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北美新聞 > 正文

紐約班森賀將建遊民所 議員揭貓膩

作者:

用商業模式解決遊民危機行得通嗎?跟著錢走庇護所經營者年薪能達50萬?

紐約市議員崔馬克(左)和紐約州眾議員寇頓(右二)23日在庇護所選址前。他們表示,建遊民庇護所已經成為一種商業模式,並不解決問題。(蔡溶/大紀元

本月,來自布碌侖的一名非裔遊民在14小時內沿著A線地鐵接連持刀刺人致兩死兩傷,引全城關注。對於市府將在布碌侖班森賀收容150名男性遊民的計劃,當地民眾更為恐慌。

市府在班森賀建遊民看守所的計劃,之前並未與當地居民溝通,引起社區不滿,數百名居民成立「布碌侖南區居民互助會」,圖為互助會的主要負責人。(蔡溶/大紀元)

班森賀庇護所計劃遭到了許多居民的反對,他們23日到庇護所的選址前,表達呼聲。(蔡溶/大紀元)

班森賀庇護所計劃也遭到了年輕居民的反對。(蔡溶/大紀元)

周女士說,看守所的選址距離學校和所有兒童和老人乘坐巴士的車站太近,她很擔心出行安全。(蔡溶/大紀元)

上百名當地居民舉著各式標語到庇護所選址前請願,認為該地建庇護所將帶來嚴重的安全和生活品質問題。(蔡溶/大紀元)

當地居民舉著各式標語到庇護所選址前請願,認為該地建庇護所將帶來嚴重的安全和生活品質問題。(蔡溶/大紀元)

華人聚集的班森賀區巴斯大道2147號,今年將開工建成一所男性遊民庇護所。昨天(23日),上百名社區居民冒雨在建築工地前,要求停止這一計劃。當地的州眾議員、參議員和市議員都到場力挺,全力支持居民的抗爭。

紐約遊民危機達大蕭條以來最高

紐約是全球最富裕的大都市之一,但紐約又是全美無家可歸率第二高的州,僅次於加州。根據美國住房和城市發展部(HUD)去年初發布的年度無家可歸報告,紐約容納了全美遊民人數16%(92,091人)。

紐約市各遊民項目花費加起來,一年預算總共高達30億美元。(取自紐約市市議會議長2020年1月「遊民危機」報告)

在庇護所預算上,聯邦、州級和市府的投入中,州的投入最少。總投入從2014年到2020年一直在大幅上漲。(取自紐約市市議會議長2020年1月「遊民危機」報告)

不同的遊民服務機構,從白思豪上任前(2014年)和任內2020年用錢對比,通通有大幅度增長。(取自紐約市市議會議長2020年1月「遊民危機」報告)

在紐約市遊民庇護所項目上,紐約市遊民服務局(DHS)用錢最多。(取自紐約市市議會議長2020年1月「遊民危機」報告)

紐約市2020年財政預算給遊民服務局撥款21億元,以紐約市遊民總人數逾6萬人計算,政府花在每位遊民的費用每月近3,000美元。但遊民問題仍然每況愈下,很難找到有意義的解決方案。

疫情下,不少紐約酒店為了生存,選擇與政府合作成為遊民看守所。一些空地的業者也發現,建酒店也很難賺錢,唯一牟利的方法就是成為遊民看守所。

2014年2018年美國各大城市遊民人數,華盛頓等城市減少,紐約等城市則大幅增加。(取自紐約市市議會議長2020年1月「遊民危機」報告)

美國住房和城市發展部(HUD)去年初發布的年度無家可歸報告,紐約容納了全美遊民人數16%(92,091人)。(取自HUD網站)

轄區包括班森賀的紐約州眾議員寇頓(William Colton)說,這種解決方案已經成為一種商業模式,「很多人都從中賺錢,但這並不是一種可以幫助無家可歸者的解決方案。它不提供永久住所,基本上當作一個旅館營運,他們稱其為庇護所。將數百萬美元的錢投入到一個臨時解決方案中,讓營運它的人和地產業者受益。這個城市花了錢,卻沒有解決無家可歸的問題。」

寇頓經過研究,發現市府準備建看守所的巴斯大道2147號,該物業於2020年12月23日以49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給了一家LLC(有限公司),買家是Superior Globe,這個物業的230萬美元抵押貸款,則由另一位投資者接管,不是銀行,而是一家融資公司、資本基金有限責任公司,另外融資方還發放總金額為430萬美元的抵押貸款。

那麼問題就來了,就在市府看上這裡做庇護所之際,「為什麼有人想以490萬美元的價格購買這處房產,並從一家投資公司獲得430萬美元的抵押貸款?為什麼涉及這麼多LLC?」寇頓說,他發現LLC參與了大多數的庇護計劃,然而,對於一個有限責任公司來說,你想知道誰是真正的合伙人和後台老板的名字,卻是非常困難的,「沒有人告訴我們」。

跟著錢走,能看清楚很多事情。寇頓舉例說,「經營另一個庇護所的執行長,其年薪為50萬美元,那個特定的計劃有數百項違規,而紐約市正在付款租用建築給這些經營者。」50萬美元的年收入,擱哪兒都屬於「金字塔塔尖」的人,美國頂級傳染病專家福西博士現在的年薪也就41.7萬美元。

「這是生意。這是人們從中賺錢的生意。」寇頓說,這並不是說社區和無家可歸的人對立,也不意味著社區不願意幫助那些生病、虛弱和生存困難的人,這個社區實際上是一個非常人性化的社區,居民具有同情心也想幫助別人,問題的關鍵是「這個解決方案無濟於事」。

目前紐約市的遊民數量是自大蕭條以來的最高水平。寇頓說,看到遊民危機,很讓人痛苦,「人們之所以選擇留在街上,是因為城市資助的庇護所的狀況很糟糕,對那些需要支持服務(包括心理健康和成癮治療)的人幾乎沒有幫助。沒有人關注過由第三方、LLC和公司組成的網絡如何選址和改建庇護所,這些住房已成為為開發商提供盈利機會的企業,而開銷最終轉嫁給了納稅人。」

當地民主黨市議員崔馬克(Marker Treyger)也痛陳,市長白思豪的政策加劇了紐約持續數十年的無家可歸者危機。他認為,解決方案不是建庇護所,解決方案是建立治療方案,怎麼醫好這些人的精神健康問題。

從1983年到2020年,每晚睡在紐約市庇護所的遊民人數,年年增長,近年增幅尤甚。(取自紐約市市議會議長2020年1月「遊民危機」報告)

紐約市在郭德華市長、丁勤時市長、朱利安尼市長、彭博市長到白思豪市長治理下,用不同的策略應對遊民問題,到白思豪任內用,遊民人數大幅攀升。(取自紐約市市議會議長2020年1月「遊民危機」報告)

華裔耆老:擔憂老少的出行安全

自白思豪上任以來,紐約市的無家可歸人數一直急升,納稅人的負擔也愈來愈重。白思豪2017年曾推出「扭轉潮流」(Turning the Tide Plan)項目,在2021年前新建90家「基於社區」的看守所,截至去年底,已有43家投入使用,有37個尚未投入使用。在這43家已營運的庇護所中,約有一半(21)位於布朗士區,8家位於皇后區,9家位於布碌侖,5家位於曼哈頓,史坦頓島則沒有。

班森賀地區計劃新建三家遊民庇護所,就屬於該項目的一部分。這個地區近年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華人前來購買和投資房產,在此處居住了十年、現已退休的周女士告訴記者,此處不像八大道這麼擁擠骯髒,街區整潔漂亮,華人餐館和超市就在咫尺之遙,不遠處的海灘和木棧道非常宜人,交通便利、社區安全,她買的三家庭住宅十年內增值近50萬。她說,看守所的選址距離學校和所有兒童和老人乘坐巴士的車站太近,她很擔心出行安全。

在場的人們認為,白思豪推行平均到各個社區的收容計劃,希望藉此停止市府花大價錢租用酒店和公寓來收住無家可歸者的做法,是治標不治本,隨著無家可歸現象日益顯著,也引發了社區對此的抱怨,以及毒品泛濫、輕罪犯罪率的上升、生活品質下降、房地產價格下跌一系列問題。◇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225/1561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