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於無聲:「石壕吏」沒變 但康師傅變了

作者:

近段時間,有好事者把2016年的一段視頻翻出來,發到網上,引起軒然大波。

也是的哈,過去了那麼久的事情,還是有人喜歡翻舊帳,可見如今的國人經過全面脫貧後,生活變得好了,吃飽了總要找點事做嘛。

那段視頻說的是著名文化人康震教授在一次全國性的中學校長發展和創新研討會上,對唐代大詩人杜甫的名篇《石壕吏》新解。儘管該視頻已經被很多平台下架了,但文字版還是被廣泛流傳開了。

以下是康震教授解讀《石壕吏》的文字整理:

我們這些中學校長,之所以幹得非常出色很優秀,是因為我們知道為什麼做這件事情。那我們現在為什麼不能告訴學生,我們給他教的知識跟他有什麼關係?我現在問你:石壕吏跟他有一毛錢的關係麼?但是我說有關係,只是沒告訴你。

比如說,我們可以設想一下:第一個問題是:石壕吏為什麼要抓人?他為誰抓人?那這個答案很清楚,郭子儀的大軍和安祿山的大軍打了一仗,打敗了。雙方減員很嚴重。郭子儀的軍隊沒辦法,就地臨時徵兵。第一個要明確的,這是咱們的軍隊在徵兵,別搞錯了,不是叛軍在徵兵,是咱們的軍隊在徵兵,但是它不屬於常規徵兵,它是屬於臨時緊急補充兵員。

第二,石壕吏是誰?石壕吏是國家的公務員,是郭子儀的軍隊委派的地方部門的武裝幹部,到村上來完成這次緊急徵兵的任務。這個人有錯麼?這個人沒錯。你不要老是把他歸類為統治階級裡面的腐敗分子,不是那麼回事。

第三,這個人徵兵的態度好不好?不好。他的態度再好老百姓也沒法接受,因為我三個兒子有兩個已經戰死了,第三個還在前線不知死活,你現在又來徵兵,沒得可征了。老百姓的反應正常不正常?正確不正確?完全正確。

換句話說,在這個場景中,無論是國家的意志和百姓的意願,都沒有發生錯誤。

下面一個問題是:誰將做出重大的犧牲。這個問題變了,老太太怎麼辦呢?如果是安祿山的軍隊來徵兵,老太太一頭撞死算了。為什麼?你是叛軍,這跟日軍來徵兵偽軍來徵兵(一樣),我不從了。但是面對的對象,雖然這個治保主任這個武裝部長,態度壞得很,但是他是政府派來的,那老太太說,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算了,我跟你們走吧。我還能給戰士們做早飯呢。

這個母親她不認字,也不懂大道理,但她明白了眼前發生了什麼事後,就是獻出兒子再獻自己,但是你不要把我兒媳婦抓走,你也不要把我小孫子餓死,因為這是我們家的根啊。那看來石壕吏聽了他的建議,那好吧,你們家老頭不在,那只有請你走一趟了。為什麼把老頭要留下,因為老頭還硬朗,家裡面需要這個主心骨。

換句話說,這裡面表達了一個非常明顯的價值觀,就是當國家和民族遭遇重大災難的時候,我們的老百姓還是毅然挺身而出的。你跟學生講,這跟你沒什麼關係?當然有關係。而且關係密切。……杜甫在這首詩里沒有做任何的評價,他兩難啊。為什麼呢?他很同情老太太,又為國家的前途擔憂,這怎麼辦呢?他只能不置一詞。……

我要告訴學生,杜甫的偉大在於他完全忠實於歷史的真實,當他難以判斷和擇決的時候,他就把它忠實地記錄下來,留給後人做判斷,無意當中就給我們留下了一個非常深刻的場景。

總結上面這段話,康教授對《石壕吏》的解讀大致是這樣幾個觀點:

第一,石壕吏是在為咱們的軍隊在徵兵!注意,康教授還刻意加重語氣強調了「咱們的軍隊」!

第二,石壕吏是國家公務員,受主帥郭子儀之命來基層公幹,因公辦事,所以他們是沒錯的。

第三,雖然石壕吏徵兵的態度不好,那是時局的原因,當時,唐朝大軍圍剿安史之亂叛軍遭遇到潰敗,急需補充兵員,石壕吏徵兵心切,所以才態度不好,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當然,老百姓只能認命,因為這是國家任務。反之,如果是叛軍徵兵,老婦人就會表現出強烈的愛國熱情,寧願一頭撞死,也誓死不從……

第四,作為見證者杜甫,當時難以做出是非判斷,所以就忠實記錄發生的一切,留給後人評說。

以我對唐詩的熱愛和對杜甫的崇敬,結合常識來分析下,究竟《石壕吏》描述的是怎樣的場景呢?

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安史之亂期間。20萬唐軍將叛軍首領安慶緒圍困在河南鄴城,眼看勝利在即,不料次年卻被史思明率軍擊敗,損失非常慘重。為補充兵源,唐軍主帥郭子儀命人四處抓壯丁,以充實軍隊。

石壕村一戶人家,三個兒子都被抓去前線打仗了,兩個戰死,一個生死不明,家裡還剩老頭和老太太,兒媳,和襁褓中的嬰兒。老頭聽見動靜,嚇得翻牆逃走,老太太講明家裡的情況,來抓丁的酷吏卻是不依不饒。

最後,老太太為了留住老頭來照顧兒媳和未成年的孫子,只能請求讓自己應徵去軍隊給士兵做飯。杜甫在詩中,用「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來描述當時官兵的強征和老婦的無奈,老婦聲聲帶淚,杜甫字字啼血。

我想,只要稍微了解唐朝那段由盛轉衰的歷史並且熱愛杜甫詩歌的人,都能從杜甫字裡行間感受到強烈的愛恨情仇。

我喜歡唐代文化,更喜歡杜甫詩歌。

唐代詩人李白和杜甫,是中國詩歌的璀璨天空中閃閃發光的雙子星座,一個是詩仙,一個是詩聖。

仙者飄逸,天馬行空,自由來去;呼朋喚友,快意人生。聖者厚重,紮根人間,以詩抒懷,憂國憂民,赤誠可見。

杜甫作品中的三吏三別,是中國現實主義詩歌中的集大成者,特別是《石壕吏》,更是忠誠記錄了安史之亂那一段歷史,把老百姓的苦痛無奈,官兵的橫蠻無理,國家的混亂不堪,百姓的顛沛流離,描寫得淋漓盡致,所表達的情感躍然紙上,那就是悲天憫人的仁者情懷和對當權者的強烈批判。

也是因為對唐詩的熱愛和對杜甫的懷念,我在康震教授於2006年登上央視百家講壇開講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時,就關注著康教授的節目。坦白講,當時我對他很有好感,我到現在還記得當時的康教授也公開講過《石壕吏》,不過,那是的他講解的《石壕吏》,跟10年後2016年這個視頻中的解讀可不一樣,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找這個節目來看。

在2006年的百家講壇講這首詩時,康教授說,杜甫眼睛始終朝下,深入民間,用詩歌來講述民間老百姓的疾苦,體現了杜甫悲憫的仁者情懷。當時康教授講解時的心態是厭惡官兵,同情百姓的,並且認為杜甫通過紀實的描述,詩中表達了強烈的個人情感,那就是對老百姓遭遇的同情,對官兵強征行為的痛恨。

這段時間,網上有很多對康教授的批評和抨擊,我也注意到了很多。我個人認為,大多數的意見都是有道理的。

有人說,康教授能把官兵強征說成是正義,把百姓無奈之舉說成是積極響應政府號召,這是吃屎吃出了甜度,跪舔跪出了高度。

有人說,請記住,你姓康,不姓李,李家唐朝不是你的,你有何臉面把唐朝敗軍說是咱們的軍隊?

有人說,康教授這個演講,常識下線突破得有點太離譜了,讓人一時不知該如何吐槽,反而產生了一種荒誕無力感。

有人說,康教授把杜甫的這首石壕吏,解讀成杜甫只是忠實記錄當時情景,而對杜甫字裡行間流露出的強烈愛恨置之不理,這是故意帶風向。

有人說,經康教授如此一講解,估計杜甫在陰間也會躺不住了,要踹開棺材板,起身向歲月靜好的大唐幸福人民道歉:罪臣這首詩為大唐盛世抹黑,有愧於吾皇和李氏江山;我要銘記康教授的諄諄教導,以後為吾皇多寫正能量詩歌,以確保我中華文化春色滿園。

還有人說,剛剛洗完秦朝的皇帝,你康教授就出來洗唐朝的酷吏,是不是接下來有人要洗大清的太監了?

……

而我要說,大家對康教授的批評和抨擊都只是抓到了皮毛,只看到了表象。你們知道康教授為何歷經十年後,對同一首詩歌的解讀出現前後矛盾的嗎?

讓我來告訴你答案吧!

2006年,康教授初登百家講壇,還只是一個北師大的一個副教授,要知道作為全國師範院校的最高學府,那裡的副教授可以一把把地抓。這時年輕的他,書生意氣,玉樹臨風,有常識,知羞恥,會膽怯,生怕當全國人民的面講錯了歷史。

從登陸央視亮相開始,康教授的職稱和仕途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從此教而優則仕。

公開履歷顯示:2012年11月,身為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的康震擔任北京師範大學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兩辦)主任,在繼續自己學術道路的基礎上,開始從事黨務行政管理工作,從學者向管理者轉型。接著,再成為博士生導師,又上了一個又一個知名度更高的節目,臉面越露越多,名氣越來越大。

2018年開始,作為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的他,榮升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黨委書記。同時,從2006年至今,除了上過央視百家講壇,還擔任中央電視台《中國詩詞大會》、《經典詠流傳》、《朗讀者》等欄目文學顧問、鑑賞嘉賓,現場指導老師等等。

也就是說,2016年時的他,不僅僅當上了教授,而且已經是北師大黨委辦的主任了,是一名高級領導幹部了!

試問,如果此時你換個位置,如果你面對著全國中學校長發展論壇的老師們,去講解中學課本上的石壕吏時,為了講出正能量,為了講出官兵的盡職盡責,為了講出老百姓愛國熱情,為了講出全國人民上下一心,團結一致……你該怎麼講?

要切記,教育是要從娃娃抓起的,何況是對著這群中學校長呢?

你們一個個只知道批評和抨擊康教授,你們難道不應該站在他的角度給予一點點的理解和寬容嗎?

他太難了!不是嗎?

責任編輯: 李廣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325/1572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