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成年人的感情,都是「易碎品」

作者:

1

在你的記憶里,有沒有這樣一個人:

以前你們關係很好,後來隨著時間或空間的改變,

你們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雖然還留在彼此的通訊錄里,不刪除,不拉黑,

但也不再聯繫,就這樣成了朋友圈裡最熟悉的陌生人。

於是,你慢慢明白,聚散無常,漸行漸遠,才是人間常態。

世間走散的感情,無非分兩種,

一種敗給了時間和距離,交集少了,隔閡便多了,

還有一種是輸給了三觀不合,不是一個世界的人,終究無法長久。

2

美劇《破產姐妹》裡,主角麥克斯和卡洛琳是同事兼室友,

兩人同甘共苦,為了夢想共同打拼,成為彼此最好的朋友。

有一集,卡洛琳決定搬出麥克斯的公寓時,她向麥克斯保證,自己還會是她永遠的好朋友。

麥克斯卻很清醒地說:

「分開後的第一周,我們可能還會擠出時間每周末一起喝一杯咖啡。

過了幾周你就有別的事情來不了了,我也會有事情來不了。

然後接下來的六十年我們都不會再見面。」

一語道破真相。

生命中的大多數人,大多數感情都會隨著時間和距離的變化,

慢慢疏遠,慢慢變淡,根本就不存在什麼永遠。

所謂關係,正如作家盧思浩所說:

不要高估自己和任何一個人的關係。有些人一天不聯繫兩天不聯繫,也就慢慢地失去聯繫了,慢慢地變成彼此生活中可有可無的人。

誰都想著友誼能天長地久,卻沒想到最難的竟是保持聯繫。

上次回老家,我媽告訴我發小青青剛生了孩子。

我愣了一下,突然發現自己好久沒有聽說過她的事了。

青青是我學生時代最好的朋友,我們從小一起長大,一起上下學,形影不離。

我們許下好多好多諾言,要當彼此的伴娘、彼此孩子的乾媽,

要一起去看雪、去看大草原、去看故宮和天安門.......

後來,初中畢業後,我們去往不同的高中,見面越來越少,聯繫也越來越少,

常常潦草幾句結束對話,再後來,我們不再聯繫,只活在彼此的朋友圈狀態里。

博主@一隻白說過這樣一段話:

「朋友是會漸漸疏遠的。

每段人生我們都會碰到不同的人,會出現一些次的相見恨晚。

同樣地,也會突然就莫名不聯繫,漸漸疏離。

從前我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麼,有了隔閡。

後來才知道其實這就是人際關係的更迭,順其自然。

大多數朋友都會慢慢疏遠,或早或晚,慢慢接受。」

人世間的疏遠和走散,沒有太多理由,只是時光變遷,各自成長的必然結果。

3

張愛玲傳奇的一生令人津津樂道,其中她的兩段閨蜜情,更是揭示了成年人的交友真相。

少女時期,張愛玲最好的閨蜜是炎櫻,還曾專門為她寫過《炎櫻語錄》。

她們親密無間地看電影、逛街、聊服裝,互相交換心事,日日夜夜都黏在一起,出雙入對。

後來,隨著上海局勢動盪變遷,兩人先後到了美國發展。

張愛玲不善交際,生活能力又差,遠離故土不為人知,昔日風光漸漸不復存在。

炎櫻卻嫁給了一個有錢的富翁,頓時成為了上流社會的一員,日子越過越滋潤。

風水輪流轉,人事顛沛流離。

加上炎櫻不顧張的感受,總是在信里炫耀自己有多富有,炫耀自己有多受男士歡迎......

讓張愛玲本就落魄的處境變得更加灰暗。

背道而馳的三觀讓兩人漸行漸遠,最後,失去聯絡,直至斷交。

而張愛玲晚年的另一個知己鄺文美,在她困頓的幾十年裡,不停牽掛、關懷著。

她和鄺文美寫了600多封信,相互安慰,無話不談。

在張愛玲的第二任丈夫賴雅去世後,她避世孤居,唯與宋淇鄺文美夫婦保持著聯繫。

兩人還為出版張愛玲的作品奔走,勞心勞力,積極引薦,出版收入緩解了她的經濟窘境。

當張愛玲去世時,她把所有的遺產都留給了鄺文美和宋淇。

炎櫻和鄺文美兩任閨蜜,說不上誰對誰錯,但三觀不一致的人,相處是艱難且疲乏的。

三觀的一致,並不是要求你們的興趣愛好、思維方式必須完全一樣,而是彼此能夠懂得包容、理解和欣賞。

張愛玲說:

如果老朋友再會晤的時候忽然不投機起來,那是以前未分開的時候,已經有了某些使人覺得不安的缺點,已經有了分歧。

三觀不合,是人與人之間最遠的距離。三觀若不合,不必勉強。

餘生不長,選擇和三觀一致的人在一起,知冷暖悲歡,默默支持相伴。

4

看過英國牛津大學的一項研究,分析了300萬份來自歐洲大陸的手機用戶的年齡和通信記錄後,發現人們會在25歲到達他們一生中擁有友誼的高峰。

在25以後的20年裡,人們會經歷一個絕交期:

社交圈會逐步縮小,漸漸形成核心小組的社交模式。

這期間,男性的社交活躍度明顯比女性要下降得快。

另一項調查顯示,18歲以上的男性中有12%沒有親密朋友。

兩百五十萬調查對象中,有9%的人不記得他們最後一次與朋友聯繫是什麼時候了。

有人說:

人生,其實像一條從寬闊的平原走進森林的路。

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結夥而行,歡樂地前推後擠、相濡以沫;

一旦進入森林,草叢和荊棘擋路,情形就變了,各人專心走各人的路,尋找各人的方向。

成長就是一個接受相聚和離別的過程,我們會遇到很多人,也會告別很多人。

但我們從來不要奢望,要把任何一個人留一輩子,有的人他來,他就是陪你一段的。

一起走過一段路,經歷過一些事,有過共同的回憶,便已足矣。

各自生活,各自悲歡,該停留在過去的,就讓它停留在過去。

如果有緣,會再見。若無緣,不如不見。

願你有人牽掛不流浪,有人陪伴不悲傷;

願你有酒可以醉,願你醒後有人陪。

願你堅強到無需有人寵、有人慣,

卻依然幸運到有人疼,有人愛。

責任編輯: 趙麗  來源:十點讀書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330/1574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