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盟友還是盟友,美澳法邁過潛艇危機 重回遏制中共威脅軌道

資料照:澳大利亞外長佩恩

經過近日多邊的外交努力,由「潛艇危機」引起的美澳法三邊關係緊張明顯得到好轉,三國準備在新的基礎上加強合作,共同應對中共的威脅。

澳大利亞外長佩恩(Marise Payne)周四(10月7日)表示,法國大使返回坎培拉有助於修復因澳大利亞取消一筆價值400億美元的潛艇訂單而受到傷害的兩國關係。

上個月,澳大利亞放棄了與法國海軍集團達成的建造常規潛艇艦隊的協議,與美國和英國建立了三邊安全合作夥伴關係。作為這種關係的一部分,美國和英國將允許澳大利亞利用它們的技術建造至少8艘核動力潛艇。

法國對澳大利亞的這個選擇極為不滿,稱這是「背後捅刀子」。一怒之下,法國召回了駐美澳兩國大使。

資料照:法國駐坎培拉大使泰博(Jean-Pierre Thebault)

法國方面周三表示,法國駐坎培拉大使泰博(Jean-Pierre Thebault)將返回工作崗位,但沒有說明具體的日期。

佩恩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將與法國合作,推動兩國關係向前發展。我們承認,在我們作出潛艇決定之後,這需要時間,需要持續的接觸。法國駐澳大使的歸來是這一進程中值得歡迎的一步。」

澳大利亞財政部長弗萊登伯格周四對媒體表示,「我們歡迎法國大使回到坎培拉,並希望我們能夠擺脫近期的失望。」

他說,「法國和澳大利亞擁有許多共同利益,特別是在我們在該地區的合作方面」,「因此,希望我們能讓雙方之間的關係重回正軌。」

法國外長勒德里昂(Jean-Yves Le Drian)周三在法國議會表示,他已經要求法國駐澳大使帶著兩項任務返回坎培拉,「重新界定我們與澳大利亞未來的關係,並在澳方終止潛艇項目決定的實際實施過程中保護我們的利益。」

路透社說,法國方面認為始於2016年的法澳夥伴關係是法國印太政策的基石。法國官員稱,他們對坎培拉的「背叛」感受到了切膚之痛。他們還表示,坎培拉在18個月前就改變了意向,準備從美國購買核潛艇,但卻一直沒有向法國透露任何跡象。

勒德里昂說,巴黎方面已經在潛艇交易生變後對法澳兩國關係進行了全面的審查,「我們雙邊關係的重新開始不會影響我們繼續參與太平洋事務的決心」。

不過,外交界人士認為,信任危機的修復還需要澳方採取一些照顧法國在亞太地區利益的強有力的動作。

在另一方面,美國與法國的關係也正在得到修復。法國總統馬克龍周三在巴黎會見了來訪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雙方討論的主要問題是重建雙邊信任。

布林肯在會談後表示,會談「非常富有成效」,可能會導致美國和法國展開新的合作,共同遏制中共在印太地區的軍事冒險。

雙方還同意馬克龍和美國總統拜登將在本月晚些時候在羅馬20國集團峰會舉行會晤,並會公布一批雙邊合作項目。

布林肯周三在巴黎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歐洲尤其是法國,在印太地區成為一個強大和保持接觸的夥伴,對美國來說至關重要。」

(本文部分內容來自路透社)

責任編輯: 時方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008/1656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