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我們要與新冠病毒共存多久?回答:可能是永遠…

作者:
假如人類無法超越不斷變化的病毒,從而導致新冠病毒變成地方性流行病,這對疫情的未來將意味著什麼?

上周日(2月7日),兩項新的研究帶來了有關新冠肺炎疫情的壞消息。在南非,一項研究顯示,阿斯利康(AstraZeneca)疫苗對南非變種病毒的保護作用「微乎其微」。另一項研究發現,已被證明更具傳染性且可能更致命的英國變種病毒在美國「迅速成為主導病毒株」。

假如人類無法超越不斷變化的病毒,從而導致新冠病毒變成地方性流行病,這對疫情的未來將意味著什麼?

終結新冠疫情有兩條路:一條是在所有國家達到「群眾免疫」(herd immunity),讓病毒消亡;另一條是各國可能學會管控病毒的流傳,但又不能完全消滅它。後者就是病毒學家所說的「地方性病毒」(endemic virus,或稱「風土病」),而且很多人認為這是最有可能的結果。

究竟什麼是「風土病」?

地方性病毒是指在世界許多地方的人類群體中已經普遍存在的病毒:既沒有太強的病毒性,也沒那麼弱,它不會像疫情期間那樣迅速傳播,但也不會消失。流感、麻疹、瘧疾、愛滋病、寨卡等都是地方性傳染病。而新型冠狀病毒沒有任何生物學上的理由不可能也成為風土病——目前已有四種冠狀病毒以風土病的方式在全球範圍流傳。

一種病毒是否成為風土病,歸根結底取決於病毒的生物學特性和人類的免疫反應。

隨著病毒的傳播,隨機突變不斷發生。這些突變往往對病毒沒有影響,但它們有時會改變病毒感染宿主的方式,使其長期生存能力更強。譬如,突變會影響感染的致死率、傳染性或無症狀期,從而使病毒更容易存活。

在讓一個病毒成為風土地方病的過程中,人類的免疫系統也有一定作用。隨著一種病毒及其疫苗在全世界分別傳開去,越來越多的人將獲得免疫力。在某些情況下,我們的身體產生這種免疫力導致那疾病的平均症狀變得不那麼頻繁或更加溫和。

只要在傳染性和免疫保護之間保持恰到好處的平衡,病毒就能成為地方性病毒:它在人群中的感染速度會和消失速度差不多,感染率就會達到一個相對穩定的水平。換句話說,當一種病毒的「有效傳染率」(effective reproduction rate)等於1時,也就是說,每個受感染的人會把疾病平均傳染給不多不少的另外一個人,使感染者的數量保持大致不變。

有些研究已經表明,冠狀病毒可能會發生這種情況。基於數據表明,新冠肺炎的免疫力並不能防止患者再次感染,但確實可以防止再次感染的嚴重症狀,最近的一項研究進一步表明,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在童年時接觸到新冠病毒,他們可能會在一生中保留保護,從而使新冠肺炎變得跟普通感冒差不多。

這種過程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歷史上許多社會都見證了大流行病變成風土病的過程。

歷史學家早就注意到東漢時期反覆爆發的傳染病,很可能是天花和麻疹。在公元151年至185年間,這些病毒曾七次造成疫情爆發,並很可能在中國某些地區成為風土病。208年,當曹操的部隊在赤壁之戰中被擊敗時,歷史學家——根據《三國志》的說法,這就是曹操本人——注意到疾病在這次戰役中所起的主要作用。天花在中國南方作為風土病,可以解釋這一點:雖然面對曹操的南方軍隊基本上對感染有免疫力,但此病在曹操的北方軍隊中卻變得很猖獗,並導致人數占優的曹軍遭遇挫敗。

依曹操之言,赤壁之戰的成敗關鍵應是大規模的疫疾,而不在於是否發動火攻一事。

人類在面對風土病的存在已經有幾個世紀了,而且科學家越來越傾向認為新冠病毒很可能成為風土病。

新冠病毒會不會成為地方病?

目前,大多數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消滅」病毒上,很多人都在等待每天的病例數降到零,這樣生活就能恢復正常。然而,這可能是不現實的。許多科學家認為,我們應該為疫情變成風土病作打算,學會與病毒共存。

在1月25日的世界衛生組織(WHO)新聞發布會上,世衛緊急項目執行主任瑞安(Mike Ryan)警告說:「要記住,我們在地球上只消滅了一種疾病:天花。而我們正在與小兒麻痹症作鬥爭,我們正在努力消滅麻疹。」

的確如此:根除病毒是非常困難,即使是對於那些人們擁有幾乎完美的疫苗和永久免疫力的疾病。而對於新冠病毒來說,目前的疫苗和免疫學研究表明,我們離這兩點還很遠。

正如南非科學家最近研究所示,新的變種病毒可能會降低一些疫苗的有效率。而且即使我們的疫苗能夠完美地發揮作用,製造和物流方面的限制也會導致疫苗在未來仍然無法照顧到大多數開發中國家。大多數疫苗供應預測顯示,這些國家的大多數人要到2022年初才能接種疫苗。

因此,新冠病毒將有足夠的空間繼續傳播和突變,進一步增加其成為風土病的可能性。因此,瑞安認為,「成功的標準」不應該是消滅或根除病毒,而是「降低病毒的殺傷力,降低其讓人們住院和破壞我們經濟和社會生活的能力」。

這意味著,社交疏離、戴口罩、定期檢測等措施不應該被看作是暫時的解決辦法,而可能是長期的適應性措施。如果新冠病毒變成風土病,這些措施不一定會消失,可能會融入日常生活,促生新的習慣和新的生意營運方式,譬如高質量的空氣通風和監測、自動化工作、診斷試劑盒和新的治療方法等。

在這種情況下,疫苗接種將繼續當務之急,但方式不同。疫苗的目標將不是試圖消滅病毒,而是儘可能降低風土病的傳染率,並試圖阻止新突變的負面影響。

如果處理不當,突變可能會導致偶爾的爆發,因此監測新突變對長期的疫苗接種計劃至關重要。最近英國、巴西和南非圍繞變種病毒的擔憂讓很多科學家和公共衛生官員意識到了這一點。2月5日,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簡稱FDA)表示,將就新冠病毒疫苗、治療劑和診斷測試的製造商應如何應對新的病毒變種提出指導方針。

最終,公共衛生機構有可能不得不建立一個類似於研究流感變種的、由實驗室和科學家組成的全球監測網絡,以便定期更新疫苗。

地方性的新冠病毒:未來是光明還是黑暗?

有科學家警告說,新冠病毒成為地方病的影響仍不清楚。它的病毒性有可能會變得更低,更容易管控,但情況未必如此。

美國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全球衛生科學與安全中心(Center for Global Health Science and Security)的病毒學家拉斯穆森(Angela Rasmussen)向《華爾街日報》表示:「人們似乎認為,當一種病毒變成風土病時,它就會減弱,不會那麼嚴重。這種誤解源於這樣一個事實:通常病毒在殺死(宿主)之前,會進化到最大限度地增加感染人數。」

雖然這個觀點是由美國病毒學家史密斯(Theobald Smith)在20世紀初發展的「病毒性遞減定律」(law of declining virulence)而流行起來的,但如今科學家們一致認為,沒有直接證據表明病毒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異致其逐漸失去病毒性。

拉斯穆森認為,就新冠肺炎而言,因為從感染到出現症狀之間有相當長的時間,「這種病毒沒有太大的壓力變得更加減弱,因為它已經在傳播,並在宿主生病之前找到了新的宿主和新的複製機會」。

這意味著,即使它成為風土病,新冠病毒的感染率可能仍然相當高。這是否會使衛生系統陷入危機,並繼續奪走許多人的生命,將取決於其他主要因素,譬如,人類對病毒的免疫力能保留多久,病毒變種的速度有多快,以及在疫情期間,老齡人口的免疫力有多廣泛。

這也將給開發適當的醫療解決方案帶來很大的壓力。如果科學家們能夠通過疫苗和治療方法,來顯著降低病毒最嚴重的影響,那麼也許新冠病毒感染將變得像其他可控的地方病一樣。然而,這可能需要採取繁瑣的措施,譬如就像流感一樣要每年一次接種新冠肺炎疫苗。

無論如何,這種從疫情到穩定的地方性感染的過渡不會在一夜之間發生。根據上述的不同因素,世界可能會面臨幾年艱難的後疫情過渡期:持續的突變、局部的爆發和連續的疫苗接種活動。

責任編輯: 李雨菡  來源:紐西蘭聯合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211/1556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