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俄烏戰爭導致國家悲劇,西方何時出手成懸念

七國集團內部就持續向基輔提供軍事援助出現了一些不和諧音,這與美國對烏方提出的要求提供空防系統和進攻性的戰鬥機要求暫時態度猶豫,是相似的。在俄烏戰爭陷入戰略相持的情況下,西方還沒下定戰略決心,是否不惜一切代價陪基輔玩到底。

俄羅斯發動對烏「特別軍事行動」已逾81天,這場被俄方刻意「矮化」的戰爭最終脫離了莫斯科輿論控制的軌道,變成舉世皆知的謊言。

俄烏局勢的發展不僅出乎世界上絕大多數人的預料,而且也是克里姆林宮始料未及的,目前尚無有效的資料證明俄羅斯總統普京在2月21日和24日作出兩項重大決定前的決策過程。

現在看來,普京當局最初的想法是,通過宣布對烏開展特別軍事行動,引發烏克蘭內部政局巨變,俄軍趁機對烏戰略目標開展「特別軍事行動」,得到烏上層親俄勢力和親俄民眾的歡迎,裡應外合之下,控制基輔重要地點及最高當局,隨即以對烏克蘭重要城市的全線攻擊,占領其全境所有重要目標。

在此基礎上,以「去納粹化」和「非軍事化」為口號,更迭烏克蘭政權,扶植親俄政府,解除烏克蘭軍隊武裝,進而併吞從烏東南到馬里烏波爾一線,與克里米亞半島相連,最終納入俄羅斯版圖,同時在烏克蘭國家層面,修訂加入北約的憲法條款,將其納入俄羅斯的勢力範圍。

第一階段戰爭的兩個部分——「閃電戰」和全面攻勢相繼以烏方抵抗強勁、西方外援逐步到位而遲滯不前,且因戰線拉得過長,導致俄方損失慘重,後繼乏力,烏方伺機展開反攻,烏首都附近俄軍有被全殲危險,遂以和談為契機,決定進行戰略退卻,收縮戰線於烏東和烏南地區,專注於打通烏東和克里米亞兩地,使戰爭轉入第二階段,克里姆林宮期望短期內奪取烏東南部,並與克里米亞半島連成一線,製造贏的格局,以提振民心士氣。

然而第二階段仍未達預期目標,不僅在烏東南部的作戰行動嚴重受阻,進攻遲緩,而且為向5.9「衛國戰爭勝利」77周年紀念閱兵式獻禮而發動的對馬里烏波爾市的強攻,也未贏得決定性戰果。

近日,在烏軍對俄軍轟炸逾兩個月的哈爾科夫市展開反攻情況下,有跡象顯示,繼俄方從第一大城市基輔周邊撤軍後,俄前線部隊正在從這座烏第二大城市大規模撤離部隊,烏軍乘勝對俄方占據的伊久姆發起反攻。

總體來看,從第一階段到第二階段,俄方始終未能在烏克蘭戰爭前線取得重要突破,無差別轟炸使烏軍民死傷嚴重,甚至使一些城市變成廢墟,但在所有戰略性城市,俄方均未贏得勝利,進攻停滯不前,相反烏方扭轉戰局後展開局部反攻,收效明顯,首都基輔和哈爾科夫周邊的情況鼓舞了烏克蘭朝野堅定抗俄的意志。

這就使從戰爭之初以來啟動的和平談判自達成「伊斯坦堡共識」後就再無有意義的進展,儘管雙方都曾表露和談意願,但在戰場上形勢發生逆轉的背景下,讓基輔接受俄方開出的條件以達成協定變得越來越不可能,而俄方同樣無法接受兩個結果:在烏克蘭戰敗,或者按照烏方新的條件達成協定。

早前,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為恢復烏俄會談提出了先決條件——俄軍全面撤退到2月24日前的俄烏邊界線外,並確保不消滅仍殘留於馬里烏波爾市的烏軍和平民。

在後者基礎上達成俄烏協定,將使克里姆林宮無地自容。

同樣,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最近也已表明,它不會接受在烏克蘭戰敗的結果。

我們此前判斷的俄烏戰爭進入戰略相持的狀況已經持續了接近兩個月,俄方進攻緩慢,但在一些地區仍在持續;烏方展開反攻,取得一些戰果,但戰爭形勢仍未全面扭轉,持久戰格局已然成型。

第二個方面,由於戰爭拖的時間超過預期,俄方保持後續跟進能力面臨挑戰,為求速戰速決,或者尋求重大進展,雙方的戰鬥將更為血腥和殘酷。

烏方承認,近來戰場上的傷亡變得更嚴重,烏克蘭國會議員烏斯蒂諾娃近日在美國的德國馬歇爾基金圓桌會議上說,烏克蘭前線現在猶如地獄,「我們失去計程車兵比戰爭開始時要多得多」,同時,烏方認為,俄方陣亡官兵高達2.5萬人,遠高於西方的估計——1.2萬人。不管怎樣,隨著戰爭的延長和取勝的欲望滿足更緊迫,戰場上的犧牲將愈益擴大。

在此背景下,和平談判暫時不會變成現實選項,俄烏戰爭任何一方快速取得質的突破,關鍵取決於它們能否取得戰略級別的外援,並阻止對方獲得同類外援。

正當俄烏戰局陷入膠著,雙方戰略相持局面暫無動力改變之際,西方在將訪問基輔變成一股風潮之後,一些關鍵國家正尋求推動莫斯科以談判途徑解決問題,從連任後的法國總統馬克龍,到德國總理朔爾茨,相繼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電話會談,再到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與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通話,都敦促莫斯科儘快停火。

這些舉動顯示出西方的核心成員希望在當前局勢下謀求管控危機,並以建設性方式解決問題。擔心觸怒莫斯科導致更大危機的意識,在主要大國那裡仍是一個現實課題,比如馬克龍就強調,假如希望莫斯科和平解決問題,就不要激怒它,但正如奧斯汀所稱的,儘管他在與莫斯科進行接觸,但並不意味著美國(西方)對俄烏戰爭的政策發生了改變。

剛剛舉行的七國集團外長會議重申了繼續推動對俄煤炭和石油減少進口或實施禁令,致力於確保食品、能源和金融資源的可獲得性,並在「必要」的情況下,繼續向烏克蘭提供軍事和防務援助。

從中可以看出,七國集團內部就持續向基輔提供軍事援助出現了一些不和諧音,這與美國對烏方提出的要求提供空防系統和進攻性的戰鬥機要求暫時態度猶豫,是相似的。在俄烏戰爭陷入戰略相持的情況下,西方還沒下定戰略決心,是否不惜一切代價陪基輔玩到底。

另一方面也說明,美國拜登當局及其主要盟友對克里姆林宮的情況是掌握的,對其下一步可能採取的步驟和措施,是了解並作出相應預案的,即便是出現極端情況——比如動用戰術核武器,它們必定預備了反應機制。

烏克蘭方面在戰爭相對順利,扭轉局勢的情況下,希望一鼓作氣,不僅擊敗莫斯科,而且加強對烏東地區的主權,進而收回克里米亞地區。總體上,西方希望在現有的支持下,烏克蘭靠自身做到這些。

可以說,假如它們要採取進一步的措施,那麼需要莫斯科有了新的動作,或者俄內部出現重要變化。很大程度上,美國及其關鍵盟友的態度是,必須要等待普京當局先行動,然後它們作出反應,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就好比儘管拜登當局早已洞悉莫斯科會入侵烏克蘭,但在戰前並無實質動作一樣。

不管怎樣,離俄烏戰爭現階段的戰略相持局面出現重要變局的時間不會太遠了。全世界都很擔憂,如果關鍵性的外部力量不及時介入,俄烏戰爭將造成更大犧牲——事實上這場戰爭對俄烏來說,都正在變成罕見的國家悲劇——尤其對於莫斯科而言,也許因為這場戰爭,它要付出幾代人的代價。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亞歐視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517/1749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