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企業債務飆升或成中國面臨的最大風險

根據國際金融協會(IFF)的數據,中國企業債務目前占GDP的160%以上,其中大部分為國有企業所有。世界銀行專家認為,中國企業債務特別是國企債務,可能是中國面臨的最大風險。有專家分析說,中國的高負債可能成為中國經濟有效增長的主要障礙。

香港英文媒體《南華早報》2月9日報導,經濟學家表示,為減緩中共病毒疫情對經濟的打擊,中共在2020年停止了近年來的去槓桿化運動,取而代之的是積極的貨幣和財政政策,這導致企業債務大幅增加。

世界銀行(World Bank)中國、蒙古和韓國負責人馬丁•賴澤(Martin Raiser)表示,「企業債務可能是(中國的)最大風險,其中一個原因是,(國企)不僅槓桿率高,而且往往比私營企業利潤更低。」

總部位於美國華盛頓的國際金融協會(IFF)數據顯示,中國企業債務占國內生產總值(GDP)160%以上,大部分債務來自國有企業。

IFF表示,2020年,由於中共病毒疫情爆發,國有企業債務占資產的比例自2017年以來首次上升。

IFF可持續研究主管 Emre Tiftik表示,國有企業債務與GDP之比不斷上升的情況更加令人震驚,從2019年的130%飆升至去年的142%以上,創下歷史新高。

Tiftik表示,自2015-2016年以來,中國境內公司債券違約數量顯著增加。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稱,中國公司債規模高達4萬億美元,2020年創下了300億美元的違約紀錄。在超過7萬億元人民幣(合1.1萬億美元)在岸債券到期的背景下,今年的違約數字可能還會更高。今年僅1月份就錄得27億美元的違約,其中,清華紫光發生了20億美元違約,是其中最大的違約數值。

分析師們表示,發生債務危機的可能性或許不大高,但在高負債率的重壓下,中國很難由國家投資和基礎設施驅動的經濟增長模式,轉向基於消費、服務和基於市場的股權融資的增長模式。

中國國有企業主導著原材料行業,該行業在中共病毒疫情中受到嚴重打擊。國有企業的一些債務,特別是地方國企的債務,一般都與基礎設施投資有關,並可能對政府預算構成或有負債。

分析師表示,隨著中國收緊銀行監管,並逐步減少流動性支持,風險跡象可能會成倍增長,因為私營企業和家庭的資產負債表已經受到疫情的影響。

中共央行在2月8日晚間公布的2020年第四季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稱,要高度警惕居民槓桿率過快上升的透支效應和潛在風險,不宜依賴消費金融擴大消費。

報告稱,居民槓桿率在2011年末至2020年上半年的上升幅度超31個百分點,「債務繼續擴張的空間已非常有限,相關風險值得關注。」

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 Bank)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 Alicia Garcia Herrero表示,中國的高負債率可能成為「有效增長」的障礙,抑制耐用品消費和企業商業環境。

Herrero還說,巨額財政債務也會限制政府面對意外經濟衝擊時採取反周期措施。

Herrero認為,與疫情前相比,高債務將成為中國經濟更大的擔憂。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希望之聲記者賀景田綜合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210/1555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