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細節,出賣了你的教養

作者:

01

前幾天,在飯店吃飯時,看到耐人尋味的一幕:

有位女性,著裝光鮮、時髦,珠光寶氣,在飯店裡尤為顯眼。

只見她吃完飯後,從包里拿出來一根香菸,點上,不一會兒,煙霧開始瀰漫,但她對周圍人投來的不滿的眼光毫無顧忌。

抽完煙後,她就離開了飯店,剩下一個杯盤狼藉的座位。

她走後不久,她的座位上又來了一位女性,著裝樸素,斯文氣質。

與上一位迥然不同,這位女性沒有過多的舉動,只是靜靜地吃東西。

臨走之前,她將桌上的杯子,盤子,飯余垃圾都歸攏,等服務員來收拾完才離開。

當然,飯店是沒有要求顧客自己收拾座位的,雖然頭一位女性不收拾,也無可厚非,但在細節上看,個人的修養就高下立判了。

「教養,這個東西就像血管一樣。可以盤根錯節地生長在一個人的血肉之軀的最深處,不可分割。」

其實,一個人有沒有修養,和年齡、貧富無關,也和美醜、地域無關,它是根植於人的內心,是發自內心的優雅與高貴。

02

有句名言講得好:「教養,就是細節。」

一個人的修養,往往不是體現在出眾的外表、轟轟烈烈的大事上,它就藏在你的每一個細節,在你的舉手投足之間。

陳丹青講過一段親身經歷:

有一次他在大學廁所里正撒尿,一個儀表堂堂的青年,二十四五歲的樣子,是個研究生,非常帥的小伙,立刻跑過來站在後面大聲說:

「你是不是陳老師?我是從江西來的,你在江西插過隊,我要跟你照個相。」

陳丹青回憶道:「我當時非常尷尬,因為我正在撒尿。」

然而出了廁所,那小伙早已準備好了照相機,把陳丹青像人質一樣一把夾住,不由分說就拍照。

生活中,不少人僅僅把「有教養」理解為乾淨的儀容、得體的穿著,殊不知,自己的教養被一些為人處事上的小細節,給「出賣」了。

真正有修養的人,不會自顧滿足自己的喜好,而是而是真的有把別人放在心上,充分考慮並尊重身邊人的感受,將心比心,換位思考。

與他們相處,會感到由衷的舒服,也會暗暗佩服他們在細微處的體貼與周到。

03

對一個故事印象很深刻:

一位禪師見盲人打著燈籠,詢問緣由。

盲人說:「我聽說天黑以後,世人都跟我一樣,什麼都看不見,所以我才點燈為他們照亮道路。」

禪師說:「原來你是為了眾人才點燈,很有善心。」

盲人說:「其實我也是為自己點的燈,因為點了燈,在黑夜裡別人才能看見我,就不會撞到我。」

一盞燈,點亮的是他人,也照亮了自己。

做人何嘗不是如此。

在細節處多下功夫,多一份心,並不是做無用功,而是對這世界多輸出一點暖意的同時,也使自己得到升華與幫助。

譬如:

對幫助你的服務生說聲:謝謝;

聽別人說話的時候,眼光不要游移;

遞刀具給別人,要記得遞刀柄那一端;

乘電梯時為後面的人按住開門鍵,讓其他人安全進入;

坐地鐵公共交通時,別靠在豎立的扶手上,讓別人有地方握住;

不闖紅燈,走斑馬線;

……

有修養的人,眼裡有光,心裡有愛,心懷謙卑與善良,給別人溫暖,還自己坦然,在人生的路上自然會走得更遠,更穩。

《菜根譚》裡說:「人品做到極處,無有他異,只是本然。」

真正有修養的表現,絕非譁眾取寵,而是一種融在骨子裡的本能,體現在日常生活的一點一滴上,卻總在不經意間讓人動容。

有句話講: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深以為然。

為人處世,在追求外表的優雅與風度時,也不要忘記存有一份細節的溫度。

責任編輯: 趙麗  來源:渡蘭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122/1674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