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烏俄首次換俘 俄軍徵用更多醫院 為加緊進攻並遭遇重大傷亡做準備

俄羅斯和烏克蘭星期二(3月1日)進行了克里姆林宮六天前開始入侵鄰國以來的首次交換俘虜。然而,在換俘的同一天,俄軍加大了在烏克蘭各地的進攻,人們又經歷了更多的戰火劫難。俄軍擊中了民用基礎設施和通訊設施,包括基輔地標性的主要電視塔和烏克蘭的主要納粹大屠殺紀念堂。

基輔電視塔被入侵俄軍擊中後爆炸。(2022年3月1日)

烏克蘭利沃夫—俄羅斯和烏克蘭星期二(3月1日)進行了克里姆林宮六天前開始入侵鄰國以來的首次交換俘虜。然而,在換俘的同一天,俄軍加大了在烏克蘭各地的進攻,人們又經歷了更多的戰火劫難。俄軍擊中了民用基礎設施和通訊設施,包括基輔地標性的主要電視塔和烏克蘭的主要納粹大屠殺紀念堂。

電視塔被擊中後爆發出火球烈焰。有五人死於對電視塔的攻擊。烏克蘭國防部在一則推文中說,一些烏克蘭頻道將有一段時間斷播。

星期二的襲擊還打擊了娘子谷大屠殺紀念中心(Babyn Yar Holocaust Memorial)。1941年,在納粹占領基輔期間,在兩天的大屠殺期間,有數萬猶太人慘遭殺害。

俄軍的「冰雹」(Grad)火箭傾泄在飽受戰火蹂躪但依然威武不屈的烏克蘭首都。就在火箭轟擊前不久,俄軍警告居民離家。俄軍說,他們將打擊安全和情報建築以及民用通訊設施,以防止對俄羅斯的「資訊戰進攻」。

俄羅斯國防部警告這類潛在目標的所有人都離開。

俄羅斯國防部發言人伊戈爾·科納申科夫(Igor Konashenkov)說:「我們呼籲……住在中繼節點附近的基輔居民離家。」

人們對俄羅斯的警告沒有掉以輕心,一戶居住在首都一座重要情報大樓附近的人家通過電話對美國之音說,大家沒有浪費任何時間,立刻前往庇護所。

18歲的學生迪馬說:「現在,我們坐在地鐵站。」

在戰鬥加劇的同時,雙方進行了首次交換俘虜。蘇梅州的烏軍官員德米特羅·朱夫斯基(Dmytro Zhyvytskiy)在Telegram平台的一項宣告中做了解釋。

他說:「第一次換俘發生在蘇梅州。我們用一名俄羅斯憲兵軍官交換了我方的五名國土防衛人員。」

空襲、火箭和飛彈襲擊,包括對烏克蘭第二大城市哈爾科夫的攻擊,似乎為美國情報消息增加了可信度,那就是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為俄軍征服基輔和哈爾科夫的進展遲於預期而勃然大怒。他們擔心,這位俄羅斯領導人為了打垮烏克蘭人的意志,可能會變本加厲。

衛星圖像顯示,一個綿延60公里的裝甲車隊正在從北方逼近首都基輔,這讓他們擔心,俄羅斯可能會加倍攻占基輔的努力,有可能計劃在星期三或星期四展開一場重大地面攻勢。美國官員說,在之前的24小時裡,俄軍企圖突破基輔防線的攻勢減緩了下來,這可能是由於烏克蘭的頑強抵抗和俄軍燃料與補給方面的困難。

一輛滿載反坦克屏障的卡車停在基輔的獨立廣場。(2022年3月1日)

一些軍事分析人士預測,俄軍對基輔重新發起攻勢有可能標誌著戰爭的一個拐點。他們推測,如果進攻被擊退,普京有可能失去速戰速決的機會,而烏軍將贏得更多的時間,組織起來,並接受西方盟友提供的越來越多的武器彈藥。

愛德華·魯特沃克(Edward Luttwak)等軍事戰略專家認為,俄軍在士氣和戰鬥精神方面似乎比不上對手。

他發推說:「零散的戰地消息似乎顯示,很多俄軍士兵發現他們的任務是令人厭惡的,這減少了他們全力發動攻擊的傾向。普京的政治準備工作是糟糕的:俄軍遭遇的不是新納粹分子,而只是跟他們幾乎一樣的人民。」

「看看俄羅斯到目前為止的行動,他們的後勤和通訊有嚴重的問題,」總部在華盛頓的防務智庫海軍分析中心(CAN)的分析師麥可·考夫曼(Michael Kofman)說。「整個做法都顯得雜亂無章。」

烏軍聲稱到目前為止打死了5700名俄軍。星期一,烏克蘭表示將赦免任何放下武器的俄羅斯軍人並發給他們現金。

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和談定於本星期恢復,但是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星期三說,俄羅斯必須停止轟擊烏克蘭城市,然後才能開始任何有意義的停火談判。澤連斯基敦促北約成員國宣布禁飛區,以緩解俄羅斯空軍對烏克蘭的轟炸。

俄軍似乎在為更多的傷亡做著準備。白俄羅斯的一名護士對美國之音說,更多的白俄羅斯民用醫院以及離邊界更遠處的醫院正在被徵用,以接收俄羅斯傷員,這似乎顯示,那些更靠近烏克蘭邊界的醫院正在變得人滿為患。

雖然俄軍在南方基輔周圍的攻勢受挫,但是他們似乎正在向馬里烏波爾推進並有可能占領這座港口城市。烏軍報告說,他們在馬里烏波爾已擊退了一次坦克進攻,並俘虜了六名俄軍。城內的當地人說,他們無法收看任何烏克蘭電視頻道,只能收到俄羅斯方面的新聞。他們對美國之音說,他們的網際網路已經宕了。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VO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302/1715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