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國術的最後一座高峰,武神孫祿堂先生的無敵人生

近代民國時期,是中華武術最後的高峰,其中孫祿堂先生是出類拔萃的一個代表。孫祿堂生前人稱活猴,在近代武林中素有武聖,武神,萬能手,虎頭少保,天下第一手之稱。

近代民國時期,是中華武術最後的高峰,其中孫祿堂先生是出類拔萃的一個代表。孫祿堂生前人稱活猴,在近代武林中素有武聖,武神,萬能手,虎頭少保,天下第一手之稱。

勤學苦練,轉益多師

孫祿堂出生於河北完縣,少年時拜河北形意拳名家李魁元為師,習練形意拳,同時讀書習文。

兩年之後,李魁元把他推薦給自己的師傅,素有「半步崩拳打遍天下無敵手」之稱的形意拳宗師郭雲深,孫祿堂跟隨郭雲深繼續深造,得窺形意拳堂奧。

當時郭雲深常常走南闖北,孫祿堂為了練功,手攬馬尾而行,奔逸絕塵,竟然能和駿馬同步,曾有一次,清廷軍機大臣鹿傳霖的兒子請孫祿堂傳授自己武藝,他新得到了一匹寶馬良駒,邀請孫祿堂一同到郊外試馬,他自己先首先騎騁一圈,馬蹄如風,快如閃電,於是就讓孫祿堂也策馬一試。

孫祿堂說:『我勉強試試,你先上馬,我隨後再上。』於是鹿傳霖之子整鞍躍馬,揚鞭馳去,孫祿堂等馬跑出幾丈遠了,才隨後緊追而上,到了馬後縱身而上,如同飛燕穿簾,蜻蜓點水,兩手輕按在他肩上,敏捷輕靈如同猿猴一般。鹿傳霖之子竟然沒有察覺,在旁觀者彩聲雷動,大為嘆服。

孫祿堂隨郭雲深學習八年,其間郭雲深帶他拜訪形意拳名家劉曉蘭,車毅齋,宋世榮等人,又得清末宮廷御醫,武學名家白西園傳授武醫之道,參訪遊學之時,孫祿堂與形意拳同門廣泛交流切磋,從來未嘗一敗。郭雲深稱讚他說:「此子真能不辱其師。」

後來,孫祿堂為了深入鑽研內家拳與易學之間的關係,拿去郭雲深的舉薦信,赴京城從八卦掌名家程庭華研習八卦拳。(這個程庭華八卦拳創始人董海川的弟子,在八國聯軍侵略北京時,當街殺洋人,被二十幾個洋兵圍住用亂槍打死,是個愛國武術家)。

當時正逢有一個南方高手北上京城,專門找名家高手踢館比武,連連獲勝,程庭華為避其鋒芒,連續數日閉門不出,當時孫祿堂以弟子身份自願要求代師出戰。比試中,一出手即將這個南方高手由屋內擊出窗外。此人深表佩服。程庭華大喜過望,傳授他八卦拳理法及點穴、輕功、八卦劍、七星杆等絕技。因孫祿堂形意拳已至化境,不過數月,就習得八卦拳的精華。

在孫祿堂年過五十之後,已經是武功卓絕,德高望重,譽滿京城。他當時為了將形意,八卦,太極三大宗派的內家拳術融為一體,結識了太極拳名家郝為真,當時郝為真病困於京,孫祿堂出手救助,待其恢復以後,孫祿堂恭恭敬敬地行弟子禮,拜郝為真為師,研習太極拳,後來孫祿堂創立孫氏太極拳,至今為我國太極拳重要流派之一。

除了廣求名師之外,孫祿堂自己一生練拳,下極大的苦功。

孫祿堂先生之女,孫氏太極拳名家孫劍雲曾說:「我的父親孫祿堂先生每天練功八個小時;我本人每天練功四個小時;到了我的弟子每天練功不足兩個小時。現在一些傳統拳師每天練習一兩個小時套路,連個沙袋也不掛,還想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簡直是可笑之極。

通過勤學苦練,名師指點,加之天賦過人,孫祿堂將太極,形意,八卦融為一體,集內家拳之大成,成為了當之無愧的一代宗師。

身經百戰,威震央外

當年,孫祿堂在程庭華門下將八卦拳練至大成。程庭華曾對他說:「你大概是前生宿慧才能練到這個程度,以我看來,你的功夫黃河南北已然沒有對手,祿堂前途珍重,可以離去,闖一闖了。」

於是,孫祿堂開始壯遊天下,途徑河北、河南、湖北、四川、湖南、廣東、江西、安徽、浙江、江蘇、山東等十一省,其間訪少林、朝武當、上峨嵋,聽說有一技之長者,不辭艱難險阻,必定前去拜訪。與人切磋比試,從未輸過一次。

當時,遨遊天下,與現在不同,孫祿堂先生時常深入山林,路遇虎豹,又曾多次遇匪,獨鬥群梟,所向披靡,一路行俠奇事極多。此次闖蕩江湖,歷時三年有餘,武功精進,出神入化,已達不可思議的神妙境界。

孫祿堂返回保定以後。因為聲譽極隆。很多人要拜師學藝。當地拳家都很嫉妒。於是密謀暗算他。後來發現幣有去某店飲茶的習慣。就找了二十餘人埋伏店內外。等到他入店掀開門帘轉身之時,埋伏的人前後夾擊,其勢猛不可擋。先生於不意之中,感而遂通,出手如同電光擊人,將偷襲者盡皆擊倒在地。那些人驚恐不已,反而把先生奉若天神。

不久,朋友孫紹亭邀清先生前往定興。當時孫紹亭和當地的一個拳家有仇。那人邀集北方五省武林中有名氣的百餘人前來決鬥。孫紹亭僅邀到孫祿堂先生一人,雙方不期而遇。孫紹亭見對方人多而且都有武器,轉身即逃。先生無奈,獨自應戰。打傷數十人,其餘人四散而逃。而先生竟沒有一處受傷。此事以後,人們給先生起了個外號叫「平定興」。

清末朝廷曾經在京郊舉辦過一次規模盛大演武大會,稱之為:「天下英雄會」,邀請南北齊方武林高手演武比試,孫祿堂先生受邀前往,經多輪比試,先生技冠群雄。從此在武林之中,先生享有「虎頭少保,天下第一手」之譽。

當時有一個宮廷侍衛,外號:「鼻子李」,是津門名家,聽說孫祿堂先生之名,要約先生比武。知情者都勸他說:「孫祿堂這個人玲瓏透體,鬼神難測,千萬不要和他公開比試。」於是鼻子李私下來拜訪,當時先生知道他名氣很大,對他殷勤客氣,態度很謙虛。鼻子李就疑心他是浪得虛名之人,再三邀請比試,先生不得已答應。

當時二人對立,一人在旁喊號,號聲一出,鼻子李定睛未動,已然摔了出去,此時孫祿堂早立於他身後。旁觀者都未能看清孫祿堂如何動作,驚疑不已。鼻子李羞愧而去,深悔此行。

徐世昌總督東北時,仰慕先生武藝絕倫,聘請先生前來東北為其幕賓。期間,俄國及歐洲格鬥冠軍彼得洛夫途徑奉天,經俄公使館提議,彼得洛夫與先生進行一場比武。先生應邀前往,比試中,交臂間,先生輕而易舉將他擊敗。於是先生名震海外。之後,徐曾保先生為知縣、知州。先生婉言謝絕。

1923年日本武士道大力士板垣一雄奉日本大正天皇的命令到中國,尋找孫祿堂比武,當時孫祿堂已年逾花甲,但其功夫已達到了爐火純青、出神入化的境地。孫祿堂身材瘦小,並又遭喪子之痛,但為振國威,凜然應戰。就在自家堂屋接待了這位不速之客。

當時講明規則,兩人平臥地面,發號始得交手。口令既下,孫祿堂先用點穴之法,點擊板垣腹部,使其強力不能速發。而後,即以「鯉魚打挺"之勢,猝然躍起,繼之施以閃、展、騰、挪之法,使這個粗野的龐然大物簡直沒有用武之地。最後,板垣惱羞成怒,象野豬般狂吼亂叫,一頭向孫祿堂胸部撞來,孫祿堂略加閃身,使他撲空,只聽砰然一聲,書架傾倒,板垣的大半個身子被埋在書堆之中,場面極其尷尬,板垣當場認輸。

事後,板垣願出二萬元讓孫祿堂安家,請他到日木教拳。孫祿堂斷然拒絕:「莫說二萬,即二十萬亦不教日人!」並教翻譯轉告,此番只不過略施小技,給他一點顏色看看,中國人是不可欺辱的!(以上為孫祿堂之女孫劍雲回憶敘述)。

1930年,日本由全國篩選出六位技擊高手來中國挑戰孫祿堂,因先生曾於1920年戰時過日本天皇欽定武士坂垣一雄,所以在他們看來,挑戰成功就也象徵著日本武道打敗了中國功夫。他們這次提出只比功力,不比技巧,想利用孫年老體衰,以及人多的優勢取勝。當時孫祿堂已七十高齡,正專注於道功的修研,對實戰技擊已無興致,謙讓不過,答應一試。

因先生素來鄙夷好勇鬥狠,提議以遊戲方式切磋。他平躺於地,先由四名武士任意按住四肢,再讓最魁梧的一名坐於身上,用雙腿盤住腰腹,雙手按住頭部,然後另一人報數,數到三時,若無法起身,便算認輸。起先不僅日方認為這無異於天方夜譚,連先生的家人也暗自擔憂。

不料比試開始數到二時,只見孫祿堂一躍而起,五人皆被彈出丈外,昏撲於地,還是先生將他們一一扶起。過了幾天,他們又上門欲以天皇之名重金拜請先生赴日傳藝,先生婉言謝絕。

綜合孫祿堂先生一生戰績:年輕時好鬥,踢館無數從未落敗,藝成後遊歷天下,無有敵手,在世名家皆為嘆服,曾信手擊昏挑戰的俄國著名格鬥家彼得洛夫。年愈花甲時,力挫日本武士道武士板垣一雄。古稀之年,又一舉擊敗日本五名技擊高手的聯合挑戰。故在當時武林中享有「虎頭少保,天下第一手」之譽。

德高望重,著書立說

孫祿堂為人仗義疏財,樂善好施,雖然並非豪富,但卻常常以薄資補助鄉里,賑濟鄉親。二十年代初,我國北方連年大旱,民不聊生,地富豪商乘機放高利貨,盤剝鄉民。孫祿堂則與此相反,攜款回鄉賑災,借貸於孤弱貧家,來年春天,還將債券當眾焚毀,本利不收。慈善心腸,遠近皆知。

1930年,江南水災。先生以古稀高齡參加賑災義演。表演中,先生拳招發力雄渾絕倫,神光四射。內氣直貫毫髮,以致鬚髮盡皆直立而起,觀者無不嘆為觀止。主辦者以「龍馬精神、熱忱匡助」的錦旗贈予先生。

孫祿堂博學多能,習武之餘,於周易八卦、天文算術、奇門遁甲、乃至道家修養之術,均有研究,而且凡所學者,無不深思體驗。其武學,不分派別,兼收並蓄。經數年悉心研究,始融形意、八卦、太極於一體,一以貫之,自成一家。使海內習內家拳者無不望風傾倒。

孫祿堂為人重然諾,行事有古人仁俠之風,正氣凜然,武德高尚。遇同道中人,謙遜如新學。對同門子弟,肝膽相照。他常對學生說,習拳為鍛鍊體魄,以求健康;若存心去打天下第一,則請另尋高明。又說:與人試手,要講「手德」,不可傷人,更不能乘人不備,冷手傷人。然若遇獐頭鼠目,鼠盜狗偷之輩,則可嚴加懲訓,以宏揚正氣,挽救沉淪,使之棄惡從善。

孫祿堂一生不僅習武,亦極喜文,暇時尤好書法,每日臨帖,從無間斷。孫拳術造詣精深,文字亦臻上乘,一生著有《形意拳學》、《八卦拳學》、《太極拳學》、《八卦劍學》、《形意述真》等書,為後世留下極其寶貴的文化遺產。孫所創「孫式太極拳」,移步輕靈,進步上隨,邁步必跟,跟步必撤,舒展圓活,敏捷多變,在諸多拳中別具一格,深為人們所喜愛。

孫祿堂雖浪跡神州,名揚海外,然而嚴以律已,寬以待人,執事清廉,並無私蓄。殉葬品唯有一件。

在孫祿堂先生去世後,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

天津的《大公報》評價先生道「合形意、八卦、太極三家,一以貫之,純以神行。海內精技術者皆望風傾倒。……為人重然諾,有古風粹然之氣見於面背。」

北平的《京報》評價孫祿堂先生是「我國太極拳界惟一名手。」

《世界日報》評價孫祿堂先生:「其藝已臻絕頂。」

北平國術館副館長、太極拳名家許禹生評價說:「孫君祿堂氣質超邁、功力彌深,以禹生所躬遇而目睹者,南北拳家固未見其匹也。」

山東國術館教務長、形意拳家田振峰,一向以反孫聞名,也曾感嘆道:「孫祿堂先生這一去,把形意拳的真諦都帶走了,從此已沒有人真正懂得什麼是形意拳了。」

中央國術館編審處處長、八卦掌名家姜容樵評價說:「孫祿堂的八卦掌早已入了化境,為同輩人所望塵莫及。就是形意拳也極盡其妙。所以,無形中也就推他為斌字輩之魁首。孫祿堂的技藝無一不精,刀槍劍戟都比別人來得高妙,所以南北馳名,差不多要壓倒那些老前輩。人家就送他一個綽號,叫做萬能手,也真稱得起是蓋世英豪。」

武當劍名家黃元秀說:「近世之拳術,以形意、八卦、太極三門最為精妙,習者眾,通者寡,窮一生之力能精其一者,已屬難得。孫祿堂先生於形意、八卦、太極三家獨能皆臻化境,除勤學善悟外,實有天賦異質、上根利器耳。」

中央國術館編審處副處長、甘鳳池第四代嫡傳金一明在其編寫的《國術史》中評價孫先生曰:「祿堂先生之為人,其技擊因已爐火純青,其道德之高尚,術與道通。若先生者,可謂合道、術二字而一爐共冶者,世有挾技凌人者,應以先生為千秋金鑒。」

形意、八卦名家張兆東晚年曾對友人曰:「以餘一生所識,武功能稱神明至聖登峰造極者,獨孫祿堂一人耳。」

國術名家李景林於民國二十年出任山東國術館館長時,曾謂:「環顧宇內能集拳術之大成而獨造其極者,唯孫祿堂先生一人。」

結語

當下,由於一些欺世盜名的騙子大師,很多人將中國傳統武術貶得一文不值,甚至說傳統武術從未存在過。實則大謬不然,正如前些年很多人說中醫是偽科學,應該廢除一樣,但是中醫在很多疾病治療中確有奇效,因為親身經歷的人太多了,在此次疫情之中,中醫表現卓越,所有傳統的東西都一概否認,這是典型的文化虛無主義。

在孫祿堂先生生活的時代,正逢亂世,軍閥混戰,土匪橫行,很難想像一個人光靠耍嘴皮子就能在武林中成名幾十年,那時候比武雙方簽了生死狀之後,其殘酷程度,是現在任何比賽所不能比擬的,更何況當時申報,大公報這些記者是何等的鐵骨錚錚,他們是坐牢殺頭都不願說假話的,會去無緣無故編造事實去吹捧一個習武之人嗎?

在明末,一代大儒,傑出學者黃宗羲先生曾經為內家拳高手王征南撰寫墓志銘,並記述了他的事跡,這是內家拳神功存在的鐵證,難道以黃宗羲先生的地位和學術操守也會造謠嗎?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沒有任何一部史書值得相信了,這是更可怕的歷史虛無主義,這類人,意圖斷絕中國文化的根。

有人認為,隨著科學發展,現代搏擊訓練體系完備,運動員營養搭配均衡,訓練器械有精準的科學數據參考,所以任何一個古人都不可能是現代搏擊的對手。

這個問題既無法證實也無法證偽,但我知道,科學的進步,並不能讓所有領域進步,我們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比如唐朝李白,過去一千多年了,寫詩今天有人能超過他嗎?同樣的道理可能正因為冷兵器時代的消失,人們失去了大量生死搏殺的經驗,武術和搏擊反而大大退步了呢?(此理念可參考老舍先生的短篇小說《斷魂槍》)。

閆芳之流的騙子大師讓人們對傳統武術失望乃至絕望,但是她們不代表所有的傳統武術練習者,更無法代表已經作古的人。我只知道,質疑李小龍實戰能力的聲音,質疑孫祿堂實戰能力的聲音,都出現在他們去世很久之後,他們在世的時候為什麼沒有人去質疑和打假呢?這個事實本身不就能說明很多問題嗎?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觀象齋主人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922/1806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