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癌症來臨前,會先經歷「癌前病變」!這5種及時發現,遠離癌症

35歲的小吳(化名)上腹部偶爾會有陣痛,持續了一年時間。小吳以為是三餐不定時導致的胃腸道不適,平日發作時就吃點胃藥。但最近,腹部疼痛每次都非常劇烈,還逐漸頻繁起來。隨著胃口變差,他的體重也開始下降,排出柏油樣的稀便,整個人疲勞不堪。

由於這次腹痛很厲害,小吳下定決心去一趟醫院,怎知診斷結果出來,他震驚地說不出話——胃竇癌中期

癌症的發展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在癌變潛伏期,會存在較長一段時間的病理狀態,被稱為癌前病變。小吳在確診前,身體就已經有較為明顯的上腹部預警。小吳的主治醫生表示,下面這些常見的癌前病變,我們要尤其留意。

一、五大癌前病變,提前留意

1.久治不愈的胃潰瘍

胃潰瘍發生於胃部,90%的病人都會有上腹痛的表現。胃潰瘍疼痛一般為不定時發作,如果未能及時控制病情,出現了持續性隱痛,或疼痛性質發生明顯改變,就可能進行到腸上皮化生,是胃癌的惡變先兆。

2.腸腺瘤

是較為常見的常見的腸道息肉,研究認為,80%以上的腸癌是由腺瘤性息肉演變而來。

3.口腔黏膜白斑

好發於口腔、消化道、陰道等組織黏膜,起初較為光滑,慢慢發展成凸起的粗糙,最後會開始潰爛。黏膜白斑惡變的概率在4%左右。

4.肝硬化

乙型肝炎酒精、血吸蟲病、工業毒物都會引起肝硬化,肝硬化屬於較為嚴重的疾病,可進一步發展為肝細胞癌。

5.宮頸重度糜爛

宮頸與陰道交界部的鱗狀上皮壞死脫落髮生不正常的增生,因為是粉紅色,像發生黏膜缺損一樣。患者會有白帶增多,陰部墜脹感,若合併HPV感染,可導致宮頸癌。

二、查出癌前病變,一定要治療嗎?

對於癌前病變,我們一定要清楚地認知。癌前病變雖然有「癌」字,但從病變發展成癌,至少要經歷10~20年的時間。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癌前病變都會發展成癌症,通過有效治療,可以將癌症的發生扼殺在此階段中。

在癌前病變到癌症的過渡期,身體正受著某些因素刺激,細胞可能會出現炎症,也正是因為此,對於免疫力細胞強大的人,可以將壞細胞吞噬掉,大大降低患癌的機率。

所以,一旦發現癌前病變,不應該選擇拖延治療,而是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手術或者藥物治療,將致癌風險控制到最低。

三、證據確鑿:公認的飲食致癌因素只有這4個

致癌因素從來都不是單一的,觸發腫瘤惡變的因素往往複雜且多樣,因此除了癌前病變要積極治療。在營養飲食方面,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和IARC公認確定的致癌因素有這4個,我們也要「能避就避」。

肥胖: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早已公布,肥胖與胃癌、肝臟癌、膽囊癌、胰腺癌、卵巢癌等多種癌症有關。肥胖人群往往還有高膽固醇血症和高胰島素血症,膽固醇含量升高,使巨噬細胞抗菌能力下降,同時免疫系統也會因為過高的膽固醇和胰島素被抑制。

肥胖者,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於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因此選擇合理的飲食結構和生活方式很重要。

加工肉:

加工肉製品目前被列為「一類致癌物」,這意味著加工肉的致癌性與菸草、石棉。酒精處於同一等級。肉類本身不存在致癌因子,其致癌的可能性源於醃製、煙燻、烘烤等處理方式,往往會產生可致癌的苯並芘、亞硝胺、雜環胺等致癌物。

黃麴黴毒素:

除了加工肉以外,黃麴黴素也是一級致癌物黃麴黴素食物來源常見於發霉變質的花生、大米;發酵不當的豆腐乳、豆瓣醬等。過年佳節,我們少不了會食用堅果食品,購買這類食品一定要選擇正規渠道,若發現有變質的五穀,不要食用。

過燙的食物:

水本身是不會導致癌症的,但飲用65℃以上的熱飲,可能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風險。因為人的黏膜耐熱能力並不高,長期飲用過熱的水,會導致黏膜反覆損傷,進而可能誘發癌症。喝水還是建議飲用溫水。

任何疾病都是可以預防的,癌症也不例外。當發現身體異常,要及時就醫,一旦小病變大病,那個時候的醫藥費可要成倍增長了。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39健康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211/1555965.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