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中國文化 > 正文

珍藏!中國古代風俗百圖 - 意趣篇

宋 鬥草

 

社下燒錢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歸。

青枝滿地花狼藉,知是兒孫鬥草來。

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中『春日雜興』曾描述兒童鬥草情形。見畫中題詩。蓋江南春早,立春草長,兒童互相用草角力,堅韌者勝,折斷者敗。

周(鄭國) 踏青

 

溱洧河畔鐘鼓交,踏青遊人樂陶陶。

紅男綠女佩香草,兩情相悅贈芍藥。

詩經·鄭風》有一首民歌《溱洧》,其中說:一對青年男女,要到溱洧二河邊上去看集會,他們相互逗笑,並贈送芍藥。高亨《詩經今注》說:『鄭國風俗,每逢春季的一個節日(舊說是夏曆三月初三的上巳節),在溱洧二河的邊上,舉行一個盛大的集會,男男女女人山人海地來遊玩。這首詩正是敘寫這個集會。』實際上,鄭國的上巳節是我們已知的最早的情人節。後來才移到七月七日。

晉 流觴賦詩

 

修禊文會聚溪頭,羽觴載酒麴水流。

酣飲賦詩聯佳句,留得美名在士儔。

《論語》:『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證明周代已有到水邊洗滌污濁、消災去病之俗。所謂修禊,即指臨水洗濯以除不祥。到晉代,變為臨水流杯的文人聚會。《荊楚歲時記》:『三月三日,四民並出江渚池沼間,臨清流,為流杯曲水之飲。』東晉時,王羲之曾於上巳在會稽山陰蘭亭舉行修禊之會,並作有《蘭亭敘》。

北朝 踏青

 

北國三月沐春風,香車紛然樂踏青。

遊人誰顧楊柳綠,競看佳麗映桃紅。

踏青之俗早在漢代之前已經盛行,《晉書》載:每年三月初一至初三,人們出外踏青。到了唐代更為盛行。如杜甫有『江邊踏青罷,回首見旌旗。』孟浩然有『歲歲春草生,踏青二三月。』詩句,可見當時踏青之風。宋代在清明時踏青,吳惟信的《蘇堤清明即事》:『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即描述清明踏青春遊情景。踏青日期南北不同:《月令廣義》說蜀地正月初三踏青,閩粵在二月初二日,北方則到三月或四五月方可見青。

宋 掛五彩線

 

榴花照眼艾蒿香,掛符門帘飲雄黃。

粽角流蘇懸彩穗,平安佑爾度端陽。

《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采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以五彩絲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周處《風土記》謂:『角黍,人並以新竹為筒粽。楝葉插頭,五采系臂,謂為長命縷。』宋人余靖《端午日即事》詩:『江上何人吊屈平,但聞風俗彩舟輕。空齋無事同兒戲,學系朱絲辟五兵。』所謂五兵:弓、矛、戟、劍、戈;代表戰亂,系朱絲避之。後剪採為小虎,粘艾葉戴之鎮邪惡。《燕京歲時記》:『每至端陽,閨閣中之巧者,用綾羅製成小虎及粽子、壺盧、櫻桃、桑椹之類,以彩線穿之,懸於釵頭,或繫於小兒之背。』

宋 供摩侯羅

 

捏塑彩畫一團泥,妝點金珠配華衣。

小兒把玩得笑樂,少婦供養盼良嗣。

《東京夢華錄》載:『摩侯羅惟蘇州者極巧,木瀆袁家所制益精。』宋代蘇州虎丘有玩具市場,被稱為『虎丘耍貨』,包括泥娃娃、泥美人,彩畫鮮妍,製作精良。杭州西湖玩具,被稱為『湖上土儀』,有泥孩兒、鶯歌、花湖船等。《夢粱錄》載:『內庭與貴宅皆塑賣磨喝樂,又叫摩睺羅,孩兒悉以土木雕塑,更以造彩裝襴座,用碧紗罩籠之,下以桌面架之,用青綠銷金桌衣圍護,或以金玉珠翠裝飾尤佳。』宋許棐『泥孩兒》詩云:『牧瀆一塊泥,裝塑恣華侈。雙罩紅紗廚,嬌立花瓶底。少婦初嘗酸,一玩一心喜。潛乞大士靈,生子願如爾。』

晉 飲菊花酒

 

九月採菊釀酒香,來年開壇又重陽。

暢飲何必陶隱士,難得佳節入醉鄉。

農曆九月九日,二九相重,稱為『重九』。古人認為九是陽數,所以又稱『重陽』。漢代已有重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的風俗。飲菊花酒的時代,一般認為是從晉代陶淵明賞菊飲酒而來的。南朝檀道鸞《續晉陽秋》載:某年重陽,陶淵明在家中東籬下彈琴賞菊時,忽然想要飲酒;恰好有一白衣使者挑擔前來送酒,於是立即暢飲,並寫下名詩《九日閒居》。晉代干寶《搜神記》中還記載釀造菊花酒的方法。

清 賣春聯

 

塾中先生不甘貧,書寫春聯賣斯文。

當眾揮毫顯身手,自誇筆力勝右軍。

據《宋史·蜀世家》載:後蜀主孟昶令學士章遜題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筆題云: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是我國最早的春聯。宋代春聯仍稱『桃符』,但聯語則不限寫於桃符,而多貼於楹柱,稱為『楹聯』;且用粉紅箋寫出,稱為『春貼紙』。據明代陳雲瞻《簪雲樓雜話》記載:『春聯之設,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傳旨:公卿士庶家門口須加春聯一副,帝微行時出觀。』由於朱元璋的提倡才使『桃符』改稱並真正成為『春聯』。清代《燕京歲時記》載:『自入臘以後,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書寫春聯,以圖潤筆,祭灶之後,則漸次粘掛,千門萬戶,煥然一新。』臘月間,私塾先生寫春聯賣,乃是常見的事。清周宗泰《姑蘇竹枝詞·春聯》中說:『學書兒童弄筆勤,春聯幅幅賣斯文。人來問價增三倍,不使鵝群籠右軍。』連上學兒童也來賣春聯了。

清 吃灶糖

 

歲暮方思媚灶王,香瓜元寶皆麥糖。

粘口何需多如此,買顆先令小兒嘗。

在祭灶時,用飴糖塗灶神之口,以求『上天言好事』;古代的飴糖,或稱膠牙餳,或稱灶糖,又稱關東糖。入臘之後,街市便有賣用麥糖製成的糖瓜、糖葫蘆、糖元寶、芝麻糖、蓼花等。清文人厲鶚有《膠牙餳》詩:『節物關人意,殘年一碟添。蓼花分點綴,粉繭共粘。』

宋 兒童賣痴呆

 

除夕悅民夜禁開,兒童結隊提燈來。

沿街穿巷呼賤價,賺取翁媼買痴呆。

南宋范成大《賣痴呆詞》:『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迎新歲。小兒呼叫走長街,雲有痴呆招人買。……櫟翁塊坐重簾下,獨要買添令問價。兒雲翁買不須錢,奉賒痴呆千百年!』

清 索羅杆

 

昔日烏鴉救汗王,索羅杆頂供鬥糧。

如今丹階少人跡,坤寧宮前月昏黃。

滿族人家中皆立『索羅杆』,又稱『神杆、得勝杆、祖宗杆、媽媽杆』等。立杆的位置一般在正房前庭院中的東南側,下為高一二尺的石座,杆長一丈左右,下粗上細,頂端尖銳。接近杆頂之處,套一錫鬥。傳說當年敵人追捕努爾哈赤時,他跑到一棵枯樹下躲藏,一群烏鴉落在枯樹上,追兵以為樹下不會藏人,努爾哈赤因此得以逃生,後來他便命滿族人家家立杆,在杆頂放肉和糧食酬謝烏鴉。據考『立杆祭天』是遼金時期女真人中早已存在的傳統習俗,在清建國後,才附會種種傳說。

唐 折柳

 

跋山涉水輕別離,天涯芳草亦萋迷。

只因登程常折柳,橋畔岸邊皆禿枝。

古人離別時,有折柳枝相贈之風俗。隋末無名氏《別詩》:『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此為較早之思行人而折柳之詩。唐王之渙《送別》云:『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近來攀折苦;應為離別多。』韓翃《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敦煌出土唐代民間曲子抄本《望江南》:『莫攀我,攀我太心偏。我是曲江臨池柳,者人折了那人攀,恩愛一時間。』最初因相思而詠柳,後來送別時折柳以示相思。王翰《涼州詞之二》:『秦中花鳥已應闌,塞外風沙猶自寒。夜聽胡笳折楊柳,教人意氣憶長安。』〈折楊柳〉者,乃胡笳與笛之曲目名也。其取名折楊柳,當與離人相思有關。

明 放紙鳶

 

巧糊彩畫飛蹁躚,乘風起舞綠楊天。

影馳碧空飄雙帶,又送紅燈到上邊。

《朝野僉載》:『魯般者,嘗作木鳶乘之而飛。』元代詩人謝宗可《紙鳶》:『畫裡休看郭恕先,巧糊片楮作蹁躚。影馳空碧搖雙帶,聲遏行雲鼓一弦。避雨飛來芳草地,乘風游遍綠楊天。黃昏人倚樓頭望,添個紅燈到上邊。』清代詩人描寫放風箏:『槐榆舒綠柳含青,陣陣東風拂面生。最是兒童行樂事,置身檐瓦放風箏。』『春衣稱體近清明,風急鷂鞭處處鳴。忽聽兒童齊拍手,松梢吹落美人箏。』北京稱風箏為『鷂子』;縛竹笛於風箏背上,因風播響,稱為『鷂鞭』。據說初春的風,由下往上刮,過清明風則不穩;故易吹落。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搜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130/1551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