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美超級收水恐引「硬著陸」 企業盈利增長已見放緩

為遏抑通脹繼續飆升,美國聯儲局3月加息已無懸念,惟高盛發出史上首次警告,指聯儲局今次超級緊縮周期恐引發經濟「硬著陸」!與此同時,日本央行憂慮 大陸「清零」防疫政策或使供應鏈瓶頸面臨更大壓力,從而拖累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企業復甦前景堪憂,加上通脹問題難解,形成滯脹敗局的風險再次升溫。

高盛一改過往口吻,在最新報告承認目前市場或處於薪資及通脹螺旋之中,需通過聯儲局積極加息「收水」,才能破局。該行解釋,過去2至3個季度,工資年化率已加速到6%;去年12月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核心個人消費開支(PCE)物價按年漲約4.9%,為1983年9月以來新高。

假設薪酬增長如高盛預期下降一個百分點至5%,勞工市場成本通脹至少仍達3%,生產力則增長不超過2%,按此增速,要實現聯儲局定下的PCE通脹目標仍相當困難。換言之,發達經濟體薪資和通脹壓力不斷擴大之際,難保拖累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因貨幣政策需在復甦早期階段加快收緊。雖然該行相信當局會致力令經濟「軟著陸」,即不影響經濟前景情況下抑制通脹,但若無法實現,超級「收水」措施將引發遠超當前預測的經濟放緩,意指經濟在增長後急劇放緩的風險升溫。

美國銀行亦指,隨著美國收緊貨幣政策,亞洲企業的盈利增長預測可能被下調,從而擠壓股市表現和估值。據該行統計過去30年聯儲局5次「顯著」收緊周期的分析顯示,在加息周期開始後的8個月,分析師對企業每股盈利增長預測平均調升不到一成,並需多於一次的緊縮措施才能暫緩升勢,但隨後相關增長預測出現雙位數下調幅度。

事實上,聯儲局開展加息前,全球企業業績增長步伐已有放緩跡象。日媒報導,約4,000家、占全球公司總市值70%的主要公司,今年首季淨利潤預計按年只有不足10%增長,勢創下2020年第四季以來最差表現,比去年第四季的60%增幅大相逕庭,反映企業自疫情爆發後、一直得益於各國央行「放水」及需求顯著反彈的復甦勢頭或告一段落。

資源價格高企也對企業業績有提振作用,使能源材料成為盈利增長最快的行業,惟原材料價格上漲和供應受限推高成本,同時地緣局勢緊張、疫情持續等因素均令企業今年增長急放緩,而且美國加快「收水」下,恐導致融資成本增加和個人消費減少,令企業面臨需求減少的困境。其中因晶片短缺問題仍未解決,預計汽車行業利潤將下滑10%。

再者,差不多托起美國整體經濟的消費前景變得不明明,紐約聯儲銀行披露,截至去年底,美國消費者債務高達15.6萬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單是末季已創2007年以來最大增幅,大部分增長來自按揭貨款,意味「債彈」隨時被引爆。更嚴重的是,美國加息將令民眾更難還清卡數,陷入更嚴重的財務危機。

不過,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指 大陸「清零」抗疫政策或成經濟負擔後,日本央行審議委員中村豐明亦指, 大陸防疫政策可能延長全球供應鏈中斷和通脹壓力。面對原材料成本上漲,日企以多快速度轉嫁予消費者仍不確定,這也是該國經濟面臨的風險之一,惟該央行將維持其超寬鬆政策。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東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210/1706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