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批評孩子要有度,這種情況下千萬要停止,不然可能會造成悲劇

美國知名的心理學家、作家蘇珊·福沃德在她的一本暢銷書籍《中毒的父母》裡曾提到:

「年幼的孩子不一定能區分事實和笑話,所以他們會十分相信父母對自己的評價以及批評,還會為這些言論改變自己的觀念。」

批評孩子要有度,這種情況下千萬要停止,不然可能會造成悲劇!

此前,網絡上流傳的一則悲劇想必許多網友都有所耳聞。成都一名年僅14歲的女孩小夢留下遺書後,從7樓跳下,當場死亡。

小夢的父母看到她血肉橫飛的樣子時,傷心欲絕,情緒一度崩潰。原本網友們十分疑惑為何年僅14歲的小夢會選擇輕生。

直到小夢的遺書公布後,引得許多已為人父母的網友深思。

小夢的遺書里提到:「我的爸爸媽媽啊,你們不是一直罵我怎麼還不死嗎?如今便如你們所願!我已經受夠了從小到大你們隨時隨地,不管有誰在場,都對我進行辱罵的事情,死對我來說就是一種解脫!」

通過警方的通報得知,小夢跳樓前,因為放學後未能按照父母要求的時間準時到家,被父母責罵了半個多小時後,將自己關在房間內,寫完遺書便跳樓輕生了。

其實,從小夢留下的日記與遺書看來,父母長期的辱罵讓她不堪重負,哪怕她曾對父母說過再辱罵她,她便自殺。

但小夢的父母只是當小孩子一時的氣話而已。而當問到小夢的父母是否後悔時,他們很疑惑的答道:「哪家父母不罵孩子的?我們也是為她好啊!」

看來,小夢的離世並未讓她的父母意識到自己的教育方式、與孩子的溝通方面出現了錯誤,甚至覺得孩子做錯了事,父母訓斥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相信不少家長都有如小夢父母一樣的觀點,殊不知,雖然孩子犯錯,家長教育他們確實是正常的事情。

但如果沒有掌握好批評的時機與方法、方式,很可能達不到教育、糾正的目的,還會傷害到孩子的身心健康,讓孩子的內心充滿陰影!

這幾種情況下,家長應停止對孩子的責罵、訓斥!

1、當孩子的情緒處於非常激動的時候

孩子因為心智還未成熟,情緒容易激動,且情緒激動的情況下很容易失去理智,最終做出一些令家長悔不當初的事情。

當孩子的情緒處於非常激動的時候,家長應停下訓斥以及與孩子的爭吵,讓孩子自行反思、冷靜。當孩子情緒平復後,再耐心溝通、交流。

2、家長情緒激動的時候

人在情緒激動、失控的時候,往往會口不擇言。家長情緒激動時,很可能會說出一些令孩子受傷的話語。還會讓孩子淪為家長發泄情緒的工具,被家長打罵。

所以,不僅僅是孩子需要冷靜,家長作為成年人更是要懂得控制、梳理自己的情緒,調整好心態,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與教育。

3、有外人在場的時候

孩子哪怕再小,也是有自尊心的。家長在外人面前直接批評孩子,無疑是對孩子自尊心的一種傷害,令孩子對家長產生不滿,內心也會產生陰影。

家長若想批評、教育孩子時,應該選擇與孩子獨處時再進行。不要不分場合,也不管是否有外人在場,以免孩子因為刺激而做出極端的事情。

孩子的內心非常敏感,有些自尊心很強的孩子更是需要謹慎對待。家長們在教育、訓斥孩子時,一定要注意時機、場合,以免傷害到孩子的內心,不僅沒有改正錯誤,還留下心理陰影。

除了時機、場合,家長訓斥孩子的態度、言語也是非常重要的。都說惡語傷人六月寒,尤其是至親,傷害更是加倍。

家長訓斥孩子時,應注意哪些方面?

1、就事論事,只批評當下的錯誤

「你怎麼屢教不改」、「你真是無藥可救」,家長們說出這些全盤否定孩子的話時,很容易讓孩子否定自己,失去自信,變得自卑。

這種盲目的訓斥,不會讓孩子反省自己當下的錯誤,也就失去了改正錯誤的機會。

所以,家長們訓斥孩子,一定要就事論事,只批評當下的錯誤,讓孩子及時反省、改正,避免再犯。

2、問明前因後果

家長只看到孩子的錯誤,便不問青紅皂白便是訓斥、打罵,這樣不僅沒有達到教育的效果,還會令孩子缺乏安全感,不再信任家長。

當家長看到孩子犯錯時,應先問明前因後果,有針對性的教育,讓孩子發自內心的願意與家長溝通交流,真正認識到錯誤所在,及時修正。

3、不要輕易動手

不少家長喜歡用打罵的方式糾正孩子的錯誤,讓孩子記住犯錯就要挨打,從此不敢再犯。

殊不知,這樣的方式只會令孩子產生恐懼與反叛,並不會真正反省自己。而且還會受到家長的影響,性格變得暴躁,遇事也喜歡用暴力解決。

孩子敏感的內心以及不成熟的心智,必然會犯錯,這是很正常的事情。而家長在糾正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時機、場合、態度以及言語。

否則,很容易因為不當、過激的教育方式,傷害了孩子身心健康,甚至使孩子做出一些過激的行為,導致無法挽回的悲劇。

保護孩子脆弱的內心世界,讓孩子得到耐心、溫柔、正確的教育,是每一位家長的責任!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90育兒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331/1575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