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梵蒂岡擬將香港辦公室遷京 成事等於關係正常化 惟港媒指是教廷一廂情願

梵蒂岡網絡照片 DR

在中國與梵蒂岡就主教任命的協議下月期滿前夕,教廷國務卿帕羅林樞機主教(Cardinal Peitro Parolin)表示,條款會有些調整,但沒有透露詳情,但就承認,一直有計劃將駐港宗座代表(study mission)遷往北京,北京未有回應。有分析指出,若然成事,台灣與梵蒂岡關係將會有所改變。然而,香港有建制派報章專欄指,遷代表到北京意味中梵關係正常化,教宗將可名正言順地在中國招攬教徒和發揮影響力,不利「黨領導一切」,故此有關要求是教廷一廂情願。

天主教通訊社前(19日)天以《教宗方濟各向中國伸手》為題作出報導,指儘管教宗方濟各與 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在哈薩克斯坦未能會面,但中梵關係「某些發展不應被低估」,首先是在帕羅林正在推進教廷在京設置駐華使館。報導引述義大利《信使報》16日的報導指,帕羅林回應是否準備好把駐港宗座代表辦公室搬往北京時表示,這不是一個嶄新想法,「我們一直都有提出,我們正等待北京的信息,但至今尚未收到」。

通訊社報導指出,宗座代表是中國與梵蒂岡的聯繫,地位低於教廷大使館(nunciature),代表辦公室一旦改駐在北京,意味中斷逾七十年的中梵外交關係得以重建,即中梵關係正常化。在中國堅持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一部分的情況下,已教廷大使館的台灣,誓必受到影響,梵台須斷交。

但被問及教廷會否因此關閉駐台使館或是按照中國大陸的要求降低其重要性時,帕羅林響應稱,「目前為止,一切維持原樣」。

然而,教廷設立駐華使館看來障礙不少。由親台灣轉為親北京的《星島日報》,今(21日)天的《中國觀察》專欄以《北京設辦公室教廷一廂情願》為題指出,

教廷在北京設辦公室等於中梵關係正常化,而中梵關係雖然有所改善,但「中方現時根本無意與梵蒂岡建交」,因為一旦中梵關係正常化,教宗在中國將名正言順發揮影響力,招攬教徒,「不利「『天主教中國化』,不利『黨領導一切』。」故此,習近平與教宗在哈薩克斯坦沒有舉行會晤。

該文續稱,政協主席汪洋最近會見天主教「一會一團」時強調,堅持獨立自主自辦原則,自覺抵禦境外勢力滲透,「所謂『境外勢力』,當然暗指梵蒂岡」;同理,下月的中梵主教協議會繼續「臨時」下去,中方無意簽正式協議。

另一方面,通訊社的報導指出,備受批評的中梵主教任命協議下月期滿,預料會獲得續期,但條款將略有改動。帕羅林向該通訊社指出,已就更改部分協議條款展開工作,但未有透露具體改動。報導續稱,由於協議內容一直沒有公開,現時亦不知調整了什麼。

梵蒂岡和中國於2018年9月達成為期兩年的《主教任命協議》,建立教宗任命中國各教區主教的敘任模式。該協議在2020年10月續期兩年,即協議下月到期。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RFI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921/1805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