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進士及第、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各有何不同?

作為中國古代科舉考試的最高級別,進士身份一直讓天下讀書人趨之若鶩,能考上進士也算觸碰到學習道路上的「天花板」了。

然而,同樣是高中進士,卻又按照成績名次被嚴格劃分成三個不同的級別,分別是「進士及第」「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這三個看似相同實則不同的檔次,又具體有著什麼樣的區別呢?

古代科舉考試分級取士詳解

從「擇優錄取」到「全員錄用」的殿試

科舉制度起源於隋朝,由隋煬帝楊廣創立,在唐宋時期發揚光大並逐漸興盛,在明清時期達到成熟和巔峰。明清時期的科舉考試共分為四檔,分別是童試、鄉試、會試、殿試。

童試在州縣舉行,考中的就是秀才。

鄉試一般在各省省會舉辦,參試者為秀才,考中就是舉人。

而舉人則可在第二年進京參與禮部組織的會試,中榜者是為貢士。

而這些精心選拔出來的貢士則有幸參加接下來由皇帝親自主持的最高等級的考試——殿試,考中者就是進士了。

萬曆二年(1574),畫中表現了明代貢院舉行考試的情景

北宋時期,殿試的淘汰率是比較高的,直到出現了一位叫張元的讀書人。此人成為貢士後屢次參加殿試都以落第告終,最終一怒之下投奔了北宋的死敵西夏,並受到西夏皇帝李元昊的重用,一直做到相國。此人日後屢屢獻計獻策對付宋朝,給大宋造成了相當大的麻煩和損失。宋仁宗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為了防止以後再出現此類事件,對殿試進行改革,取消了淘汰制,也就是說只要能參加殿試者,最終都可以成為進士。

這個政策也被後世的統治者們所接受,並一直延續到了明清時期。

《明狀元圖考》

涇渭分明的森嚴「進士等級」

當然全員錄用是一回事,劃分排名的事卻一點也不能含糊。明清時期,每次殿試錄用的進士大概在一百至三百人之間,全部按照成績排名被劃出了涇渭分明的三個等級。

第一檔次稱為「一甲」,只有前三名,就是我們熟悉的狀元、榜眼、探花,他們被稱為「進士及第」,可謂進士里的進士。

這三位的去向自然也不一般,都可以直接授予官職。狀元可以直接授予翰林院編纂(從六品),而榜眼、探花則也可授予翰林院編修(正七品)。翰林院在中國古代政治中一直有著特殊而重要的地位,這裡不僅僅只是修史寫文,更承擔著幫助皇帝處理軍機大事、撰寫奏章、為皇室成員侍讀等重任。在這裡任職不僅可以得到充分的歷練,更可以獲得接近結交帝王宗室和重臣顯貴的機會,對將來的仕途是大有益處的。

因此,一甲的三位可以說是在仕途的開局就已經領先在起跑線上了。

清,象牙雕翰林院腰牌

接下來就是第二檔次,所謂的進士「二甲」了。人數大概在四五十人左右。這群人則被稱為「進士出身」。

二甲的頭名被稱為「傳臚」(其實也是總排名第四名),也可以被直接授予翰林院正七品的官職。但其餘的人就沒那麼好運氣了,他們無法直接獲得官職,還得通過新的考試才能進入翰林院,但也只能獲得「庶吉士」的身份,相當於實習生,只有再經過考核合格才能被授予編修之類的職務,或者去其他中央或地方部門任職。正因如此,二甲進士們將能直接做官的一甲進士稱為「天上神仙」,而自嘲為「半路修行」。

但實際上,這些二甲進士們還是有不少特權的,比如他們可以優先選擇自己的任職處所和職位,在官位「緊缺」時也可以優先「排位」。正因如此,這些人又被當時的官場稱為「老虎班」。

清代官員身份的象徵,科舉入仕考場的必備,筆墨一體的墨盒

至於剩下的進士們就稱為三甲進士了,他們被稱為「同進士出身」,有點類似於今天所說的「享受同等學歷待遇」之類,從名稱上看含金量就差了不少。

跟一二甲比,他們連進入翰林院的資格和機會都沒有,只能去地方任職,而且還只能從被二甲「老虎班」進士們挑剩下來的官職和處所中去選擇,其結果自然也是可想而知了。

紫光閣始建於明代,清朝是皇帝閱射和殿試武舉之所

值得注意的是,明朝時的殿試還很注重文章內容,到了清朝則更講究形式主義,極其看重考生的書法,而且更局限的是,你必須能把當時官方流行的館閣體小楷寫好才能獲得青睞,其他字體寫的再好也是白搭。所以在清朝,書法寫的好往往比文章更重要,頗有些本末倒置。

清朝學術大師龔自珍才華滿天下,但就因為書法水平一般,殿試只拿了個三甲「同進士出身」,沒法進翰林院,也許是這個經歷讓其後來發出了「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感慨。

後來做過民國首任教育部長並擔任北京大學校長長達10年之久的蔡元培,當年參加會試考中貢士後,因為覺得自己書法不行影響殿試排名,竟然向朝廷提出暫緩參加殿試,在得到允許後回家苦練書法,並於兩年後重新參加殿試,終獲二甲「進士出身」。

蔡元培

考試成績並不是決定仕途的唯一標準

嚴格細緻的等級劃分,涇渭分明的任職起點,似乎讓人覺得很多排名不佳的進士們輸在了起跑線上。其實不然,明清時期,一甲精英們特別是狀元們真正青史留名的並不多,很多人既沒有在官場仕途上謀得高位,也沒有在學術文章上留下盛名,最終也就在一個不大不小的官職上度過一生。

但卻有不少二甲乃至三甲進士們最後功成名就,做出了一番偉業。

比如明代張居正,也就是二甲進士出身,最後卻擔任內閣首輔,相當於不是丞相的丞相,並推行了名揚千古的改革;清朝「中堂大人」李鴻章,也是二甲進士出身,而他的恩師、被稱為「一代完人」的曾國藩,則只是位列三甲的「同進士出身」,以致於曾國藩即使做到了兩江總督,成為湘軍領袖,都對此事耿耿於懷。

左宗棠(1812年—1885年),字季高

至於另一位清廷重臣左宗棠,更只是考上了舉人,連進士的邊都沒沾上,但這也不妨礙其憑藉過人的功績做到了官居一品的封疆大吏(慈禧太后為表彰其功績特賜予其進士身份)。

可見,中國古代用人還是非常注重官員的綜合能力和素質的,並非簡簡單單以科考成績來「一考定終身」。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國家人文歷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621/1608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