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作者:

「孩子對自己喜歡的事情非常投入,對自己不感興趣的事情根本不予理睬,不知道該如何引導才好。」

這樣的煩惱,我也經常從帶孩子來上體能課的爸爸媽媽那裡聽到。

「我們家孩子特別喜歡上體能課,每次來都可積極了,但是畫畫、看書就不行了,根本坐不住。」「我們家女兒和你的正好相反,她比較安靜,喜歡讀書、畫畫,習慣一個人待著。我們就想著得讓她多運動運動,和小朋友一起玩才來上課的,結果她總喊累不願意來,愁死我了。」

我們都想和喜歡的人相處,更願意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對令我們討厭的、讓我們感覺不好事情,我們會儘量迴避,孩子們也不例外。

這是因為,我們是否去做一件事與我們的情緒以及對事情的態度息息相關。孩子抗拒做一件事往往因為他們對這件事的態度偏消極。

「有計劃行為理論」認為,當人們有時間思考他們即將做出的行為時,最好的預測方法是考察他們的意向,而意向又是由三個因素決定的:1、指向行為的態度;2、主觀規範;3、知覺到的控制感。

也就是說,我們可以通過改變以上的三因素來改變孩子對一件事情的行為意向,從而影響他們的行為。幫助他們實現:不做→嘗試做→主動做的改變。

01

改變指向行為的態度

想讓孩子去做自己「不那麼喜歡」的事情,可以從改變孩子對事情的特定態度入手。

我們對一件事情的態度可以分為以認知為基礎的態度和以情感為基礎的態度。以認知為基礎的態度要用理性論證來改變,對於以情感為基礎的態度則要通過情感來改變。

3-6歲的孩子看待一件事情,往往是以「這件事能不能讓我開心?」為衡量基礎的,多秉持以情感為基礎的態度。因此,對小齡段的孩子「講道理」很難從根本上改變他們對事情的態度。

對一個不愛看書的孩子三歲小孩講「閱讀對我們的十大益處」根本就是對牛彈琴,只有在他對書本的情感發生改變時,他的閱讀意向才會發生改變。

把孩子「不那麼喜歡的事」同他喜歡的事情結合起來,這樣,孩子就會對原本不那麼喜歡的事情產生更多積極的體驗。

想讓孩子多讀書,單說「寶貝你要多讀書哦,我們來看看書吧。」很難吸引本就不愛看書的孩子。

如果在孩子吃點心的時候,旁邊放上一兩本顏色鮮艷的立體書或者繪本,讓孩子一邊吃可口的點心,一邊隨意翻閱書籍。這樣書籍和香甜的點心聯繫在了一起,想起書本就能感受到愉悅的感覺。

當「不那麼喜歡的事情」變成了「喜歡的事」,誰還會抗拒呢?

02

樹立主觀規範

「主觀規範」是指人們對自己在乎的人會如何看待自己的特定行為信念。對孩子們來說主觀規範來自父母或爺爺奶奶。

當孩子們的行為信念是「媽媽鼓勵並支持我做這件事」的時候,他們就更可能去做這件事。因此,對孩子不那麼熱衷的事情,爸爸媽媽需要推孩子一把,多鼓勵孩子去做。

就如每周兩次的體能課,不是每個小朋友都能堅持全勤的。在孩子表現出懈怠的時候,撫養著如果表現出希望孩子按時去上課的態度,鼓勵孩子堅持下來,那麼孩子就更有可能堅持到底,定時上課就能變成一種規則和習慣。

規則的建立實際上是培養孩子安全感的重要方法,規則就像圍繞庭院的柵欄,孩子就知道在這個範圍里我是安全的,我能做到遵守規則。

當「不那麼喜歡的事」變成一種習慣,做這件事情也就成了自然而然地事情。

03

這個事情很簡單

「可知覺到的控制感」是影響我們行為的重要因素,它指的是:人們認為表現出某種行為的容易程度。人的本性讓我們更願意去做簡單、不費力的事情。

直接去床上睡覺和先去刷個牙再睡覺哪個更容易?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孩子不願意刷牙的原因了——想想都覺得麻煩吶!

有小朋友聽到「上課」兩個字就十分抗拒,不願意來上體能課,結果上完課之後又開心地不願意回家。

很多時候,孩子們口中的「不喜歡」可能只是因為這個事情感覺會對自己的能力有挑戰,體能課當然比「玩耍」聽起來難度係數更高了,聽說要去上課,就會本能地退縮。

想讓孩子嘗試去做一件事,我們先要「簡化」這件事。我們可以從描述上簡化這件事,例如:

用「和xx老師一起玩遊戲」來替代「上課」,此外,還可以從行為上簡化:提前準備好上課需要的東西,到時候直接拿上背包出門。

想得越多,事情越容易變得困難重重。讓行為和語言齊頭並進,是幫助孩子避免拖延的有效方法。

父母往往希望給孩子一個最安全最優化的成長環境,希望把自己這麼多年總結的經驗全部告訴孩子,企圖讓他通過捷徑迅速成人。

比如,自己小時候玩刀割破了手指,就會絕對禁止孩子碰刀以及任何尖銳的物品,告訴他們這很危險;看到別人家孩子參加各種早期教育、培訓班,也盲目地把這些一股腦地塞給孩子,並試圖說服他「我們是為了你好」。

然而,說服也會有反作用。根據抗拒理論,人們不喜歡自己的行為和思想的自由受到威脅。當孩子感覺到自己的行為受到威脅時,一種不愉快的抗拒心態會被激發,他們可能會通過從事威脅的行為來減少這個抗拒心理。

換而言之,沒有自由下的令行禁止可能會起到相反的效果,做父母的越是要求孩子去做,孩子越想反抗不去做。

給孩子一些自由選擇的空間,消除他們感受到的「威脅感」有助於他們卸下抗拒心理,去嘗試做當下需要做的事情。

Ps

好啦,說了這麼多,其實最重要的是:父母要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人看待。

我們成長的目的就是成為獨立的人,實現自己的價值。父母是孩子生命早期的陪伴者,也是幫助孩子實現獨立的最重要的人,父母需要給孩子的是引導而不是限制或意志的強加。

關心孩子的感受,尊重他們的選擇,給予適當的引導,給孩子一定的空間和自由去思考去決策,讓孩子學會對自己負責,做父母的說不定會輕鬆很多哦。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知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1006/1812504.html