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民族主義高漲抵制外國企業 三成來自舉國之力

瑞典國立中國中心(Swedish National China Centre)7月11日發表調查報告指出,中國的民族主義近年高漲,導致從2016年以來,至少有78家外國企業遭抵制,這個數據是之前8年的6倍多。研究強調,中國消費者有針對性的攻擊,背後有國家支持。

2021年3月25日,瑞典服裝巨頭H&M北京分店外,因與新疆棉在中國面臨潛在的抵制,保全人員舉著牌子告示,禁止未經允許擅自拍照。

瑞典國立中國中心(Swedish National China Centre)7月11日發表調查報告指出,中國的民族主義近年高漲,導致從2016年以來,至少有78家外國企業遭抵制,這個數據是之前8年的6倍多。研究強調,中國消費者有針對性的攻擊,背後有國家支持。

瑞典國家中國中心的研究表明,中國消費者的抵制在2019年達到頂峰,當時美中貿易戰正在上演。雖然消費品牌在中國都面臨著同樣複雜的經營環境,但它們如何擺脫困境卻因問題而異。

台灣、西藏、香港中國人民感情脆弱的一塊

超過80%的企業因行動或廣告被認為侵犯中國領土完整,比如與台灣、西藏地位或與香港親民主抗爭有關,而遭強烈反彈時,會很快道歉。相較之下,只有約四分之一公司會因反對採購新疆產品或涉及侵犯人權的議題,道歉機率較低,甚至,近一半被鎖定的企業,承受爭議而沒有公開致歉。

不同的道歉率,可能是由於在歐洲和北美對新疆強迫勞動問題的嚴格堅持。例如,雖然公司能夠承受因較少支持台灣主權主張而付出的聲譽成本,但「很難想像他們承受得起一些西方議會和政府所稱「種族滅絕」有關的指控。畢竟連議員都無畏中國的制裁,英國議員史密斯在2021年3月就說,「為維族及其他少數民族發聲而遭制裁,跟維吾爾人的遭遇比起來,是個榮譽勳章。」

在反對新疆勞工引發中國強烈反對後,英特爾於2021年12月道歉。不久之後,時任白宮新聞秘書普薩基(Jen Psaki)就表示,「美國公司永遠不應該為捍衛基本人權或反對鎮壓而感到道歉。」

中國人消費力成國家工具跨國品牌富貴險中求

這份調查報告顯示,中國14億消費者如何從全球消費品牌的「金礦」成為潛在「雷區」。隨著中國從貿易、網絡安全到人權與新冠肺炎起源等所有議題,與美國及其他國家對峙之際,中國消費者已成為北京政治議程的強大經濟武器,進而傷害從耐克(Nike)到海恩斯莫里斯(H&M)等跨國企業的營收成長。

報告共同作者帕魯普(Hillevi Parup)就指出,「在近三分之一的抵制中,發現了國家支持的證據,但這個數字可能低估了國家參與的真實水平。」

2021年3月22日,歐洲聯盟、英國、美國及加拿大宣布就新疆維吾爾人權問題對中國官員實施制裁,3月24日凌晨開始,中國共青團在新浪微博上,對H&M於2020年9月發布的一份「不與位於新疆的任何服裝製造工廠合作,也不從該地區採購產品或原材料」的聲明進行批判,H&M在中國社群網絡上遭到官方媒體和網民共同抵制。H&M並未公開致歉,迄今該服飾品牌在幾乎所有電商平台上讓仍被撤銷。

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021年3月25日就說,「中國老百姓也有自由發表他們自己的觀點、表達他們的感受。可能現在的中國人不允許外國人一邊吃著中國的飯、一邊砸著中國的碗。」

研究指出,近年來中國消費者的針對性攻擊也顯示出國家支持的證據。例如,國有媒體支持2019年針對奢侈品牌不尊重中國領土完整的運動。

帕魯普指出,「中國本土替代產品的出現以及網絡民族主義的興起,對全球品牌造成許多壓力,在中國,消費者抵制方興未艾,而該趨勢短期內不會消失」。

研究還發現,走中國路線的經濟回報尚不清楚。奢侈品牌雨果博斯(Hugo Boss)和博柏利(Burberry)都因與新疆有關的言論面臨中國消費者的憤怒。雨果博斯道歉,博柏利拒絕置評,但都未發現銷售額大幅下降。

中國消費者對企業道歉的回應「顯然是武斷的」,在一些案例,道歉反而導致進一步撻伐,中國網民痛批雨果博斯等企業「兩面人」。帕魯普說,「道歉並非安全牌,根據我們的觀察,最好的方式或許是完全避開公眾的視線」。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715/1776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