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中國文化 > 正文

歡度過年,看古人寫除夕夜,寫元旦,如何過新年

作者:

新年,也叫歲節年節等。三十日叫除夕,大年夜叫除夜,初一叫元日或元旦。過年活動延續時間長,從臘月的臘祭即二十三、四的祭灶,也就是小年開始,一直到正月十五上元節,也就是元宵節以後才算結束。

古代過年的活動也是豐富多彩,廟會游神、祭祀神靈和拜祭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和祈求豐年,親人團聚互相拜年祝福,也有龍燈花鼓舞獅踩高蹺節目演出等。

年節的重點在除夕和除夜,即三十日吃團圓飯,晚上點長明燈,燒火圍爐守歲,給晚輩分發壓歲錢,黎明開門燃響爆竹等。文人墨客也喜歡在除夜吟詩作賦,留下美好的感受和紀念。

新年是一個普天同慶的節日,從朝廷皇宮到城市鄉村,都充滿了一派歡樂祥和的氣氛。為了記載這樣一個美好的節日,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都留下了不少新年的詩作。

暮景斜芳殿,年華麗綺宮。

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階馥舒梅素,盤花卷燭紅。

共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

這首詩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寫的《守歲》。詩中表現了貞觀之治時期唐朝過年的喜慶氛圍。年夜來臨,落日餘暉照耀著華麗的宮殿,好像舉國上下已經進入了春天。

迎春的梅花和飛雪紅裝素裹,點燃的紅燭花團錦簇。君臣們都聚集一堂送舊迎新,歡宴舉杯,祝福新年的到來。宮殿裡守歲的氣氛非常熱烈,歌舞通宵達旦,象徵著新一年的吉祥好運。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這是王安石的《元日》,詩歌就是寫的宋朝時期除夕和正月初一的情形。詩里重點抓住幾件事來寫,而這幾件事傳承到現在,都發生了一些變異,但是不妨礙我們的理解。

首先是爆竹,即燃燒竹子,讓它發出爆裂的響聲,既熱鬧又辟邪,現在演化成放鞭炮了。其次是飲屠蘇酒,相傳這是由漢代華佗創製的一種藥酒,可以避瘟疫。還有就是換桃符,桃木板上刻印有辟邪祈福的圖文,換上新的,以圖吉利。

守歲全家夜不眠,杯盤狼藉向燈前。

相看更覺光陰速,笑語逡巡即隔年。

這首詩是陸游寫的《除夜》。大年三十晚上是除夜,詩人一家相聚一堂,說說笑笑,徹夜不眠,既是守歲,又是享受天倫之樂,這也可以說是全家福了。

這裡杯盤狼藉,既是指吃年夜飯吃夜宵,也是指吃茶點果品,反正就是吃喝玩樂,熱鬧得很。但是時光過得飛快,說笑之間就快要天亮了,剛才的歡笑不知不覺就成了去年的往事。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悽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這是高適寫的《除夜》詩。王維曾經在重陽節登高里說過每逢佳節倍思親,更何況這裡高適是萬家團圓的過年呢?一個人除夕夜在外,獨自躺在旅館酒店裡,肯定是寂寞淒涼的。

除夕夜獨自一人,翻來覆去睡不著覺,想著這個時候遠在千里之外的家人也在惦記念叨著自己,哀嘆著自己在異鄉的孤獨,這樣就更顯得悲傷。現在自己已是鬢髮斑白,可天亮後又更加老了一歲。

人家除夕正忙時,我自挑燈揀舊詩。

莫笑書生太迂腐,一年功事是文詞。

除夕夜也不只是晏飲聊天享受天倫之樂的,上面這首詩是文徵明寫的《除夜》,他就是在挑燈夜戰,是在抓緊時間埋頭苦讀,埋頭修改整理自己平時寫出的詩稿。

也許平時應酬比較多,只有年夜誰也不會來打攪,趁著安靜做點實在的事情。大家不要笑書生太迂腐太吝嗇,過年也捨不得歇息,要知道這文章詩詞就是書生的事業,每一首都是自己的心血。

過年是我國最隆重的節日,它起源很早,至今已延續了四千年。從上面的詩歌可以看出,它的文化習俗至今沒有太大的變化,只是隨著社會的進步有了一些改進完善而已。

比如古代燃燒竹節作響,現在是燃放鞭炮煙花;古代換桃符,現在是裝貼春聯。至於團圓飯、守歲和拜年等習俗,都是大同小異。由此看來,我們現在過過年,和古人過年,沒有什麼很大的不同。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360doc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209/1555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