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中國文化 > 正文

珍藏!中國古代風俗百圖 - 閨閣篇

唐 飾梅花妝

初七人日又立春,梅花點額顏色新。

此身若在含章殿,疑是壽陽宮裡人。

古代以正月初七日為『人日』,《事物記》載:東方朔最初置『人日』。傳說宋武帝時,壽陽公主在人日臥含章殿,檐下梅花飄落在公主額上,形成一種裝飾;宮女效之,以紅點額為『梅花妝』。此俗傳至唐宋,婦女多在臉上畫各式圖案;有『斜紅、面靨』等名目;塗唇有『萬金紅、大紅、內家圓』等名目。其實,婦女在臉上點畫裝飾,早在春秋戰國時已經興起了;長沙出土楚國女俑的臉上就有圓點的圖案可證。到唐代發展為往臉上貼金箔花鈿,成為一種化妝時尚。

明 走百病上城頭

姐妹元宵結伴遊,金吾不禁登城頭。

走出深閨祛百病,勝到岳陽萬丈樓。

六對山人《錦城竹枝詞》:『為游百病走周遭,約束簪裙總取牢。偏有鳳鞋端瘦極,不扶也上女牆高。』描寫當時成都婦女在元宵夜遍游城牆為樂事。

元 結羊腸

元宵初過猶自忙,家家女兒結羊腸。

含情暗思心中語:何時得似雙鴛鴦。

《霏雪錄》:『北方士女正月十六日用舊曆紙九道為繩,亂結以首尾,聯屬者為兆,謂之結羊腸。』

清 走百病摸門釘

元宵雪襯一燈紅,走百病後摸門釘。

但願來年生貴子,不枉今番寒夜行。

清《月日紀古》卷一:『燕城正月十六夜,婦女群游,其前一人持香辟人,名辟人香。凡有橋處,相率以過,名走百病。又暗摸前門釘,中者兆吉宜子。』正月十六日走百病,蓋婦女藉此節日可以走較遠的地方,實為一種健身活動。而已婚不孕的婦女,摸城門釘,取『添丁』之意,希望來年可生子。清李孚青《都門竹枝詞》:『女伴金箍燕尾肥,手提長袖走橋遲。前門釘子爭來摸,今年宜男定是誰。』

明 鬥百草

百花爭艷滿庭芳,鶯歌燕舞女兒鄉。

不喜飲酒猜拳樂,閒將鬥草過時光。

明翟佑《四時宜忌》:『《荊楚記》曰:三月三日,四民踏百草。時有鬥百草之戲,亦祖此耳。』高啟《鬥草》詩:『摘拾遍叢叢,鋪茵曲檻東。眾家誰得?勝獨有並紅。』

五代 盪鞦韆

陽春女兒笑語喧,綠楊影里盪鞦韆。

身輕裙薄凌空舞,疑是嫦娥下九天。

《荊楚歲時記》載:『正月……又為打球、鞦韆之戲。』註:《古今藝術圖》云:『鞦韆本北方山戎之戰,以習輕戲者;後中國女子學之。乃以踩繩懸木立架,士女炫服,坐立其上推引之,名曰鞦韆。』唐王建《鞦韆詞》:『身輕裙薄易生力,雙手向空如鳥翼。下來立足重系衣,復畏斜風高不得。旁人送上那足貴,終賭鳴璫鬥自起。回回若與高樹齊,頭上寶釵從墮地。眼前爭勝難為休,足踏平地看始愁。』《析津志》云:『遼俗最重清明,上自內苑,下至士庶,俱立鞦韆架,日以嬉戲為樂。自前明以來,此風久革,不復有半仙之戲矣。』

宋 染紅指甲

端午階前采鳳仙,小缽加礬細細研。

染紅女兒纖纖指,粉白黛綠更增妍。

民間有在五月端午或七夕搗鳳仙花染紅指甲之俗。如《燕京歲時記》:『鳳仙花即透骨草,又名指甲草。五月花開之候,閨閣兒女取而搗之,以染指甲,鮮紅透骨,經年乃消。』再如洪亮吉《十二月詞之七》:『七月七日侵曉妝,牛郎廟中燒股香。……君不見東家女兒結束工,染得指甲如花紅。斜簪茉莉作幡勝,鬢影過處繞香風。』

清 丟巧針

佳節女兒約諸鄰,迭將水碗丟巧針。

日光照得龍梭影,繡出鴛鴦如意君。

《燕京歲時記》:『京師閨閣,於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投小針,浮之水面,徐視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動如雲,細如線,粗如椎,因以卜女之巧拙。俗謂之丟針兒。』或名丟巧針。清代詩人吳曼雲《江鄉節物詩》:『穿線年年約北鄰,更將余巧試針神。誰家獨見龍梭影,繡出鴛鴦不度人。』

唐 蛛絲乞巧

七夕織女賜新妝,挑來蛛絲盒中藏。

明朝結成玲瓏網;試比阿誰稱巧娘。

《荊楚歲時記》:『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采縷,穿七孔針,或陳几筵酒脯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喜子即指一種小蜘蛛。唐劉言史《七夕歌》:『碧空露重新盤濕,花上乞得蜘蛛絲。』杜甫在《牽牛織女》詩中也寫過這種風俗:『蛛絲小人態,曲綴瓜果中。』宋代《東京夢華錄》:『婦女望月穿針,或以小蜘蛛安合子內,次日看之,若網圓正,謂之得巧。』

宋 穿針比巧

供果焚香祝新秋,庭中比巧月如鉤。

年年閨閣乞織女,男兒何曾求牽牛。

周處《風土記》云:『七月七日,其夜灑掃庭中,露施几筵,設酒脯時果,散香粉於筵上,以祀河鼓(即牽牛也)織女。』唐詩人祖詠《七夕乞巧》詩云:『閨女求天女,更闌意未闌。玉庭開粉席,羅袖捧金盤。向月穿針易,迎風整線難。不知誰得巧,明旦試相看。』穿針乞巧者,或穿七孔針,或穿九孔針,用一根彩線連續穿過為巧。《醉翁談錄》:『其實此針不可用也,針褊而孔大。』

唐 拜新月

妝樓鸞鏡拜月明,再乞嫦娥駐美容。

蛾眉新月今相似,如水流年嘆無情。

唐代婦女拜新月,多是祈求青春常駐。常浩《贈盧夫人》:『佳人惜顏色,恐逐芳菲歇。日暮出畫堂,下階拜新月。』中唐大曆才子吉中孚之夫人張氏有《拜新月》之詩:『拜新月,拜月汝樓上;鸞鏡始安台,蛾眉已相向。東家阿母亦拜月,一拜一悲聲斷絕。昔年拜月逞容輝,如今拜月雙淚垂。回看眾女拜新月,卻憶紅閨年少時。』看來,拜新月應是年輕婦女的事。

清 走月亮

中秋木樨插鬢香,姊妹結伴走月亮。

夜涼未嫌羅衫薄,路遠只恨繡裙長。

以前江蘇地區的婦女,在中秋夜要『走月亮』。一般是結伴在月下遊玩,或互相走訪,或拜佛庵,或舉行文藝活動。據說蘇州婦女走月亮,至少要走過三座橋,稱為『走三橋』。有的要走過更多的橋而不許重複,這就不僅動體力,還須動智力。清周宗泰《姑蘇竹枝詞》云:『中秋共把鬥香燒,姐妹鄰家舉手邀。聯袂同游明月巷,踏歌還度彩雲橋。』

唐 鏡聽

夫君遠宦盼回程,跪拜灶前點香燈。

懷中抱鏡藏門候,聞人初言細品評。

《月令萃編》載:『元旦之夕,灑掃,置香燈於灶門,注水滿鐺,置勺於水,虔禮拜祝。撥勺使旋,隨柄所指之方,抱鏡出門,密聽人言,第一句便是卜者之兆。』又《琅環記》載:『先覓一古鏡,錦囊盛之,獨向神灶,勿令人見,雙手捧鏡,誦咒七遍,出聽人言,以定吉凶。』唐王建《鏡聽詞》云:『重重摩挲嫁時鏡,夫婿遠行憑鏡聽。回身不遣別人知,人意丁寧鏡神聖。懷中收拾雙錦帶,恐畏街頭見驚怪。嗟嗟嚓嚓下堂階,獨自灶前來跪拜。出門願不聞悲哀,郎在任郎回未回。月明地上人過盡,好語多同皆道來。卷帷上床喜不定,與郎裁衣失翻正。可中三日得相見,重繡錦囊磨鏡面。』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搜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126/1550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