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緬甸政變震驚全球,RCEP生效牽動國際經貿

資料照:新加坡會議中心插著的東協成員國旗幟

回顧今年東協大事,緬甸於2月爆發政變,讓近十年的民主轉型改革一夕生變,而軍政府血腥鎮壓抗議民眾,引發全球相繼譴責暴行。展望明年,分析人士表示,《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將於東協各國正式生效,此一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協議(FTA)不僅將對亞太地區帶來深遠影響,也可能改變全球經貿的競爭版圖。

自今年2月起,緬甸抗議民眾湧上仰光等地的街頭,要求軍政府立即下台,以捍衛緬甸脆弱的民主轉型進程。當時,緬甸軍方發動軍事政變,拘押了前國務資政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以及前總統溫敏(Win Myint)等民族團結政府(NUG)的成員後,一波波的大型示威遊行便不斷在緬甸各大城市上演,持續數月仍不間斷,引發全球高度關注。

多位觀察人士一致認為,東協今年的大事紀包括越南大選、新加坡世界經濟論壇,以及受惠於美中貿易戰,越南和泰國等國持續分食全球供應鏈移轉的紅利,以及遭疫情嚴重衝擊的東南亞經濟已於今年反彈等等,都受到全球媒體的關注,但其中,最受國際輿論熱議的還是緬甸受挫的民主轉型。

東協2021年度大事:緬甸軍事政變

緬甸軍方於2月1日以大選舞弊為由,認定去年的選舉無效並發動政變。軍方稱,翁山蘇姬等民族團結政府(NUG)成員被捕後,政權已移交給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Min Aung Hlaing),並將於兩年內重新舉行大選。緬甸軍方接著於8月實施緊急狀態,直到2023年8月。

緬甸軍政府奪權引發民眾群起抗議,但軍方為壓制高漲的反對聲浪進行血腥鎮壓。根據緬甸援助政治犯協會(Assistance Association for Political Prisoners)截至2021年12月的統計,超過1,300名緬甸人因政變喪生,引發全球包含英、美、澳等多國譴責,他們呼籲各國停止對緬甸的軍事援助。

長期關注東協情勢、位於東台灣宜蘭的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教授陳尚懋表示,選情不佳和敏昂萊的政治野心是緬甸軍方發動政變的主因。

台灣宜蘭的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教授陳尚懋

陳尚懋告訴美國之音:「去年11月的選舉結果,鞏發黨(即聯邦鞏固與發展黨)的得票還有席次並不如預期,所以我相信對於這個軍方轉型的鞏發黨還有軍方來說,難免會有危機感。另外,敏昂萊原本預計在7月差不多要退休了,可是他過去一直想要更上一層樓,所以在他個人的政治野心跟整個家族的經濟利益的一個考量,他必須要出來。」

陳尚懋認為,翁山蘇姬近幾年執政成績不佳,讓軍方得以合理化其政變,而對70萬羅興亞難民屠殺危機的沉默也折損翁山蘇姬這位人權領袖的國際聲譽。

他說:「這5年的執政,我們都說她(翁山蘇姬)好像有點從神壇上滑落,畢竟羅興亞事件,讓人對於她的人權紀錄稍微有質疑。我們也看到,過去這5年,緬甸沒有真的更好了,人民的GDP好像也跟5年前差不多,所以軍方就更有理由在2月1號發動政變。」

緬甸衝突不斷東協罕見打破「不干涉」傳統

緬甸衝突破百日之際,東協於2021年4月達成介入的「五點共識」,包括停止暴力、東協派出特使促進對話、各方展開建設性對話、人道援助、以及特使團赴緬甸與各方會商等。不過,介入前期,成效有限,東協輪值主席國的汶萊於10月稱,緬甸軍方在落實「五點共識」上缺乏進展,繼而決定在當月底的東協峰會中,拒絕緬甸軍政府與會。

前澳大利亞駐緬甸大使、位於墨爾本的蒙納許大學教授考柏

前澳大利亞駐緬甸大使、位於墨爾本的蒙納許大學教授考柏(Nicholas Coppel)說,東協展現強硬態度,突破了過往「不干涉」成員國內政的傳統。

考柏告訴美國之音:「他們決定不邀請敏昂萊參加東協領袖峰會,而是建議邀請一位非政治領袖,這是東協史無前例的決定,也是東協第一次就成員國內部事務採取強硬立場。這項舉措將讓東協贏得成員國民眾及國際的尊重。」

暴力頻傳緬甸局勢難樂觀

儘管東協積極介入緬甸局勢、各國及國際組織也相繼呼籲緬甸軍方停止暴行,不過東協跨政府人權委員會(ASEAN Intergovernmental Commission on Human Rights,AICHR)印尼代表余雲(Yuyun Wahyuningrum)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緬甸情勢仍然嚴峻,未來局勢不容樂觀。

余雲說:「我希望緬甸(當局)會因為他們遭拒絕參加峰會,而對當前局勢認真對待,不過我們看到當地近期情勢惡化,有傳出爆炸、輪姦等許多不幸事件。而且當地疫情危機未解,民眾既需要醫療救治,也需要(各國)政府持續關注,目前無法確認緬甸明年情況是否會獲得改善。」

東協2022年度大事:RCEP生效

展望明年,觀察人士指出,預計2022年1月1日於東南亞各國生效的全球最大貿易協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將決定東協未來的經濟前景。

位於澳大利亞首都坎培拉的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學者馬斯頓(Hunter Marston,照片提供:馬斯頓)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學者馬斯頓(Hunter Marston)認為,明年生效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意義重大。他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2020年簽訂的RCEP由亞洲國家,如澳大利亞、日本、中國、紐西蘭及東協各國組成,並未納入美國。另外,中國也表明有興趣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這是美國早已退出的一個多邊貿易協定。

馬斯頓說:「美國先前作為推動CPTPP前身之《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的倡議國,到現在被排除在外,可見,亞洲的多邊貿易架構變化劇烈,中國確實在引導區域的多邊貿易架構上,發揮了更積極主動的作用。」

總部設於菲律賓馬尼拉的智庫「亞太進步之路基金會(Asia Pacific Pathways to Progress)」研究員瑞傑龍(Aaron Jed Rabena)也認為,RCEP對東協非常重要。

菲律賓馬尼拉智庫「亞太進步之路基金會研究員瑞傑龍

瑞傑龍告訴美國之音:「因為它(RCEP)將幫助受新冠疫情衝擊的東協國家復甦經濟,目前東協國家希望成為商品和服務等的自由流動區域。」

RCEP15個成員國包含東協10國和澳大利亞、紐西蘭、中國、日本、韓國。總人口數約23億,整體經濟規模約27萬億美元,包含貿易額在內都占全球總量的三分之一。RCEP生效後,九成以上的貨品將實現零關稅,這同時代表中日韓三國首次達成關稅減免協定。

目前國內已批准RCEP的成員國包含中國、日本、韓國、汶萊等10國,將於提交批准案60天後陸續啟用協定。

2022年其他大事:菲國總統大選、疫後復甦

位於中台灣南投的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助理教授王文岳指出,菲律賓明年5月的總統大選可能影響美中兩強在東南亞的外交布局。

位於中台灣的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助理教授王文岳(照片提供:王文岳)

王文岳告訴美國之音:「疫情的防治,還有經濟的復甦,仍然是總統大選中的重要議題。不管誰當選,都不至於立即在菲律賓還有中國之間的議題中立刻攤牌。但是,競選的搭檔中,對中國議題是有點差異的。目前小馬可仕(小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跟(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的長女)薩拉(Sara Duterte)這一組搭檔對中國比較友善。其他幾組候選人的反中立場比較強烈。總體看起來,不至於因為主權議題立刻升高跟中共的對峙,但是我覺得未來幾年菲律賓跟中國的關係會逐漸傾向美國。」

根據民調機構「社會氣象站」(Social Weather Stations)10月份統計,目前菲律賓已故獨裁者馬科斯的兒子小馬科斯的支持度最高,達47%,領先其他參選人。

另外,台灣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教授陳尚懋指出,2021年全球包含東協各國的旅遊產業,仍因新冠疫情受創嚴重,其中,東南亞經濟極度仰賴觀光業,因此明年疫情能否減緩並促成全面解封,也值得外界關注。

陳尚懋說:「千萬人次的觀光大國包括了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越南、新加坡等等,尤其泰國在疫情前,一年有將近4000萬觀光客,國內GDP大概20%都跟觀光產業有很大的關係。可是,2020年跌到了大概80%左右,這個落差相當大。變種病毒又接著侵襲而來,所以明年對於東南亞這幾個國家觀光業或說整個經濟的復甦,我覺得還不是那麼地樂觀。」

針對東南亞各國的經濟復甦情形,陳尚懋引述世界銀行的預測表示,越南若能如期交付出口訂單,表現將最為可期,而飽受政變及疫情雙重衝擊的緬甸前景悲觀,可能要到2023年後,才能回復到疫情前的經濟水準。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VO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231/1689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