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生與死之間的「5分鐘規則」得到實驗支持

失去呼吸和脈搏多久,才可被認為是死亡?目前還沒有徹底達成共識,但是5分鐘是被廣泛接受的標準。

生與死之間,並沒有明確的邊界。有時候,需要我們做出艱難的抉擇,判定一個人已經死亡還是生機尚存。所以,我們需要更多關於生命體徵的知識,來支持或升級死亡的判決標准。

安大略省東部兒童醫院的醫生與加拿大捐贈和移植研究項目組緊密合作,在加拿大,捷克和荷蘭的數百個重症加護病房採集了病人心臟活動和血壓的數據。

他們的目標是確立一個基準:心臟停跳多久之後,才100%無可挽回。

在大多數時間裡,心臟停止一直是死亡的代名詞。人與屍體之間的區別僅在於是否還有脈搏。

當然,隨著科學的進步,今天我們對生命的理解愈加深刻。我們可以為人體的各種功能倒數計時——從大腦活動到單個細胞的新陳代謝——在生機殆盡後,不同的機能停止營運的時間長度不一。

既然如此,到底應該選擇哪個時間點,作為生死的分界線——生命的終點呢?僅就目前的科學水平而言,這種問題還只能交由哲學家而非科學家來思考。

但是,在實踐之中,又有很多無法繞過的矛盾。比如說,為了穩妥,我們可以把生理活動徹底消失的時刻當做是死亡時間,但這樣一來,器官移植就完全成了泡影——生死倫理與公共利益之間出現了巨大的衝突。

所以,需要我們建立一套既符合基本的道德哲學、又不至於損害更廣泛的現實公共利益、且在科學上有過硬依據、同時可被社會文化習慣所接受的生死判決標准。

現有的涉及檢測腦幹活動的診斷體系,基本上滿足了上面的要求。但是對生命體徵和腦幹活動的檢測很複雜,目前很難在臨床上普及,這導致很多時刻,醫生需要一些更加簡易的指標,如來自呼吸和循環系統的提示。

失去呼吸和脈搏多久,才可被認為是死亡?目前還沒有徹底達成共識,但是5分鐘是被廣泛接受的標準。

當前的研究就是進一步確認:心跳停止5分鐘之後,患者再無法經由醫療干預,重新恢復生命。

480位符合條件並有足夠數據可用的患者,有67位(僅占14%)5分鐘後顯示出心跳恢復的跡象。但平均而言,這種迴光返照僅僅閃爍了幾秒鐘而已。

結合動脈壓測量值和整個心臟尖峰的電活動特徵,這些數據有力地支持了心臟驟停的「五分鐘規則」,至少對於那些一直依賴生命支持的患者而言是有效的。對於其他類病人,可能還需要採取更多的檢測。

此類研究至關重要,明確的診斷依據甚至有助於醫患關係,讓患者家屬放下心結——這畢竟是生死攸關的大事。

這項研究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

責任編輯: 李雨菡  來源:煎蛋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203/1552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