化,就會培育出更加生機勃勃的家庭氣象,潤澤出蓬勃的生命活力。

生命教育生根在家庭,生長在家庭文化之中。作為家長責任尤其重大。怎樣才能讓一個個生命牢牢地植根於家庭文化之中健康生長呢?您可以多讀一些家庭文化建設這方面的書籍,比如《中國孝道三字歌》這門課程,是針對中小學年齡段家長研發的家長培訓課程,涵蓋幼兒園、小學、初中三個學段,由山東省家庭教育專家研發,得到了家長們的一致好評。

美德永流傳

孩子是耽誤不起的。俗話說:耽誤莊稼只耽誤一季,耽誤孩子卻是一輩子的大事。所以,是萬萬馬虎不得的。

家長朋友們,當我們遇到教育孩子的難題時,學會讓自己心情重新歸到一種積極的層面,正視自己,另闢蹊徑,千萬不可墜入煩惱之中,與孩子生氣、吵架。七分現實,三分浪漫,才是一種最佳的人生態度。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善思者行遠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122/1548456.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