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人與人最長久的關係,是不越界

《老子》說: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治理國家的理想狀態是:政通人和,百姓安居樂業,與鄰國友好相處,互不干涉內政。

國家如此,人亦是如此。

人乃至情至性,既相互依偎,又彼此獨立。

為此,人和人要想長久的交往,既要講究情分,又需保持距離,不要越界。

01

不冒犯是根本

古語說:「是非有公理,慎言莫冒犯。」

是非對錯自有公理評判,說話辦事要謹言慎行,不去冒犯別人。

春秋時期,吳楚一帶以種桑養蠶聞名。

楚國鍾離一女子採桑時,遇見吳國卑梁的一個女子也在採桑,她倆同時看上一棵長在兩國邊境線上的桑樹。

兩人為爭奪桑樹發生糾紛,先是惡語相加,然後開始肢體衝突。

看到自己人被欺負,兩個村子的人都出來迎戰,大打出手,結果卑梁有人被打死。

卑梁的百姓怒不可遏,報告守城長官,守城長官帶領大兵掃蕩了鍾離。

楚平王不問是非曲直,當即調撥軍隊攻打卑梁。吳王僚早已對楚國領土有覬覦之心,於是派公子光率領大軍攻占楚國。

至此,吳楚戰爭全面爆發。

這次戰爭的起因,誰能想到竟是兩個村女搶奪一棵桑樹。

道德經》曰:「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

不去冒犯別人,會得到善意的回報,遇到傷害時能化險為夷。

人與人之間,不冒犯是根本。

別人春風得意時,不因嫉妒而口出怨言;他人陷入低谷時,不因惡意而落井下石。

只有守住了這個底線,才能建立起健康的交流環境。

冒犯別人的人,即侵犯了他人的利益,也暴露了自己的淺薄。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對別人的態度,就是別人對你的態度。

02

不打擾是風度

《莊子》說:「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這個世界千變萬化,時過境遷後,與其再相互糾纏,不如放手,才是最好的狀態。

「屠羊說」是《莊子》書中的人物,一個賣肉的屠夫,也是一位道家的隱士,他曾幫助楚昭王平定天下。

楚昭王即位後,請他做官,被他謝絕,說:「大王丟失國土時,我也沒了生計。

現在大王重登寶座,我又操起宰羊刀。我們都過上了原來的生活,就不要去打擾對方了。」

原本一段互相依存,互相成就的關係,時間和環境變了,彼此之間就不那麼重要了,甚至成了羈絆。只有放棄,才能既成全自己,又能成就他人。

《道德經》曰:「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人們在做事時應遵循事物發展的規律,順其自然,不要做無謂的打擾。

一個人最好的修養,是不打擾別人。

人在得意時不處處炫耀,失意時不逢人便說,這是一種風度。

因為他知道,打擾別人,是把麻煩轉移給別人,讓別人處於麻煩之中。

不如自己擔下來,嘗試著去解決。只有這樣,自己才能獲得成長,對別人亦是尊重。

「人不閒,勿事擾;人不安,勿話擾。」不去打擾別人,是做人的風度。

03

守分寸是境界

《菜根譚》中說:「口乃心之門,守口不密,泄盡真機。」

為人處事,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嘴,若不守分寸,口無遮攔,就會給自己帶來災難。

隋朝大將賀若弼驍勇善戰,被隋文帝封為宋國公,但他有個致命的弱點:說話不講分寸,口無遮攔。

公然在朝廷上議論大臣們的不是,標榜自己的功勞和才幹。常跟人發牢騷自己的功勞遠高於楊素,職位卻比他小。這些話傳到隋文帝的耳朵里,一怒之下把他的官職罷免了。

雖說後來給他恢復原職,但不再重用。他還是改不了亂說的毛病,隋文帝知道他的毛病,也懶得理他。

後來隋煬帝楊廣登基,賀若弼又議論楊廣過於奢侈,楊廣一怒之下,把他殺了。

說話沒有分寸,是一場災難。

有的人為呈一時之快,說話口無遮攔,埋下禍根卻不自知。只有掌握分寸,才能免於災難。

《道德經》中說:「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話說多了,會使自己陷入窮途末路,不如守住分寸,該說的說,不該說的不說。

做人,要把握分寸;做事,亦要掌握分寸。

寧說善言一句,不說惡語半分;做事適可而止,不越雷池半步。

一個受歡迎的人,必是出言有尺,嬉鬧有度,做事有餘。

一個不能把握分寸的人,惹人厭煩。不論是口無遮攔,還是過度掌控,都是一場災難。

彼此間留一點兒分寸,有一點兒餘地,拉開適當的距離,反而相處的更好。

04

孔子說:「隨心所欲不逾矩。」

做人的最高境界是順其自然又能守住界限。

人生隨處都有界限,守住了,風輕雲淡;逾越了,萬劫不復。

交往中不去冒犯他人,這是根本;

相處時不要打擾別人,這是風度;

與人共處時守住分寸,這是境界。

遠而不疏是能力,近而不入是智慧。人與人之間只有守住了界限,才有舒適感,才能久處不厭。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京博國學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221/1685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