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學會放下,便能降住心魔

人生,是一個慢慢放下的過程。生命,是一場經歷,從少年無知,到穩重成熟,從歲月青蔥到兩鬢白髮,人總是一點一點長大,一步一步成長,在挫折中歷練,在失去中平和。

到了一定年齡,很多事情看得就淡了,再也不會為雞毛蒜皮的小事爭得面紅耳赤。那些羸弱的自尊心,也變得自信而堅實。隨著歲月的流逝,開始懂得了放手。

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聖人,但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內心強大的人。相信自己,懂得放下,你的人生才會更加快樂。

01

上課時,教授端著一杯茶問同學們:

「如果我把這杯茶這樣舉幾分鐘,會有什麼結果?」

「什麼結果也沒有!」有同學回答。

「如果舉一個小時呢?

「您的胳膊肯定會又酸又痛。

「要是舉一整天呢?"

「那您的肌肉肯定會極度緊張。

「可在整個過程中,這杯茶並無變化,所以是什麼讓胳膊酸痛、肌肉緊張呢?」面對教授的問題,同學們一時不知如何作答。

教授接著問:「那我要怎樣做,胳膊才不會痛呢?」

「把杯子放下來!」同學們異口同聲地回答。

"的確如此!"

教授說,"面對各種各樣的問題,我們可以花時間去思考它們,但如果花大量的時間去琢磨它們,甚至整天把它們擱在心裡,這些問題就會始終困擾著我們,使我們無暇再做別的事情。

所以,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固然重要,但學會放下同樣很重要。

很多人都知道放下才能快樂,偏偏就是放不下,所以煩惱痛苦。心無掛礙,海闊天空;心有掛礙,寸步難行。

人常常是自己困住自己,很多人抓著痛苦不放,然後在叫痛。事情往往不嚴重,而是我們的想法使事情變得很嚴重。「一切由心造。」想開了,事情就好辦了。人生實在沒有什麼好計較、沒有什麼放不下的,因為我們遲早全都要放下。

有句話說:人生最大的遺憾,莫過於錯誤地堅持了不該堅持的,輕易地放棄了本不該放棄的。

02

小沙彌去擔水,回來的路上被蛇咬了。回寺院處理好傷口之後,小沙彌找到一根長長的竹竿,準備去打蛇。法師見狀,過來詢問。

法師問道:「你的傷口還疼嗎?」小沙彌說不疼了。

「既然不疼了,為什麼還要去打蛇?」

「因為我恨它!」

法師又說:「世人對待待仇恨有三種做法,第一種是記仇,等於在心裡擱了一塊土坷垃,自己總是生活在恨意帶來的痛苦中;第二種是儘快忘掉仇恨,還自己平和與快樂,等於把土坷垃弄碎,在上面種了花;第三種是主動與仇人和解,解開對方的心結,等於是把花朵贈給對頭。能做到第三種,就與聖人的境界差不遠了。」小沙彌點點頭。

最好的放下,是學會釋懷,一念之間,天地皆寬。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唯有放下怨恨,人生才能自由輕鬆,才能更早收穫幸福。

為什麼放不下?因為看不破、看不透。愚者自縛,放下是智者、仁者、勇者。

放下,從生活簡單、思想簡單開始。放下生活中不必要的東西,放下內心太多的意念。

人生只有單行道,時間推著我們不停向前走,路上的人會遇到種種遺憾與不舍。

但也正是這些得與失,才讓人生顯得格外動人。

有句話說:人生沒有完美的,完美只能是一種理想,而不可能一直存在。

那些失去的,終將會以另一種形式圓滿。放下遺憾的執念,才是最好的選擇。

03

一日,朋友在把玩茶壺的時候,不慎將它摔碎在地。那人默默收拾好碎片,然後拿出另外一隻茶壺繼續泡茶、說笑,好像什麼事都沒發生過。

朋友很慚愧,便問道:「我將你最喜愛的茶壺打破了,你不生氣嗎?」

他笑著說道:「生氣又有何用?事已至此,不如重新去尋找更好的呢。」

人生最大的智慧,莫過於此吧!生活本就是一個不斷得到和失去的過程。放下得失心,便是自在人。

西遊記·悟空歌》:「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渺渺在其中。日也空,月也空,東升西墜為誰功?金也空,銀也空,死後何曾在手中?妻也空,子也空,黃泉路上不相逢。權也空,名也空,轉眼荒郊土一封。」的確,我們都是空手來,也是要空手回去,「萬般留不住,只有業相隨。」

布袋和尚詩:「布袋,布袋,放下布袋,何等自在?」布袋,象徵人生的包袱,人生有很多的包袱,當然非常沉重,放下包袱,才能輕鬆以行。

人生有夢最美,但是築夢要踏實。放下,不是放下需求,而是放下貪求;放下,不是放下希望,而是放下奢望。做人要有度,凡事要適可而止。

只有糟糕的心情,沒有糟糕的事情;懂得放下心中的不可能,才能釋放生命的無限可能。再忙,也要保持輕鬆的態度;再累,也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再衰,也要保持旺盛的鬥志。

蘇軾所言:「竹長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放下了,心輕了,便能輕裝上陣,灑脫自在。人生的修行,不過是修一顆心。學會放下心中的包袱,讓心「心齋」,才能活得幸福。

所以,放下,是一門生活的藝術;放下,是智慧的抉擇。放下壓力,獲得輕鬆;放下煩惱,獲得幸福。整天忙碌的人,收穫的只是焦慮與疲憊,懂得放下的人,最後才是贏家。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老張教育新思享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317/1569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