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 娛樂評論 > 正文

梁朝偉談六四

馮睎干評論文章:昨天,蘋果日報網站有一則很夢幻的「新聞」登上熱門榜,標題是「周柏豪微博悼六四遭河蟹」,配圖是一個樣子乳臭未乾的周柏豪。內文第一句很超現實,寫道:「毋忘六四,80後的周柏豪和曾遭河蟹的杜汶澤昨日在踏入六四21周年之時,急不及待在大陸新浪微博上載悼念信息,最終齊遭河蟹。」六四21周年?我搓搓眼看真日期,原來是2010年6月5日的「新聞」。

十一年前的舊聞,居然穿越過來重登熱門新聞榜,難道今年六四新聞少到一個點,所以連2010年的周柏豪也能乘虛而入?既然old news is so exciting,今天本欄也不妨時光倒流,談談2002年12月18日一則報導,標題是「鄭大班:佢沒政治智慧/梁朝偉借六四谷新戲惹非議」。那出「新戲」,就是張藝謀為了洗刷六四武力鎮壓而拍的《英雄》。

那時候,梁朝偉為宣傳電影《英雄》,接受《B International》雜誌訪問,提及他在《英》片演的刺客「殘劍」,最終沒有殺死秦王,是因為他渴望和平,不想秦王之死引致天下大亂。由是談到六四事件,梁朝偉也殘劍上身,語驚四座:「六四事件期間,我沒有參與任何抗議活動,因為中國政府所做的事是對的——維持穩定,這對每個人都好。」

如果發生在社交媒體流行的今天,梁朝偉的言論肯定是抽水抽著火水,勢遭網民截圖公審興師問罪。但回到當年,就只有二三傳統意見領袖,如鄭經翰,輕描淡寫批評他「政治不正確,唔知自己噏乜」,事情很快就落幕了,大眾也記憶不深。其實事情還有後續,見於2002年12月20日《南華早報》,一篇題為「Will the real Tony Leung please stand up?」的諷刺文章。

據《南早》的跟進報導,梁朝偉大概知道自己失言,於是在出席《英雄》首映時,刻意澄清,把言責都卸往角色身上:「我之前所講的,只是殘劍的觀點,不代表我本人的立場。」《南早》文章的作者,馬上幽默回應梁影帝:「那是否表示殘劍在公元前221年,已決定不參與1989年的遊行示威活動呢?」(Does that mean Broken Sword decided in221 BC not to take part in demonstrations in1989?)

記得梁朝偉說過這種話的人,應該不多;即使記得,也沒有誰要向他大興問罪之師。那時候《英雄》票房收二千六百多萬,觀眾似乎也不太計較他的六四怪論。但明明是屈穎妍水平發言,為什麼大家都那麼包容梁朝偉呢?除了因為他靚仔,應該有其他更富深度的理由吧?一個原因當然是因為當年沒有社交網絡,沒有網民截圖,很多新聞朝生暮死,轉眼就被遺忘(雖然今天也好不了多少),對於禍從口出的名人來說,倒不失為一件幸事。

另一原因是那年頭的香港,主流輿論的道德觀仍是健全的,絕大多數香港人的價值觀還是一致的;那時沒有規模浩大的黑暗勢力,有計劃有組織地指鹿為馬,企圖扭曲香港人對六四的判斷。相形之下,梁朝偉的講法實在很邊緣,大家聽到了,也只會皺眉搖頭,覺得梁「唔知自己噏乜」,而不會真心認為他有能力顛覆六四的歷史評價。沒有人覺得需要力斥其非,因為公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在一個普遍有道德的社會,不道德的言行反而比較容易得到寬容,因為在光明的時代,即使人性偶然流露黑暗,也很快會被四處的光照亮,而令人難以察覺。

梁朝偉當年講過一次六四後,印象中也不聞他再說,而我今天舊事重提,亦決不是要翻舊帳批評他。即使他真的支持鎮壓,也有自由,至少他沒有像某些偽人般吃相難看,八九年大義凜然抗議開槍,後來又大義凜然支持「平亂」。但我還是忍不住想問梁朝偉們:你支持鎮壓,是因為你想像在一個沒有「平亂」的世界,中國只會陷入內亂,全國人民俱會受苦,但你的想像何以沒有延伸至一個平行世界,在那兒中共回應學生訴求,改革制度、根治貪腐,然後讓中國發展成一個更理想、更值得世人尊重的國家呢?

責任編輯: 趙麗  來源:蘋果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607/1602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