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少做中國生意沒大不了?澳洲靠「出口轉內銷」經濟逆勢增長

一直奉行全球化經貿政策、高度仰賴最大貿易夥伴——中國的澳洲,過去一年既要面對新冠(中共病毒)疫情,又要面對來自中國的貿易攻勢,好不容易創下半世紀以來最亮麗的經濟增長數字!外媒最新就澳洲在逆境中如何以「向內轉」的經濟模式轉向,促成經濟得以迅速反彈。

疫情期間,澳洲採取嚴格措施封閉邊界,接著又與占據出口份額逾三成的中國掀起外交爭端,大麥、紅酒、煤炭等主力商品皆面臨程度不一的貿易制裁,使澳洲經濟在去年陷入數十年來首次經濟衰退。

可澳洲政府早前宣布,該國去年第四季GDP按季增加3.1%,第三季的GDP增長率則上修為3.4%,是澳洲自1959年有官方季度GDP紀錄以來,首度創下增長率連兩季超過3%的紀錄。澳洲央行預測,該國GDP將於年中回復至2019年底的疫前水平,較原先預期快了6至12個月。

外媒指出,澳洲經濟之所以能迅速復原,歸功於傲視歐美諸國的防疫成績。澳洲每10萬人約通報114宗確診病例;相較之下,美國的數據則是每10萬人超過8,500宗,這使澳洲倖免於長時間封鎖對經濟的破壞。此外,澳洲政府迅速推出大規模的補貼政策刺激經濟,由國家買單的工資補貼以及針對家戶及企業的現金補助,總額達GDP的10.6%之多。

更重要的是,澳洲企業因應外部環境險惡,採取「向內轉」模式,食正國內家庭消費支出大幅增長的浪潮。事實上,在疫前澳洲長期採取對外開放的經濟戰略,農產、礦產皆多供出口,且吸引大量外國移民、留學生與遊客,使澳洲創造連續28年經濟增長不衰的神話,也締造了半數國民出生於國外或為移民之子的人口結構。可在疫情下,中澳貿易戰帶來衝擊,無論是釀酒業或其他出口導向的產業都採取行動,擴大內銷業務,剛好疫下大量國民無法外出留國消費,就造就了內銷的旺景。

有經濟學家指出,澳洲政府頒布的國際旅行禁令,變相令澳洲全民省下45億澳元,作為可支配收入或儲蓄之用,這足以抵銷因疫情下損失的外國遊客消費(估計約25億澳幣)。

拜封閉國界所賜,澳洲央行預估本財年的人口成長率恐怕只有0.2%,創下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的新低。隨著澳洲經濟在疫情中展現令全世界吃驚的韌性,也在國內激起另一場辯論,就是澳洲一直以來實行的寬鬆移民政策路線,是否應該有所調整。

成千上萬的國際學生因疫情不得其門而入,是澳洲人口成長率滑落的一大原因。教育是澳洲產值第四大的出口產業,許多海外留學生(大部分來自亞州)畢業後就選擇留在澳洲,但多年來關於房價上漲、交通堵塞、新移民搶走本國人就業機會的報導,助長了澳洲民意對現行移民政策的不滿。故這次疫情變相為澳洲提供一個機會,將移民人數調降至仍然領先世界,但更為節制的程度。

此外,澳洲政府在投資領域亦變得更審慎,去年通過的新法賦予財政部擋下外國交易的權力,其財長Josh Frydenberg去年8月便依此封殺了中國蒙牛集團(02319)收購澳洲乳製品公司的交易案。

到底當澳洲政府的刺激政策結束,澳洲人的消費能否保持?邊界重新開放後,澳洲的旅運能否回復舊觀?如果中澳重修舊好,澳洲還會將中國投資拒於門外嗎?這些問題,尚充滿變數,且看疫後澳洲政府能否為未來的發展辟出新路向。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東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311/1566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