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父母這個行為,傷孩子最深

短短43秒,連續掌摑妻子23次。

 

這兩天,網上有則視頻看怒了無數人。

 

網曝視頻中,一男子嘴裡罵罵咧咧,不斷狠扇妻子耳光,一下又一下。

妻子被打得鼻青臉腫,甚至兩次吐血。

視頻曝光後,憤怒的網友們一邊譴責該男子的暴力行徑,一邊為被打女子鳴不平:

「夫妻關係從來不是家暴的保護傘!」

「施暴者理應受到嚴厲處罰!」

「都被打吐血了,請不要放過任何一個壞人!」

可很少有人會注意到,那個躲在妻子背後,一臉木然地打量著父母的孩子。

視頻中,孩子不喊不鬧,呆呆地看著爸爸一巴掌又一巴掌揮向媽媽。

警方透露說,這則視頻正是由孩子發出來的,目前正在對孩子進行心理疏導。

我們不知道這樣的情形發生過多少次,又有多少次被孩子親眼目睹。

但可以肯定的是,目睹這樣的家暴行為,一定會對孩子此後的人生帶來不可磨滅的影響。

泰國有一則短片,以孩子的視角描述了家暴留下的創傷。

在孩子眼中,爭吵不休的父母就像是破碎世界裡的兩個怪物在嘶吼、扭打。

那個親眼目睹家庭暴力的女孩,膽怯地躲進被子裡,將頭深深埋了進去。

她害怕周圍的一丁點異動,甚至會被突然掉落的玩偶嚇到發抖。

無助又痛苦。

在安靜的時候,她也會縮在母親懷裡,怯怯地打量著周圍的一切。

不用想都知道,在這樣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內心會有多少不安與恐懼。

很多人都說,家暴不就是打幾個巴掌,吵一架,殊不知,這就是孩子眼中最可怕的恐怖片。

有的孩子將自己代入「受虐者」形象,變得沉默寡言,自卑內向。

而有的孩子,則將自己代入「施虐者」的形象中,開啟了另一場暴行。

都說在家庭教育里,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

父母的言行舉止,將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內在性格和外在表現。

在爭吵不斷的家庭中,孩子成了最大的犧牲品。

家暴不僅會影響孩子的性格,也會在心理上反覆折磨著孩子。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那些從小在家暴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有答主分享了自己的人生經歷。

作為被家暴人的女兒,她是唯一一個親眼目睹父親毆打母親全過程的人。

父親好賭,那時候,她會在無數個睡著的黑夜被吵醒,親耳聽到父親粗暴地向母親要錢的聲音,夾雜著怒罵、毆打。

嚴重的時候,他會拽著母親的頭髮往門上撞。

那時候她只有13歲,卻被嚇得不敢睡覺,患上了嚴重的失眠症。

頭髮也成了軟肋,她最怕的就是別人摸自己的頭,擔心會被同樣揪著毆打。

在這樣的恐懼中,她度過了自己陰暗的青春。

有時候這樣的恐懼直到成年後,有了能力保護自己時也無法消解。

它們會演化為一種自責。

心理學家弗蘭克·卡德勒說:

「生命中最不幸的一個事實是,我們所遭遇的第一個重大磨難多來自家庭。」

處在這樣家庭中的孩子,雖然逃過了單親家庭的命運,卻逃不過精神和心理上的畸形。

曾看過一句話:我們對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會開花結果,不僅影響他的一生,也決定他的一生。

婚姻關係也是一樣,因為家庭不和的緣故,很多孩子被剝奪了感受愛的權利,又早早喪失了愛別人的能力。

在一次採訪中,魯豫徐靜蕾說起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

徐靜蕾坦言,自己現在不想結婚,就是因為一想起婚姻家庭,就會想起經常吵架的父母。

從小到大,脾氣暴躁的父母不知道在她面前大吵過多少次。

直到現在和爸媽一起出門逛街,徐靜蕾心裡都有一根弦緊繃著,她很害怕父母一言不合就吵架。

她甚至會勸爸媽:「你們離婚吧」

在這樣家庭中長大的她,對「吵架」兩個字有了天然的反感。

她會擔心身邊人突然的情緒失控,她對一家人相親相愛的畫面沒有概念,也連帶著對婚姻沒了嚮往。

螢幕上的徐靜蕾是這樣,螢幕外萬千個在不和家庭中長大的孩子也是一樣。

有些孩子即使長大後鼓起勇氣邁入婚姻,也依然會延續原生家庭的不幸。

父母善於用冷戰解決問題,孩子也會將冷戰當作武器。

父母常通過吵罵處理爭端,孩子就會將吵罵視作常態。

他們不是不想好好處理,而是類似事情發生時,他們腦海中第一時間湧現的,就是父母先前的處理方式。

他們在原生家庭中畫地成牢,原生家庭教育了他們的同時,也摧毀了他們。

不幸的人,要用一生治癒童年。

但令人心痛的是,很多人直到現在還是沒能意識到,家暴會對孩子產生多大的影響。

於是,他們爭吵打架時,從不避開孩子。

他們情緒失控或者持續冷戰時,也不會考慮孩子的感受。

在很多父母眼中,他們以為只要保持家庭的完整,就是對孩子的負責。

但他們恰恰忽視了,父母對待彼此的態度和方式,才是決定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石。

岳雲鵬曾和妻子有過約定,不會當著孩子的面起爭執。

因為他不忍心看到孩子眼裡的恐懼,更擔心這樣的做法會對孩子帶來一生的傷害。

小時候,他見過爭執不休的父母,所以他更懂一個不和的家庭對孩子帶來的陰影。

也許對很多父母來說,今天打一架,明天就能迅速和解。

可在孩子眼裡,每一次爭執,每一場打鬧,都是一場腥風血雨。

在這場父母雙方的對戰中,不管最後是誰贏,輸的永遠都是孩子。

家,應該是充滿愛的地方,而不是充斥著暴力的場所。

無論生活有多不如意,無論你有多麼憤怒,都不要傷害你最親的人,更不要去做傷害孩子的事情。

如果愛,請深愛;如果不愛了,可以選擇離開。

對孩子來說,一個溫馨有愛的家庭環境,要比表面維繫關係,實際充斥著暴力的環境,要好太多了。

情緒穩定,才是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家庭和睦,才是父母送孩子最好的禮物。

孩子一生的路還長,別讓你的孩子在不安焦躁的環境中長大,更別讓無辜的他們成為家庭暴力的犧牲品。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話里話外話里外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420/1583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