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老這麼搞,胡錫進的「嚇唬」還有用嗎?

觀察胡錫進,你會發現,老胡既關心國際問題,也關心國內問題,但側重點不同,國內出了什麼事兒,不管是一般的還是爆雷的,老胡總是以分析、解釋、開導為主,儘量讓大家緊鎖的眉頭慢慢從麻花變成油條,人們會說,是啊,老胡說的有道理,世上哪有馬勺不碰鍋沿的?理解萬歲,散了,散了。

於是,在老胡的幫助下,解決了思想問題,社會和諧也進步了一截子。

可是,如果視線外移,聚焦國際問題,你就會發現,老胡的主業已不在解釋,而主要是以闡述後果見長,就是「如果」怎樣,「一旦」咋了,「後果」如何,誰來「自負」,等等,大致就是這個模式。籠統地可以歸為「嚇唬」,或可稱之為「國際嚇唬」。

然而,老胡畢竟是媒體人,也算文人的一種,擱在「擔當生前事,何記身後評」的三國時代,不是給曹操出點兒主意,就是替劉備孫權想個辦法。但老胡畢竟不在編,既非政府官員,又非軍方人士,所以,說來說去,人們並不確定他的這些高見會否被有關部門採納,或者,只是自己心中難平,口頭說說而已。

最新的,大概就是在得知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準備下月率團訪問台灣後,老胡發布視頻說,如果佩洛西真要去台灣,那解放軍的軍機應該在適當距離上「伴飛」,直接飛進台灣島,完成一次歷史性重大突破。

在視頻中,胡錫進這樣說:「解放軍戰機可選擇在適當距離上『伴飛』佩洛西的專機,與其同時進入台灣島,掠過其降落機場的上空,然後穿越台灣島返回大陸。我相信,這期間台軍斷不敢向我軍機開火。而一旦解放軍戰機飛入並且穿越台灣島,將是一個比佩洛西訪台更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先例。」

他說,屆時,中國反而要感謝佩洛西,因為她幫助「創造了解放軍戰機飛越台灣島的契機,並對台行使主權的嶄新空間。」

老胡就是老胡,他看問題的角度與大多數人不同,別人都是從佩洛西尚未得到證實的行程中感覺出囂張,而老胡卻看到了機會。這樣說也並非不可,只是如果要給臉部表情來個特寫,面對佩洛西那架現在還不清楚停在哪裡刷漆的公務機,老胡是該緊張搓火,還是該喜出望外?

就算成行,佩洛西也並非首位訪問台灣的美國眾議院議長,因為早在1997年,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共和黨人金里奇已經率團訪問過台灣。頂天了,佩洛西也只是海外媒體所說的,過去25年來首次訪問台灣的美國眾議院議長。

胡錫進應該不會為那次「機會」的失去感到遺憾,因為算不上喪失,而是那個時候解放軍和美軍的軍力對比差距還很大,胡錫進即便說出什麼硬話也沒人信。可是,如今中國軍力已經獲得巨大提升,是不是就意味著現在傳說中的佩洛西計劃」竄訪「台灣,就是給我們在台灣島上空來招兒狠的創造了機會呢?

老胡有眾多粉絲,所以他的話必有點讚,但也有人給老胡的警告打上折扣,說:「就不知道到時候開的是火炮,還是嘴炮。」

在學者中,也有人持否定觀點。台灣國立政治大學教授丁樹范認為,胡錫進可以這樣說,但是中國不會以他建議的這種方式派出軍機,從而令已經繃緊的中美關係進一步升級。不過丁樹范認為,中國肯定不會對此沒有反應,而是可能會以其他方式,比如,在落實中國購買美國產品的承諾上採取報復性措施,以此警告美國。

丁教授這樣說,不知會否引起老胡的反彈,說,你真小瞧我了!可是,丁教授就是這麼認為的,按照他的說法,所謂軍機「伴飛」的做法將會被美國視為挑釁,會招致美國更加強硬的回應。

當然,身為美國國會領導人,佩洛西不顧中方明確反對,」竄訪「台灣本身也是對中國的嚴重挑釁,只是區別在於反擊的力度。至少在丁教授這樣的學者看來,胡錫進所說的反擊只屬於他自己,並不會被官方特別是軍方所採納。

這些年來,老胡一直在發言中,因為曾長期擔任環球時報總編輯,他的發言很受家裡和外面的重視。這也給老胡贏得了「不是外交官,勝似外交官」的公眾印象。可是,老胡近些年來越說越嗨,建議也常常令人側目,有些是根本做不到的,甚至老胡自己都不相信能夠做到的,可是他還是照提不誤。給人的感覺是,信不信隨你,反正我就這麼說了。

久而久之,很多人也就不拿老胡的話真當回事兒,權當他是用社交媒體發泄自己的情緒,或者營造某種輿論,與官方真正可能採取的行動並無多大關係。

可是,有一點也是讓人聯想,都是」發泄情緒「,但老胡明顯和絕大多數媒體人不同,別人說話都有所選擇,除非和官方高度契合,否則總會謹小慎微,而老胡則是另一路風格,就算他在為官方說話,但很多時候卻走得很遠,甚至從他口中說出的上句,連官方都不好往下接下句。然而,除了最後光榮退休,老胡本人並沒有什麼閃失。

如此一來,老胡難道不是極特殊的一位媒體人嗎?就像過去電影裡經常聽到的那句台詞:說!誰派你來的?

就還在擬議中的佩洛西老太訪台一事,如果解放軍軍機」伴飛「的建議是別人提的,我一定會眼前為之一亮,心說,這辦法好啊!趕緊抓緊時間練練,到時候把隊形擺得更有震懾力,保不齊佩老太會被嚇得直接掉頭返回華盛頓呢。可惜,很無奈,它出自胡錫進之口,於是我就非常失落,覺得說了和沒說一樣。

我對老胡沒有太大意見,作為官方媒體的前領導,老胡盡了自己的努力,讓人感嘆於他日月可鑑的拳拳之心。可是,老胡還是有欠缺,那就是他和他所敬佩的俄羅斯總統普京之間的差距。

普大帝的特點是,在你琢磨的時候他已經籌劃好了,在你打算防備的時候他已經大打出手了,當西方集體孤立他時,他已經全方位提前完成了必要的心理調適:你們都不理我?我還不睬你們呢。普京的這一絕技,在眼下的俄烏戰爭中展現得淋漓盡致。

相比之下,老胡就不成。各類嚇唬的動作沒少做,但效果不好。這讓人很擔心,老這樣下去,豈能不產生醫學上所說的抗藥性?

實話說,無論是作為個人,還是媒體,乃至國家,記住三點很重要:可以說到做到,也可以做到但卻不說,但千萬不要只說到卻做不到——而且有經常化的趨勢。前兩點都沒問題,但第三點就很不妙,客氣的說法叫「未實現某某目標」,難聽的則直接鑑定為「全是嘴炮」。想想看,老胡的尷尬,是不是就因為經常卡在這第三點上?

可有意思的是,老胡並不在乎,而且他的支持者也不介意,如同老胡在台上唱歌,干張嘴不出聲,而下面坐著的粉絲卻個個聽得如醉如痴。這一來,外人就真幫不上忙了,只能讓陶醉一直飛下去。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楓葉君評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722/1779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