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鎖鏈母親:所有罪惡都攤在陽光下,卻無人落網

現在,時間是屬於谷愛凌的。

沒有任何一種爭議或者質疑,能夠消滅掉她個人成就所閃耀的光芒。在一個極具國際化和現代性的,代表人類文明和進步的冬季奧運會上,一個青春、靚麗、上進、快樂的女孩子,站在了一個運動項目的世界頂端。

這是一個輝煌的、進化的、屬於女性的光榮時刻。

文明和進步的對面,是野蠻和落後。

而如此兩極的狀況,卻在同一時間裡,在同一片大地上如此慘烈地對撞在一起,不禁令人唏噓。

在如今被稱為「小花梅」的徐州鎖鏈母親事件爆發出來的許多天時間裡,我根本不忍心去看和她相關的新聞。加諸於她身上的許多詞語,其實都在不斷地、持續地毒化整個輿論的空氣,並且一再呈現出輿論場的殘忍、惡毒與恐怖。

「狗鏈母親」這樣的惡毒的詞語,貌似同情、實則污名的眾多描述,背後有著許多窺私、幸災樂禍、流量驅動等無恥的動機。

時間過去了將近一個月,圍繞著這個不幸女人身上的一些基本問題和追責,卻依然沒有答案和結果。

這不是一個事件,而是一個案件。它所呈現的,是對於現代社會基本文明原則和法律尊嚴的踐踏與蔑視。

1

在豐縣和徐州所發布的多份情況通報中,無論其內容有多大的真實性,擺在公眾面前的,是一些再明白不過的事實。而這些事實,原本就已經具有了實質性的犯罪行為,即便從這些行為本身而言,已經足夠許多相關的公共部門啟動犯罪調查與追責。

首先必須指出的事情是,小花梅(這樣一個天真浪漫的名字,放在如此一個殘忍的案件上,本身已經足夠令人痛楚)的真實身份是誰,從哪裡來,罹患何等疾病,該如何進行治療,孩子們的情況如何、未來如何處置等等這些問題,甚至包括,她如何從家鄉來,其中經歷了什麼,這些都屬於救助性和回溯性問題,並非不重要,但並非當下亟待解決的問題。

當下的問題,是對於我們這個社會的最基本的法律公正性問題。

當小花梅被發現的時候,一個不容置疑的事實是:她被捆綁在鎖鏈上,居住在一個極其簡陋的破屋裡,她是八個孩子的母親,她的身體狀況非常糟糕。

在一個徐州市官方所發布的視頻里,她被收治在一個醫院裡,醫院的醫生向公眾宣布她的身體狀況:罹患精神疾病、語言能力差、因為牙周炎牙齒脫落,等等。醫生或許想要告訴公眾,這些是她本身的身體狀況所導致的疾病。

但這些,已經透露出足夠的、明確的人身傷害。

無論小花梅的精神狀態如何,將一個人用鐵鏈鎖在生存條件極其惡劣的地方,是否已經是非法囚禁?是否已經是虐待?是否已經是極大程度的人身傷害?

對一個精神病患者,長時間實施強姦,導致她多次懷孕(小花梅如果是一個精神狀態良好的人,反而可能不構成強姦),這本身是否已經是一種犯罪行為?

再往下追問。她的精神狀況,到底是她本身就已經具有的,還是因為長期的囚禁所造成的?她的語言能力的喪失,是因為長期無法進行正常的溝通所導致的,還是自身的原因(醫生其實已經透露,她的語言能力正在恢復)?她的牙齒脫落,即便因為牙周炎而產生的,是因為長期的惡劣的食物所造成的,還是屬於自身身體所造成的?

我們根本無需去追問她和董某之間是否夫妻關係,就從這些最簡單、最明確的信息上,都已經可以確定董某的犯罪事實。

這是對最基本的人道、生存權利的侵犯,對人的傷害,和她從哪裡來、怎麼來有什麼關係?

她的身體狀況的醫學確認,需要怎樣高深和高超的醫學手段嗎?迄今為止,有沒有一份獨立的、來自於權威部門的醫學報告?

迄今為止,董某為什麼還沒有被逮捕,被審訊?難道所有的調查,不應該基於這樣最簡單直接的法律行動嗎?

2

小花梅無論通過何種形式,來到豐縣歡口鎮,已經長達20年時間了。

她到底被鎖鏈鎖在破屋中多長時間,也不曾有明確的信息。但明顯可以看出,絕非短期。在許多人的敘述(竟然不是審訊供詞)中,她因為具有暴力傾向,毆打老人小孩所以被鎖住。

這又透露出多麼可怕的一系列信息。

徐州不是什麼與世隔絕的遙遠山區,也是一個資訊發達的地方。如果小花梅的確罹患神經病,我相信在歡口鎮並不遙遠的地方,就有足夠專業的精神病醫院,可以收治這樣的疾病。

其一,在這長達20年的時間裡,董某的家庭成員以及親戚,已經非常了解和習慣她的精神狀態,以及她被鎖鏈、虐待的事實,恐怕還有人協助和參與了對她的囚禁和虐待。

那麼,都有誰了解和參與了對小花梅的犯罪?又有哪些人了解和清楚小花梅的境遇?

為什麼迄今為止還沒有人被逮捕、被訊問對這些基本犯罪事實的情況?

這個人家的長子竟然還威脅投訴相關的自媒體,人性的惡實在令人不寒而慄。

參與了這起罪惡的人,都應當為此付出法律的代價,承擔相應的責任。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其二,在董某所在村、歡口鎮、豐縣,是一個與世隔絕,法律所不能企及的地方嗎?

在長達20年的時間裡,這個村裡的村民、村幹部、鎮幹部、相關的公檢法機構、相關的婦女機構、相關的醫療機構,對此全然一無所知嗎?

整個村,竟然沒有一個人舉報?我真是為這個村感到羞恥。這個村里,還有一個好人嗎?

撇開道德層面,這個村的幹部,相關的政法機構,有誰需要為此承擔法律責任?為什麼迄今為止,沒有一個人被追責?

我不是外賓,我也不是不了解農村拐賣人口的狀況。我小的時候,我們農村里,也有過拐賣來的媳婦的狀況。但他們所實施的,還都是人類的行為。

當然,作為東南沿海的地區,我們的文明進化程度,還算正常,因為在我長大成人之後,就已經不曾見過這樣的野蠻了。

中國農村的宗法制度,與所謂親親相隱的舊時代痕跡,不能說不存在了。但是一個社會的基本文明進步,在於法律與制度的普遍性,必須得到全面的推行。

董某所在的村、鎮以及最少上溯到縣一級的相關機構責任人,必須得到公正的追責和懲戒。這是現代社會文明的最基礎的要求。

可惜,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是一份又一份推諉、模糊、逼責的情況通報,卻沒有最起碼的法律程序的啟動。

3

為什麼是徐州?

作為江蘇五虎之一,2021年徐州GDP排名全國城市第28名,江蘇省第6名,人均GDP超過8萬。2021年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排名全國第10。

地處幸福感爆棚的包郵區。

然而,1989年出版的《古老的罪惡:全國婦女大拐賣紀實》一書揭露,在短短的四年中,從全國被拐賣的徐州市轄6縣的婦女,就有48100名。

△圖片來源:網絡

這只是被這本古老的書所記錄下來的數據。想來這本書的作者所獲得的,也僅僅是官方公開數據而已。真正的數據到底有多少,已無從考察。

同樣的,現在也沒有數據能夠告訴我們,當下徐州的拐賣婦女的情況。

我的猜想,隨著江蘇省和徐州市的經濟增長,開放程度的提高,以及教育和文明行為的普及,徐州當前的情況,一定比以往有了非常大的改善。

然而,從董某所在的村、歡口鎮、豐縣與徐州對於小花梅案件所進行的反應和行動來看,我又覺得並不是那麼樂觀。

顯然,從長達20年的時間對於小花梅的悲慘遭遇的無動於衷、心如鐵石來看,無論從民間還是官方,對此都習以為常,見慣不怪。

既然如此,對於打拐而言,各級政府自然也是不以為意。甚或我想現在各級政府還滿腹委屈。他們大概覺得十分倒霉,這麼久遠的事情竟然被翻了出來,現在他們要手忙腳亂地去編造、應對和處理。

從迄今為止還沒有任何的法律行動和追責行為來看,他們根本沒有認為這是一個值得花力氣去了解和行動的事情。現在要做的,就是等輿論平息,然後生活依舊美好下去。

無論經濟多麼發達,網絡多麼普及,商品如何豐富,徐州都是一個可恥和野蠻的城市。

如果是一個文明與光榮的城市,現在,這個城市的政府與民間,都應當行動起來,去逼迫相關的機構,去探究、去了解、去改變這個城市如此普遍的罪惡。

我們當然可以說,這個城市裡,哪怕是那個縣、那個鎮和那個村里,都有許多無辜的、不知情的、被蒙在鼓裡的人。

是的。可是現在呢?

太多的犬儒主義者和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了。我已經看到許多帖子,說他們目睹了自己周邊有許多被拐賣的婦女。可是他們也僅僅是悄悄地發了一個帖子。

徐州和豐縣顢頇的、毫無作為的、辯白式的、推卸責任的行為,沒有人在推動任何有意義的、實質性的工作。

所有人都在輕飄飄地說,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可是沒有雷霆的、法律的、追責的行為,當這一輪輿論過去的時候,徐州依然會是一個人販子狂歡的地界。因為所有人都將看見,徐州是如此一個對於拐賣行為置若罔聞的地方。

一個這麼可恥的城市,它的幸福感越強,它的罪孽就越深重。

4

因為豐縣的事情,賈平凹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他有些冤枉。因為這個和《北京青年報》的對話,是2016年他的小說出版時對他的採訪,而他所表達的,更多的是對小說的衍生觀點。

△圖片來源:網絡

這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作家的認識水平。多麼令人恐懼。

小花梅案件,迄今為止所呈現出來的,卑之無甚高論,是一個基本的、人的權利的問題。

現代文明對每一個個人的基本原則,是生存權利不可剝奪,人身自由不可限制,自由意志不可剝奪。對於以上原則的任何踐踏,都是犯罪。

這麼多的罪,在那麼多的口水中,全被淹沒。

這個孤苦無依、被世界拋棄的女人,不過如同道具一般,從一個孤獨的環境中,被轉移到另外一個孤獨的環境中。她之前被囚禁,如今依然是被囚禁,只不過是一個衣食條件略好一些的囚籠。

我根本不想談所謂的女性問題,也不想談所謂的平等問題。被拐賣的女性的問題,是一個人的基本生存權利的問題。女性在這個問題上,更加容易受到傷害,但拐賣兒童的問題,也一樣存在,也同樣是人的生存權利的問題。

賈平凹的言論所呈現出來的,是對人的生存權利的無恥攻擊。他一點也不冤枉。儘管這是2016年的言論,但是他的言論,是對文明的攻擊和踐踏,在任何時候,都應當唾棄。

但他所說的,確實是一個黑色寓言。「如果這個村子永遠不買媳婦,這個村子就消亡了。」

是的,一個村子如果如此地與現代文明對抗,如此地剝奪他人的生存權利,它就應該消亡。

對於發生人口販賣的村,鎮,縣,乃至這個市,追責與問罪,應該無休止地進行下去。如果不能夠讓現代文明、人性和法律全面地鋪展下去,我們這個社會,和這個時代,就依然有現代文明、現代法制照不到的地方。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清川書房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211/1707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