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原物料價格飆漲 新興亞洲社會動盪或重演

近來原物料商品價格大幅上漲,對新興經濟體的影響將遠大於歐洲及北美,特別是新興亞洲地區。在新冠肺炎疫情未解之際,因此新興國家央行可能儘量避免升息,但同時卻也將面臨最嚴峻的通膨挑戰,可能重演上次商品價格大漲所引發的社會動盪。

原料商品價格與企業投入價格關係密切。美國4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漲幅遠超出預估,達到十多年來最大漲幅,但已開發國家因經濟本質持續改變,使基本原料價格上漲對整體通膨的影響下降。

不過,彭博資訊資深金融市場專欄作者歐瑟士(John Authers)指出,商品漲價對新興經濟體的影響仍大,若觀察原料商品占亞洲最終消費的比重,可發現商品漲價對新興亞洲的影響遠大於歐洲及北美,而非洲南部國家對原料商品的依賴更重。

而且,開發中國家原料商品漲價的時間通常較久,且呈現波狀變動。法國巴黎銀行的研究顯示,目前新興市場的投入價格已大幅上漲。上次的經驗顯示,新興市場投入價格居高不下的時間長達兩年,之後才會逐漸下降。

上次商品價格上漲也在新興市場引發社會動盪。2011年「阿拉伯之春」爆發的近因,便是突尼西亞民眾抗議糧價飛漲,印度、埃及與印尼當時也因為糧食問題而發生暴動。

如今,原料商品漲價可能使新興市場再度陷入動盪。例如巴西及印度等正受新冠肺炎疫情重創的國家,民眾的糧食負擔能力更弱。

然而,新冠疫情未解,新興經濟體央行可能容忍通膨升高較久,以繼續支持經濟,眼前卻面臨嚴峻的通膨威脅,對社會與經濟構成挑戰。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經濟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517/1593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