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國家都有國運,俄羅斯的國運取決於武德,歷史上,凡是軍事上獲勝,俄羅斯都能迎來耀武揚威的「盛世」,一旦軍事上失敗,俄羅斯都將萬劫不復。
戰爭的勝敗還關乎統治者的存亡,克里米亞戰爭的失敗讓沙皇尼古拉一世自殺,俄羅斯退出歐洲中心。日俄戰爭和一戰的失敗,讓羅曼諾夫王朝迅速覆滅,阿富汗戰爭的失敗則間接促成了蘇聯的解體。
此前和財新記者路塵交流,她認為俄羅斯人總是在尋找政府的弱點,俄羅斯人支持政府不是源於愛戴而是懾於政府的武力,一旦政府虛弱,他們毫不介意反戈一擊,另投明主。二月革命後,力主實行議會制的孟什維克曾在村社動員農民支持革命,但農民的回答卻是「我們希望您做我們的沙皇。」
俄羅斯人崇拜強權,沙皇越兇狠他們越崇拜(彼得大帝,葉卡捷琳娜,史達林),沙皇越仁慈,他們越蔑視(尼古拉二世,戈巴契夫),俄羅斯的統治者,必須要有武德。
普京之所以成功,就在於他的強大,普京搞不好經濟,多年來俄羅斯一直依賴能源出口,經濟上沒有起色,GDP僅相當於中國江蘇省,但軍事上,俄羅斯連年用兵,每一次都能敲山震虎,耀武揚威,普京讓很多「老人」回憶起了蘇聯時期的大國榮耀。
普京深知俄羅斯人的「大國心態」,俄羅斯人需要東西之間的對抗來界定自己的身份,對抗是強大的象徵,只有弱者才幻想被他者接納(歐洲),普京之所以頻頻光膀子秀肌肉,就是要體現自己的「強大」。
不僅俄羅斯人有這種強權心態,俄羅斯統治的廣大遊牧民也同樣信奉強權,18世紀以來,俄羅斯以強大的兵力統治了東歐草原到中亞的廣袤區域,無數的遊牧民族在俄軍的武力下臣服於沙皇,時至今日,俄羅斯仍然有23%的少數民族人口,如果算上俄羅斯勢力範圍內的亞美尼亞和中亞五國,比例還要更高。
可以說,如此廣袤區域的秩序,都由俄羅斯的刀劍所維繫。
俄烏戰爭的爆發,動搖了俄羅斯主導的秩序,曾經戰無不勝的普京在烏克蘭遭遇了重大挫折。俄軍不僅沒能拿下基輔和哈爾科夫,甚至在馬里烏波爾陷入了鏖戰。因為兵力不足,俄軍甚至被迫撤走了基輔附近的部隊,讓烏克蘭在局部進行了反攻。
(俄軍從基輔撤離準備集中兵力於東線)
戰爭研究所綜合各種情報,發現俄軍士氣低落,已經出現了開小差的情況,部分俄軍的戰損達到了40%,研究所預計即使俄軍攻下了馬里烏波爾,在短期內也無力發動大規模進攻,這將給烏軍提供反攻的時間。歐美援助烏克蘭的裝甲車、無人機和遠程大炮、反艦系統正源源不斷地抵達烏克蘭。
除了戰損較高,俄羅斯還面臨一個嚴峻的問題,就是兵員不足,這些年俄羅斯年輕人一直逃避兵役,普京被迫將義務兵的年限縮減為1年,並且許諾不會派義務兵離開國境。而俄族義務兵在俄烏戰爭中的拙劣表現也讓普京對大規模動員諱莫如深。
缺乏兵源的普京愈發依賴俄羅斯境內的少數民族,普京已經招募了車臣人、敘利亞人甚至遠東的通古斯人加入了戰爭。
(俄軍有很多少數民族)
各種數字表明,少數民族已成為俄軍重要的組成部分,俄羅斯社交媒體的帖子顯示,約三分之一的陣亡俄軍是少數民族,在某些戰役中,這一數字甚至超過了50%,俄羅斯南部阿斯特拉罕地區68%是俄族,15%是哈薩克族,但該地在烏克蘭的軍隊85%的死者是哈薩克族。普京本人也任用了大量少數民族軍官,比如國防部長紹伊古和車臣軍閥卡德羅夫。
武裝少數民族對於依帝國來說是危險的,尤其是依靠強權統治的帝國,歷史上,唐朝曾借回紇兵馬平定內亂,西晉曾借胡人兵力平定八王之亂,羅馬帝國曾武裝蠻族來保衛國家,但最終這些蠻族喧賓奪主,反戈一擊,如果普京在烏克蘭遭遇失敗,很難保證俄羅斯境內和周圍的少數民族會安分守己。
實際上就在俄羅斯與烏克蘭鏖戰之際,亞塞拜然已經向俄羅斯挑釁,哈薩克斯坦也突然宣布進行民主化改革,俄羅斯依靠武力維繫著廣袤區域的安全,一旦這股武力喪失,東歐草原到中亞又會陷入群雄割據的狀態。
考慮到俄羅斯內部的複雜形勢,俄烏戰爭是普京輸不起的戰役,一旦普京輸掉了戰爭,不僅自己的地位搖搖欲墜,俄羅斯的邊疆也會陷入戰亂,半個世界將因俄羅斯的缺席而失序。俄羅斯衰弱的後果,遠比歐美想像得嚴重。
對普京來說,他必須讓俄烏戰爭體面的結束,俄羅斯不能占領烏克蘭,但也不能在談判桌上輸掉太多,普京深知,俄羅斯人從不容忍軟弱與失敗,他必須反敗為勝。
普京如今的戰略是正確的,撤出基輔的多餘兵力,集中攻擊烏東地區,最終造成俄羅斯控制烏東的事實,從而逼迫烏克蘭談判,能不能在接下來的三月內拿下烏東,將決定普京和俄羅斯的命運。
俄烏戰爭毫無疑問改變了世界格局,同時也清晰地告訴我們,和平崛起,重視經濟,有多麼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