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當你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想說

前幾天,偶然點開大學閨蜜的朋友圈,只見一條橫線映入眼帘。

我發信息問她:「你朋友圈怎麼什麼都沒有?」

閨蜜感慨說:「不知道發什麼,感覺沒什麼想說的。」

閨蜜的這句話,讓人有種莫名的熟悉感,仿佛是自己的心聲,又像是無數人的潛台詞。

不久前,微信公布了一組數據:

每天有10.9億人打開微信,有7.8億人刷朋友圈,但只有1.2億人發表朋友圈。

這便意味著,有超過9億人已經不再發朋友圈。

隨著9億人的消失與沉默,一個扎心的真相浮出水面:

曾經熱衷於表達的我們,在生活的洗禮下,已褪去稚嫩青澀,邁入成熟之門。

所有的喜怒哀樂,不再急於宣洩吐露,而是學會了默默消化。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

你反覆編輯的一條心情,以為會收到諸多回應,結果評論區卻一片空白;

你精心挑選的一組照片,以為發出後會連連獲贊,結果點讚不過二三,還都來自家人。

有時,你更新的動態甚至還沒來得及泛起漣漪,就被滔滔江水淹沒在其中。

自媒體博主@雪落無塵有過一段類似經歷:

以前,她很愛發朋友圈,總想呈現出自己最好的模樣和狀態。

每一張照片,她都會精心修過,每一句文字,她都會反覆斟酌。

好不容易發送出去,又開始期待紅點亮起,收到點讚和評論。

如果一片死寂,心裡就會上演一出大戲:

「別人是不是屏蔽我了」、「那句話是不是說得不好」...

有一次,她工作受挫心情低落,發了一條想去旅行的動態,還特意@表姐。

不曾想,她抱著手機一整天,沒有一人回應,心情跌落到極點。

後來,她問表姐不想和她一起旅行嗎?

表姐滿臉問號,目瞪口呆地說:「什麼旅行?我最近太忙了,沒來得及看。」

那一刻她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卯足勁發的朋友圈,其實根本沒幾個人看。

每個人都在生活里沉浮,對他人的瑣碎,早已無暇顧及。

看過一段很戳心話:

朋友圈就像古時候的一條鬧市街,有說書講道理的,有曬娃的,有秀恩愛的,有調侃閒聊的,還有形形色色的商店。

你走在其中很熱鬧,但逛完一圈會發現,熱鬧轉瞬即逝,留下的依舊是孤寂。

朋友圈所有的喧譁,不過是鏡花水月,撫慰不了你的憂傷。

成年人的世界,人人都是疲於奔波的螻蟻,你有你的橋要過,我有我的河要渡。

你的情緒,若被看到只是偶然,也是幸運;不被看見則是必然,無須在意。

作家龍偉平分享過一段與朋友對話:

朋友問他:「我每次發的朋友圈收到的贊很少,是不是做人很失敗?」

龍偉平思忖後反問道:「你知道朋友圈發什麼獲贊最多嗎?」

朋友表示不知,龍偉平回答說:「發你的倒霉消息。」

話雖扎心,卻很真實,比起朋友間的關心,朋友圈更多的是看客的狂歡。

正如龍偉平所說:

這世界上除了你最親的人,沒有人會真心為你的幸福和優秀感到快樂。

相反,你的幸福和優秀就像一面鏡子,會照亮路人的不堪,膈應人難受。

對此,網友張悅深有體會。

張悅是一位5歲男孩的媽媽,偶爾會在朋友圈分享孩子的動態。

去年年末,兒子學期結束一連拿回家好幾張獎狀。

張悅滿心欣喜,隨手便在朋友圈分享了為兒子驕傲的心情。

結果,張悅剛發完不到10分鐘,就收到接二連三的嘲諷。

有人說:「這些獎狀我家孩子也有,沒什麼含金量。」

有人說:「獎狀只是一張紙,網上幾塊錢能買一堆。」

還有人直接評論到:「幼兒園得個獎狀而已,有什麼好炫耀的。」

張悅原本的喜悅,突然被這場大雨澆得透心涼,恨不得立刻刪掉動態。

現實太過於諷刺,所謂的朋友圈,連一句祝福都難得,取而代之的是冷漠與嘲諷。

心理學中有一個「自我中心」的概念:

意思是,每個人都只是從自身視角去感知世界,難以意識到他人視角的不同。

你的喜怒哀樂,在別人眼裡或許只是矯揉造作。

你的感悟見聞,在別人看來或許只是浮躁炫耀。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同,理解都難以求得,何況感同身受。

現實涼薄,人心難測。

生活最殘酷的真相是:想你好的人很少,看你笑話的人很多。

生活的苦澀,低谷的惆悵,偶然的喜悅,終究只能獨自品味。

演員王凱接受《時尚先生》採訪時,曾被問及為什麼沒有發朋友圈?

王凱回答說,自己以前也有發過朋友圈,但隨著微信人數日漸增多,他突然發現朋友圈變味了。

通訊錄里長長一摞近2000個好友,真實的朋友卻不到20人。

於是,他決定清空動態,不再發朋友圈。

但退出朋友圈,不代表對他人漠不關心。

當得知好友獲獎或需要幫助時,王凱從不缺席,他要麼直接私信祝賀,要麼索性約見。

的確,以前的朋友圈只是朋友的圈子,而如今的朋友圈已然成為小型社會。

許多想說的話不再適宜公開傾訴,而能說的話在心中卻又毫無波瀾。

當表達不能再隨心而動,緘口不言便成了最好的選擇。

前幾天,與許久未見的新姐約飯,她消瘦了許多,面容也略顯憔悴。

細聊才得知,短短3個月,新姐不僅嘗盡老公背叛和婚姻破裂的苦澀,還遇上「雙減」政策實施,被迫失業在家。

生活無情地扔給她一把黃蓮,她不得不吞下,不想都知道有多苦、有多難。

我本想問新姐為什麼不告訴我們,哪怕陪陪她也好。

新姐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搶先說:

「本來準備告訴你們,信息都編輯好了,但想想還是算了。

人嘛,終究要學會自己扛。」

細細想來,何嘗不是呢?

人生所有的風浪,說與不說,終須要自我泅渡。

接著,新姐笑著補充道:「我現在都扛過來了,不也挺好的。」

看著新姐撐起的笑容,我終於明白了:

人總是,越成熟,越沉默。

有一種成熟,叫做沉默,有一種沉默,叫做成全。

成全自己的成熟,成全自己的體面。

想起何炅說過一句話:「人一旦悟透了就變得很沉默,不是沒有與人相處的能力,而是沒有了與人逢場作戲的興趣。」

成年人的沉默,是看淡世事滄桑後的睿智,不再想袍笏登場。

與其人群中費力表演,不如把情緒調成「靜音模式」,靜默前行。

心理學家榮格說:

「往外張望的人在做夢,向內審視的人最清醒。」

生活是一場華麗的錯覺,人越是向外尋求,越容易迷失自我。

朋友圈是一個圈,無論是在圈內,還是在圈外,生活的最佳欣賞者,始終是自己。

人生中的悲歡喜樂,萬般滋味唯有自知。

以前,我們總渴望被看見,被理解,被認同;

悟透人情冷暖後,現在只希望活在現實里,守得一片寧靜,在心中修籬種菊。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十點讀書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213/1682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