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 娛樂評論 > 正文

一個日本人的天才設想,「毀」了兩代亞洲人

前陣子,抖音出手封了一個叫「風小逸」的帳號。

很多人覺得這哥們也挺冤,他既不是劣跡藝人、也沒幹過啥驚天動地的壞事,不過就是吃個桃子、拍個視頻,剛火沒多久就被全網封禁了…。。

用著名硬漢演員吳京同志的話來說——「現在中國熒幕上男性形象柔柔弱弱的,陽剛之氣的幾乎沒有」。

尤其是在綜藝和選秀跟流量攜手之後,偶像、飯圈差一點就被玩成了「貶義詞」,別說改變審美了、就連性別區分都快全盤推翻了,就差跟美國白左一樣搞出五十八種性別。

按馬未都先生的分類,審美有四個層次:艷俗、含蓄、矯情、病態。病態美層級最高,比如中國古人們喜歡的纏足、病梅,老外們喜歡的芭蕾、束腰等等都屬此類。

但搞到後來都成了產業,清代龔自珍講,「以夭梅病梅為業以求錢也」就是這個意思,現如今也盛行過一段時間的不可言說的中性審美,但從小鮮肉不斷崛起、再到飯圈極端化,很多事情逐漸偏離了正常的發展軌道,一度搞的大家都有點迷失,難道真是少年娘則國強?

逼得沒辦法了,最後只能糾偏。

前陣子,廣電總局也發了個進一步加強文藝節目及其人員管理的通知,明確提出堅決抵制泛娛樂化,樹立正確審美導向、杜絕「娘·炮」等畸形審美,抵制低俗網紅、無底線審丑等等。

儘管很多人為此拍手稱快,但咱們不得不承認的是,這可能也是社會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遭。

為啥這麼說呢?

其實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的時候,各個國家尊崇的偶像都是鐵打的硬漢。

像前蘇聯推出來的一水是戰功赫赫的戰鬥英雄;美國人打硬仗差點意思,所以乾脆虛構了個戰無不勝的美國隊長;就連戰敗國日本,爆火的也都是高倉健一類的昭和男兒。
 

就一個字——硬!

不過在那個硬漢遍地的時代,有個叫約翰尼·喜多川的日本人卻看到了點不一樣的東西。


聽名字也知道,這是個出生在美國的日裔。他的父親是真言宗美國分會的負責人,手底下管著一個大廟、偶爾還承接一些來美表演的日本藝人,所以喜多川也跟著受了不少薰陶,尤其對又唱又跳的秀場模式很感興趣。

按照他的理解,傳統硬漢在戰後的經濟復甦里沒啥市場,人類王朝的繁榮時期都一樣,流行的是唱跳、歌舞一類的「靡靡之音」。

說起來,這個想法不算空穴來風。

當時,日本有個叫Funkies的男性組合偶然爆火。與過去的偶像不同的是,這裡面清一色是柔美親切的年輕小伙,一時間把全日本的大姑娘小媳婦都迷得不行,說是潘安再世也不算誇張。

喜多川一看就知道這事有戲,趕忙就把自己手底下的棒球隊改成了男子組合。

1962年的4月份,4個年輕男孩組成了名為「JOHNNYS」的初代團體,一改往日偶像刻板的嚴肅形象,用又唱又跳的輕快表演俘獲了台下的所有觀眾。

眼看著自己的天才設想成了現實,備受鼓舞的喜多川順勢成立了傑尼斯事務所,專門搞起了偶像藝人團體的經紀工作。

                                           (據說是傑尼斯初代男團之一 Philips )

在隨後的十幾年裡,傑尼斯事務所陸陸續續推出了Four Leaves、鄉廣美、田野近、澀柿子隊、少年隊、光GENJI等不少知名男團,開創了一個全新的偶像時代。

等到八十年代,光唱和跳又不行了。

為啥呢?因為電視機開始走進千家萬戶了啊!

以往大夥就是攢錢買票、去舞台下面看一兩眼,時間短、內容少,所以偶像團體要做的就是把基本功練好,順便再琢磨點前後空翻之類的雜技動作。

可自從有了電視機之後,吃瓜群眾們對節目時長的需求那是與日俱增。做飯的時候看、吃飯的時候看、就連上廁所的功夫也想看,咋辦呢?

傑尼斯想到了九個字——拍日常、搞綜藝、接地氣。

正是借著這個機會,及時轉型的傑尼斯事務所掌握了新的財富密碼。

伴隨著八十年代日本的經濟騰飛,傑尼斯接連推出了SMAP、TOKIO、KinKi Kids、嵐、瀧與翼、KAT-TUN、Hey! Say! JUMP等組合,搞起了打造男團的工業流水線模式,效果很好。

值得一提的是,他們還創造性地琢磨出來一個人才培養的「練習生模式」。

咱們都知道娛樂圈有星探的說法,這群慧眼如炬的伯樂最喜歡幹的事情就是滿大街搭訕姑娘和小伙子,把他們拉到片場再想辦法捧紅。

不過這個過程太隨機、太不可控了,於是喜多川乾脆就拉了一票小男生從頭開始培養。像什麼唱歌、跳舞都是基本功,出道前還得在前輩的表演里當背景、伴舞等等,努力那是必須的。

據說,傑尼斯旗下藝人不僅不能賣男友人設、也不讓說曖昧情話,必須憑藉貨真價實的實力去贏得粉絲,用喜多川自己的話來講——

「我們的職業就是創造使觀眾滿意的作品,這是必須做到的,每個人都抱著這樣信念,即便是1分鐘也不能浪費。」

這種近乎苛刻的控制,也延伸到了事務所的營運之中。

作為傑尼斯事務所旗下的藝人,原則上是沒有婚姻方面的自主權的,甚至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不能擁有自己的社交網絡帳號,跟粉絲溝通要在事務所的官方網站上。

除此之外,事務所對藝人肖像權的控制也十分嚴苛。相較於中韓偶像的肆意,人家基本是沒啥生圖和街拍流出,更是不允許被媒體發照片到網上,最誇張的時候連宣傳海報上都沒真人。

簡而言之,傑尼斯包攬了旗下藝人從培訓到出道、從演出到作品再到粉圈的每個步驟,加上事務所的法務也足夠給力,各種產權那是相當明晰,就算與版權戰神迪士尼相比也不遑多讓。

憑藉著武裝到牙齒的完整偶像產業鏈,事務所最終被打造成了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其在偶像構建方面的思路和模式也影響了亞洲整整兩代人。
 

 alt=

不過在一眾頌揚聲中,也夾雜著一些負面的新聞。

比如日本的《周刊文春》就先後兩次報導過喜多川或涉性騷擾、以及對旗下少年性侵的傳聞,為此傑尼斯還跟雜誌打了整整兩年的官司,最終被東京法官認定為性騷擾成立。

除此之外,還有人煞有介事地談起了他跟CIA之間的關係。

按照這部分人的推演,喜多川出生在美國、後來又住到了駐日美軍基地邊上,這已經夠可疑了;關鍵他還帶頭搞起了偶像男團,公然宣傳「娘·炮文化」,這不就是所謂的「去雄化戰略」麼?

無獨有偶,二戰後美國有個叫喬治·坎南的人就提出要從思想、輿論上控制日本,也就是所謂的用奶頭樂洗腦、最終達到閹割民族性的目的。

看到這,是不是覺得有點細思恐極了?

拋開沒頭沒尾的陰謀論不談,喜多川的確稱得上是「亞洲偶像文化」第一人。

二十世紀後期,經濟繁榮了,那娛樂生活就不能像過去那樣對付了事了。尤其是在生產力不斷進步的前提下,婦女深度參與社會生產、社會地位不斷提高,偏柔和的審美傾向也隨之崛起,這在歷史上相當常見。

以文化比較貧瘠、連歷史和典故都靠搶的韓國為例,他們就對此視若珍寶。

不過由於本土市場體量較小,韓國人更專注於對外輸出。其中李秀滿和他的SM就是最佳代表,他們不僅把練習生和男團模式發揚光大,還搞出了輕技術重顏值的「韓流」、甚至反壓日本一頭。

 alt=

後來,台灣省也有樣學樣地搞了起來,比如小虎隊,就是照著傑尼斯事務所的少年隊搞出來的,到了最後, 大陸娛樂圈又接過了最後一棒,開啟了真正的潘多拉魔盒。

有的人就奇怪了,既然日韓、中國台灣和大陸都先後興起了類似的偶像文化,為啥唯獨中國香港是個例外呢?這其實很好理解。

一來,香港娛樂圈是邵氏的主場;二來,當時港圈武俠盛行,更培育出了一大堆巨星,對外輸出還不夠呢,實在是容不得過江龍放肆。

不過,這些俗世的紛紛擾擾已經傳不到當事人的耳中了。

2019年7月9日,一手締造了諸多知名偶像團體的約翰尼·喜多川因病逝世,享年87歲。

至於到底是他推動了歷史,還是歷史選擇了他,只能留待後人評價了。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大貓財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910/1645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