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未雨綢繆,台灣今年飛彈產量翻番

資料照:台灣海軍基德級驅逐艦在台灣東海岸附近的演習中發射SM-2地對空飛彈。(2013年9月26日)

台灣國防部的一份最新報告透露,為了因應中國大陸越來越大的軍事壓力並有效提升戰力,台灣今年的各型飛彈產量將翻番至將近500枚。

台灣立法院去年通過「海空戰力提升特別預算」,計劃在2022至2026五年間投入2400億元新台幣(約合86億美元),研發生產八項、10案重要的武器裝備。

根據台灣國防部最新送交立法院的一份書面報告,「海空戰力提升特別預算」所涉及的八項、10案武器裝備今年起全部實現量產,其中包括天弓三型防空飛彈、雄三超音速反艦飛彈、以及外界所知甚少、頗具神秘色彩的雄升飛彈。

據了解,雄升是一款地對地巡航飛彈,射程達1200公里,可以攻擊中國大陸內陸目標,同時具備源頭打擊能力。台灣國防部的報告指出,雄升飛彈屬於遠距精準武器,主要用於攻擊敵方戰略目標,擴大反製作戰成效,因此符合台灣未來作戰的需求。

國防部的報告還指出,特別預算所涉及的某些武器裝備,例如無人攻擊載具、雄升地對地巡航飛彈系統以及萬劍空對地飛彈系統可能提前於2024或2025年完成。

路透社引述台灣國防部的報告說,台灣目前各型飛彈的年產量約為207枚,但是從今年起,飛彈的年產量將提升到497枚,比原先的產量翻了一倍多。

台灣是在台海緊張局勢持續升高、解放軍對台灣軍事壓力和恫嚇越來越大的情況下,增加特別軍事預算,全力研發用於自衛的武器裝備的。

雖然中共1949年建政以來,台海兩岸就一直分離、分治,北京堅持認為台灣是其領土主權的一部分,而且即使動用武力,也要實現台灣與中國大陸的統一。由於 中共當局認定蔡英文政府奉行台獨政策,因此從2016年蔡英文主政以來就切斷了兩岸之間所有的官方聯繫。北京還持續增加在台灣周邊海空域的軍事活動,不斷加大對台灣的軍事威脅。

俄國總統普京不顧美歐和國際上的強烈反對,悍然揮軍入侵烏克蘭,也增加了台灣對中國大陸是否會乘機發動對台攻擊的警覺和警戒。

美國雖然外交上承認北京,但一直與台灣維持密切而強勁的非官方關係。歷屆美國政府也按照《台灣關係法》中的承諾,持續向台灣出售防禦所需的各種武器裝備和服務。

俄國入侵烏克蘭的戰爭打響後,拜登總統為了安撫和支持台灣,特別派遣一個由前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麥克∙穆倫(Mike Mullen)率領的高級軍事與安全代表團訪問台灣,並與蔡英文總統、蘇貞昌行政院長、邱國正國防部長以及吳釗燮外交部長等高層官員舉行了會晤。

穆倫率領的高級軍事與安全代表團剛剛結束對台灣的訪問,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又抵達台灣訪問,並會晤蔡英文總統等台灣高層官員。

蔡英文本周早些時候在會見穆倫一行時曾表示,中國的軍事威脅在增長,但是台灣將捍衛自己的自由和民主。

台灣總統蔡英文3月2日接見「美國總統拜登指派之跨黨派資深代表團」。(台灣總統府提供)

蔡英文2016年主政以來,除了堅持向美國採購武器外,也一再鼓勵和實施「國機國造」、「國艦國造」的計劃。在蔡英文的主導下,台灣除了大力自主研發飛彈外,已經推出多艘隱形戰艦。目前正在研發和建造的還包括潛艇和高教機。

台灣立法院去年通過的2400億元新台幣的「海空戰力提升特別預算」,是在2022年度4717億元新台幣(約合175億美元)國防預算基礎上的額外撥款。這筆特別預算的64%用於研發和生產包括陸基飛彈和隱形戰艦在內的反艦武器。

台灣早在2008年就開始批量生產雄二E地對地巡航飛彈,台灣媒體稱目前該型飛彈的量產數量已經達到245枚,而且已經在軍中服役多年。而新的「海空戰力提升計劃」中涉及的、目前仍披著神秘面紗的雄升地對地巡航飛彈系統據信是雄二E地對地巡航飛彈的增程型,目前已經在台灣小批量生產。

根據台灣國防部的報告,目前雄升飛彈和雄二E飛彈共用生產線,兩者合計的年產量為81枚。但是在中科院飛彈量產廠房於今年6月完工啟用後,未來年產量兩者合計可提高到131枚。台灣也將從2023年起進入飛彈生產高峰期。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VO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303/1716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