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正文

冬奧會參賽選手新增病例跳長,清零防控策略引起多方不滿

北京一座室內體育館的冰球場,一名工作人員站在寫有如果防止感染新冠病毒措施的標牌附近。(資料照)

路透社周六(1月29日)報導,在北京冬奧會周五進行的病毒檢測中有19名運動員和官員呈陽性,比周四的新增病例大幅度增加。主辦方警告說,未來幾天,新增病例數目可能還會增加。

冬奧組委會在周六發布的聲明說,截止到目前為止,病毒檢測陽性的冬奧會相關人員已經有36例,其中29例子是在北京機場入境時發現的,7例是在與外界隔離開來的「閉環」內發現的。

路透社說,根據自己記錄的數據顯示,這是運動員和官員的病毒感染病例數字首次超過了媒體、贊助商、工作人員等的「其他人員」的感染數字。中國方面是從1月23日開始公布與冬奧會相關的疫情數據的。

紐約時報提供的數字更高一些。這家媒體說,自1月4日以來,在「閉環」之內已經發現了50例陽性病例,在機場檢測出79例陽性病例。

冬奧組委會疫情防控辦公室副主任黃春周六承認,入境海關的(檢測陽性)比例比較高,但「閉環內的傳播和發病率還是比較低的」。

北京冬奧會醫療小組首席專家麥克洛斯基在周六舉行疫情吹風會上表示,「最近幾天是涉奧人員抵達中國的高峰期,我們預期這個階段檢測陽性的數字也會最多。」不過,他認為之後的檢測陽性病例可能會減少。

中國與世界在疫情防控方面採取了截然不同的策略。中國堅持被稱為「零容忍」的嚴厲的防疫策略,只要發現新的病例,如論多少,都立即實施隔離、封城、全員檢測的標誌性措施。這些措施勢必帶來巨大的經濟代價。

而世界絕大多數國家在疫情防控中都採取了與中國不同的做法,他們認為新冠病毒不可能被徹底消滅,人類要做好與病毒共存的準備。因此,這些國家採取了更加人性化的防控方式,尊重個人權利,鼓勵而不是強迫人們做好個人的自我防範。

隨著傳染性極強的奧密克戎病毒變種的出現,中國與世界的分歧越來越大。

1月19日,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嚴格的防疫管制並不能有效阻止奧密克戎的傳播,反而會加劇經濟和社會壓力,呼籲各國取消或放寬國際交通限制。歐盟近日也建議各成員國從2月1日起放寬出入境限制,公民可以憑疫苗注射證明在歐盟範圍內旅行。

到北京參加冬奧會的外國運動員對中國的嚴密防控措施也多有抱怨。路透社引述俄羅斯曲棍球運動員安東·斯列皮雪夫的話說:「每天早上都要提前起床,去接受PCR檢測,真是煩透了。」

斯列皮雪夫表示:「每個人都在擔心自己會突然變成檢測陽性。但是,現實是,我們要跟病毒生活在一起。我們要接受所有的風險和恐懼。」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周四就美國駐華使館工作人員因不能接受中方的嚴格檢測手段而要求離京一事向中國方面表達了美方的不滿,並提出了美國的建議。

普萊斯表示:「我們一直對中國的隔離和檢測方式感到關切,認為這種方式違反了外交特權和外交豁免權。」

普萊斯說:「我們提出了一系列我們認為既符合緩解病毒的措施又符合國際外交規範的合理選擇。」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周五也罕見的對中國的清零抗疫策略提出了批評,稱這種作法正在威脅到中國和全球的經濟復甦。

該組織在一份報告中表示:「中國可能需要「獲取更加有效的疫苗,放寬零容忍的防疫方式。」

本周早些時候,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一名高級官員呼籲 中共當局「重新考慮」其嚴厲的抗疫政策,減少大流疫對全球供應鏈和經濟增長造成的負面影響。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VO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130/1702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