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山西煤票也許是重新開啟票證經濟的標誌性事件(圖)

 

鎮雄是雲南東北的一個縣。最近一個關於那裡的新聞很值得深思。

現在的鎮雄和全國一樣面臨煤炭緊張的情況,對沒有實現暖氣供暖和煤氣為主的城鎮來說,特別是農民家庭,冬天都需要購買煤炭取暖和做飯。

奈何今年的煤炭價格太貴,一斤煤炭超過了一斤稻穀或一斤玉米的價格,農民朋友很受傷——種出來的糧食沒有燒的煤炭貴,發熱量差不太多,就是同樣重量的糧食體積大一點,不如直接燒玉米棒子合算了。

雲南鎮雄各級部門相當重視煤炭價格問題,縣能源局與鎮雄多家煤礦企業商談後,做出重要決定:鎮雄轄區內的所有農村老百姓,持農村戶口簿到煤礦購煤,按市場價格的一半執行支付購買,每個戶口簿可以享受3噸以內的優惠。

無疑這是一項非常得人心的惠農政策。人人都夸鎮雄幹得好。好的東西就會推廣出去,比方說,據澎湃新聞報導,為了讓廣大群眾冬天不挨凍,近日山西多地配額銷售煤炭,還出現了做工精緻的民用煤票,一度衝上熱搜。這是一個標誌性事件。

隱藏的問題是,這不就是平價和議價的票證經濟嗎?配額以內的過去叫平價,超過部分是議價。

這裡說一說票證經濟的由來。

上世紀50年代半島上的戰爭結束後,國家於1948年底發行的第一套人民幣已經無法繼續使用。有兩個原因,一是發行第一套人民幣的時候是哪裡解放了哪裡發行,圖案不一致,第一套貨幣多達62種版別,面值跨度達到從1元到5萬元(補充一下,這套錢幣目前的收藏價格非常昂貴,價格過千萬,所以現在收藏市場能夠見到的絕大多數都是仿製品);二是貶值太快,無法流通。

1948年底剛剛發行時,有的地方這套人民幣的一百元大約可以購買一石小米(120斤),到1953年時連一盒火柴也買不到了。在民間這套紙幣基本失去了流通價值。

那麼當時民間替代貨幣的是什麼呢?手裡有糧,心中不慌,中國北方當時的替代物是小米。小米和白面是當時的硬頭貨,小米更適合流通當等價物。那時大米還是稀罕東西,白面不方便流通。

比方說,一個木匠給人家打一套桌椅家具,用時10天,收費20斤小米。

這裡插播一段逸事,是我聽當事人講的:1949年9月,兩個同學,暫叫張三、李四吧,一起從高中畢業——這在當時屬於現在的211、985一級的文化級別。面對新生活兩個人都很嚮往,高中畢業後很想去政府工作,恰好當時剛剛解放事務繁多,政府正招人,他倆就去應聘。

政府工作人員很熱情地接待了他們,一切審查都合格,但是,按規章提出一個要求:每人需要交15斤小米以示誠意,或者叫供伙,並且安慰他們說,中午食堂吃飯免費,其實這小米也是你們自己吃了。交來小米,馬上可以填表上班。

兩人當然同意,馬上回家取小米。問題來了:張三家比較富裕,李四家比較困難。張三當天回家取回15斤小米就交上去了,當天填寫完表格就去上班算是入伙吃小米了。時在1949年9月25日。

李四爸爸說,這是好事,咱家沒小米,但是可以想辦法。於是四拼八湊,費了好大力氣,用了好幾天時間終於賣掉家當湊夠了15斤小米,讓李四拿去交了,李四也填完表格開始上班。時在1949年10月5日。

後來到80年代,兩人雖然在不同崗位上班,都是國家幹部,問題又來了:1949年10月1日以前參加革命工作的是離休,以後參加工作的是退休。本來工作期間兩個人的工資越差越多,後來改公務員制度,國家幹部也不存在了。張三、李四兩個人的待遇天地之別,退休後兩人閒聊,一個退休開兩萬多,一個開五千多,感慨萬千。

回到前面,1953年時第一套人民幣不能用了,加上半島上的戰爭使得物資特別匱乏,儘管打擊了大批的奸商囤集居奇,但糧食、棉花、食油等民用物資還是很緊缺。50年代中期高層領導經過反覆研究,作出兩個決定:一是廢除第一套貨幣,去掉4個0,發行第二套(實際是到1955年執行完畢),即一套的一萬塊相當於二套貨幣的一塊錢。二是發行糧票,任何人必須憑糧票購買糧食,多大的領導都不允許例外。糧票先是從有條件的省份開始再擴展到全國,解決貧苦人家吃不上飯的問題,避免奸商囤糧抬價。

學過歷史的知道,配額發放物資是一百年前蘇聯的戰時經濟,後來從江西蘇維埃到延安時期都用過,本來是解決部隊後勤保障的方法。

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了中國的票證經濟,從糧票擴展到布票、油票、肉票、火柴票、自行車票、香菸票等等,嚴重的時候幾乎所有的商品都有過憑票購買的經歷。

豬肉正貴的時候,有一回在某論壇上有個年輕人問:那個年代憑票去領糧食、領豬肉吃不香嗎?蘿蔔白菜一分錢一斤不香嗎?生產隊集體勞動,年終發口糧、發柴火、發蔬菜、發豬肉不香嗎?這樣的生活還能再有嗎?

我給他解釋:持有糧票只說明你有購買票上額度的權利,還需要付錢才行,不是免費領的。不少人說那時候大米才一毛五一斤,問一問,是一毛五讓你隨便買嗎?全國城鎮都是每人每月供應五斤八斤的,再買沒有了。你想15塊錢買100斤大米,哪個賣你?有糧票嗎?

蘿蔔白菜一分錢一斤,想一想,二畝地收穫1500斤白菜只賣15塊錢,那時的農民怎麼活?這裡面有一個名詞術語,叫「工農業剪刀差」——就是工業品價格貴,農產品價格低,畫在統計圖表上形成剪刀的圖案,所以叫剪刀差。

工農業剪刀差的後果是農民種三年地攢不夠一台自行車錢,當時青年人結婚能有「四大件」的都是富裕人家:自行車、手錶、縫紉機、收音機,又稱「三轉一響」。那時隨禮也五花八門,幾塊錢都是厚禮,還有幾個人合夥買一對暖壺、買一對枕巾枕套、買一個大掛鏡等等生活用品的。

生產隊集體勞動,年終發口糧、發柴火、發蔬菜,逢年過節發白面、發豬肉,這種事是有的,但是發的這些東西都不是免費的,需要工分頂,工分不夠就杯具了。

這裡更正一些人的錯誤說法:有些人以為那個時代農民交公糧是白交的,這個不對。當時國家糧庫收公糧時會按議價給生產隊,不過價格非常低,玉米是從七分錢到九分錢一斤不等。生產隊拿到這個錢後回去後用「加權平均法」核算生產隊員一年的收入。這個懂財會的比較好理解。

農民收入先要用來支付年終發口糧、發柴火、發蔬菜、發白面、發豬肉的錢,結餘的錢才能拿到手。1976年時的統計數字是,全國農民年均結餘收入74元。是一年。當時有的省份城鎮居民月收入低於8元錢的定為困難人口。

有的農民家庭孩子多就壞了,一年的工分不夠支付年終發的口糧、發柴火、發蔬菜、發豬肉錢怎麼辦?也不能讓孩子餓到,工分不夠的部分記帳,先欠著,等孩子長大能掙工分了再接著償還。農民欠的這個錢叫「三角債」。

農民干一年倒欠生產隊錢的情況就是這麼發生的,直到80年代後期全國的三角債才清理完畢。

從上面的歷史可以看出,票證就是物資緊缺時的一種保障供給的手段。

2021年11月,雲南鎮雄和全國一樣面臨煤炭緊張的情況,率先實行了憑戶口本買煤、享受半價的制度。戶口本不方便攜帶,建議給群眾發放煤票。這是有60多年經驗的老辦法。

拿戶口本買煤的缺點,是要登記這個戶口本已經買過煤了,以前是收完票就行了。以前的糧本是當月買過之後蓋個章表示已經不能再買了,戶口本怎麼蓋章?如山西這樣,有了煤票就簡單多了,這也是一個標誌性事件。

今年是一個歷史節點。以後大家會注意到這一點。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大魚說小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128/1677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